APP下载

构建和谐社会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设计建议

2014-04-17高亚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费用家庭

高亚军

一、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推行个性化费用扣除。

不考虑个人生产性和发展支出,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个人的生产动力,增加了个人发展的经济压力。因此,进行标准化的费用扣除之前,应先行考虑生产性和发展支出,再以净收入为依据考虑个人的标准生计费用扣除。还应根据个人为发展和赚取工资的不同支出,设置个性化地项目扣除,如教育经费的扣除,更需强制性地要求雇主和雇员同时为自己预提将来的生存费用。而且人之所以具有社会性,劳动力付出的劳动是活劳动,是本质上区别于用于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设备和工具的,设备和工具不能使用后可以报废,但人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报废,还要继续生活,所以在工作期间缴纳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根据会计核算原则,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只是预提费用而已。我国对自然人发展中的养老保险等的支出已经予以考虑,只是作为了免税收入,从规范的角度及征税的法理出发,应把缴纳的社会保险等作为费用支出,让纳税人对自己的扣除项目清楚了然,并作为鼓励取得各种所得尤其是劳动所得的纳税人积极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逐渐完善社会保险的缴费制度,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以费用扣除方式提高缴费者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因社会保障不完善而强加的压力。

作为社会人的自然人有发展的权利及要求,为此,有关的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缴纳的地方税金等都与其发展有关,更与其工资的赚取具有强烈的相关性;生产性和发展支出都属于自然人的个性化支出,此时,要考虑征税的经济公平原则,在自行申报纳税的情况下,设定扣除依据和扣除比例,要求纳税人提供合法票据予以税前扣除。如对不同的行业规定不同的通信费用扣除比例,对不同的行业规定不同的教育经费扣除比例。

二、推行按家庭进行费用扣除的纳税申报制度,实行弹性费用扣除。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自发形成了家庭内部的运作机制,形成家庭结构。居民的生产和消费无不是在家庭中进行,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用以维系自身和家庭的发展。每一家庭的劳动者获得的收入服务于整个家庭。

相对于家庭收入应当包含整个家庭的成本支出,那么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个人所得税才能体现社会公平,也才能体现自然人的社会属性,从而让自然人维持其家庭的和谐,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虽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城镇家庭模式是理想化的一家三口模式,但在实际中“4—2—1”才是标准化的家庭模式。因此,有弹性的费用扣除是应当视家庭情况的不同选择而不同标准的标准。综合统计家庭全部工薪

收入,然后平均到家庭每个成员,包括非劳动家庭成员和劳动家庭成员。以“4—2—1”家庭结构为例,我们假定家庭中劳动者的收入都应当平均分摊到家庭成员身上。考虑到儿童和老年赡养费用较高的现状,包括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等,可以在平均后的工薪收入的基础上扣减这一部分的支出,这样确定是否成为个税工薪所得税纳税人才是科学合理的。应当综合考虑纳税人所赡养老人的支出、扶养无收入配偶的支出、抚养子女的支出等,使之成为确定费用扣除标准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操作方式在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需要进行家庭结构及收入状况调查。

家庭结构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家庭成员数量、代际层次。“4—2—1”结构为特征的主干家庭在我国是纳税单位的常态,但“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和存在有一个时间问题,那么对单一家庭结构的调查成为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确定弹性费用扣除的关键。

家庭收入状况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家庭人员数量;二是家庭成员中劳动者数量及其收入。摸清家庭人均收入状况的关键是人口调查部门和家庭劳动者所在企业单位的配合。这就需要税务机关及时了解家庭成员中劳动者的劳动流向,可以设定诸如用人单位用人须报知当地户口登记机关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及时将相关人员的家庭状况告知当地税务机关。这样,税务机关就能在及时准确掌握相关家庭人员收入的变动状况,从而为家庭人均收入状况的准确判断提供帮助。

三、按物价指数定期调整费用扣除标准,提高费用扣除标准的适应性。

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指数化调整涉及的指数主要是衡量生活成本费用的指数。生活费用的衡量有三个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CPI衡量的是关系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费用变动状况。招商证券对2010年权重调整后的CPI数据结果测算分析显示,CPI八大类消费品权重为:食品30.5%、烟酒3%、服装8.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7.5%、交通通讯及服务12.3%、娱乐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12.3%、居住20%。可见CPI较好地反映了居民生活费用的变动情况,因此基于CPI调整的免征额数据将是合理的。但CPI统计值按月公布,只能是对于生活费用变动情况的事后统计,因此有必要通过对CPI数据的先行指标PPI观测来预判下月的CPI数值,为避免数据调整频繁波动,可对上年PPI数据分析判断当年CPI数值,从而对费用扣除标准实时调整。

结合前文对费用扣除基准值确定的分析,假定基期年度的PPI环比上涨1个百分点,那么下一期的CPI预计将有0.37个百分点的增幅。基于数据选取的不完整、上游成本向下游传导的时滞与内消,该模型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利用PPI预测CPI的变化符合一般经济理论,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利用预估后的CPI数据与基期数据比较计算变动率,对基期费用扣除基准值进行CPI指数调整作为下一期费用扣除标准,提高了费用扣除标准设计的科学性,规避了费用扣除标准过低和频繁通过人大予以调整的问题。

(李摘自《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社会合意性研究》)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费用家庭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家庭“煮”夫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恋练有词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