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燕勤心脾肝肾同调法治疗杂病验案2则

2014-04-15仲昱

江苏中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杂病易怒心脾

仲昱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邹燕勤工作室,江苏南京 210029)

邹燕勤心脾肝肾同调法治疗杂病验案2则

仲昱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邹燕勤工作室,江苏南京 210029)

更年期综合征 心神经官能症 中医药疗法 验案

邹燕勤教授作为肾病临床大家,不仅擅长慢性肾脏病的诊疗,且对杂病的治疗亦有颇多心得与建树,常常不局限于一脏一腑,而喜采用多脏器同调的方法进行辨治。笔者作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员伺诊左右,现将收集的2例邹教授诊治杂病病案,介绍如下:

病案1.心脾肝肾同调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尚某,女,54岁。2013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耳鸣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来耳鸣明显,月经紊乱,淋漓不净,伴腰酸,乏力,眼花,视物模糊,汗出甚,夜寐差,入睡难,纳谷不振,大便尚调。已服用黄体酮100mg,1日3次,汗出略减,余症同前。苔脉:苔薄黄,脉细。治法:养血调肝,益肾宁心。处方:

当归20g,赤白芍(各)15g,枸杞子20g,生黄芪30g,生地10g,菟丝子15g,金樱子15g,覆盆子15g,五味子6g,首乌藤30g,合欢皮30g,青龙齿30g,茯苓神(各)30g,煅龙牡(各)40g,川芎10g,灵磁石30g,紫丹参20g,益母草15g,小红枣10g,生甘草5g。14剂口服。

2013年1月30日二诊:药后腰酸减,耳鸣、乏力及夜寐改善,时有头晕,纳谷不振,大便成形,日行1次,舌红,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原方加山萸肉10g、太子参15g、谷麦芽(各)20g,14剂口服。

按语:女子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会引起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眩晕、耳鸣、腰背酸楚等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为一身之本,主管人体生长发育,生长壮老。邹教授认为女子进入更年期肾气衰退,肾元亏虚,精血不足,会进一步导致他脏乃至全身机能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体阴而用阳,藏血而主疏泄。女子一生中因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灵枢·五音五味》),故《灵枢·天年》有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肝肾同居下焦,精血互化,相互资用,共为生殖之本。女子进入更年期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脏阳热亢盛,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并由于心失肾水上济,呈现心火偏亢,心神不宁的证候,表现为心悸、失眠、舌红等。

对于此类患者可治以养血调肝、益肾宁心法。邹教授于方中选用当归、赤白芍、枸杞子养血柔肝,生地、菟丝子、金樱子、覆盆子、五味子补益肾中阴精(气),首乌藤、合欢皮、青龙齿、茯苓神、煅龙牡、川芎、灵磁石、紫丹参、五味子以镇潜心肝,宁心安神。诸药配合,以期达到充养肝肾、精气血阴阳趋于调和的目的。另外,方中用生黄芪、太子参、甘草、大枣、谷麦芽以健运中焦也至关重要。刘完素在《河间六书》中云“天癸既绝,治在太阴”,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谷安精生,化源不竭,气血充盈,使已衰之肾气,得后天精微的充分滋养,有望可减慢衰势,临床上即达到补后天以充养先天的目的,而且健脾助运,可使药力得行,气血得充,往往能获事半功倍之效。

病案2.心脾肝肾同调治疗心神经官能症

张某某,男,41岁。2012年6月13日初诊。

主诉:心悸半年。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心悸阵阵,伴心烦,易怒,头晕,口苦,近中午时感饥饿,出汗,自测血糖正常,易疲乏劳累,夜寐欠安,打鼾严重,查心电图正常,尿常规阴性,生化等各项均正常,血压140/90mmHg,目前服用氨氯地平降压,血压控制在120~130/90mmHg。苔脉:脉细略弦,苔少舌质红,舌边有齿痕。治法:补气养阴,平肝潜阳,舒气宁心。处方:

太子参15g,生黄芪15g,生地10g,山萸肉10g,南北沙参(各)20g,丹参20g,川芎10g,制远志10g,潼白蒺藜(各)10g,双钩藤20g,明天麻10g,石决明30g,制香附10g,炒黄芩10g,首乌藤30g,合欢皮30g,青龙齿30g,熟枣仁15g,五味子6g,莲子心6g,荷叶10g,煅龙牡(各)40g。14剂口服。

2012年6月27日二诊:诉心悸、头晕、烦躁易怒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夜寐较前踏实,大便通畅,至中午时仍感心慌出汗,可自行缓解,脉细,苔薄黄,舌质红,边有齿痕。原方加全瓜蒌15g、麦冬15g,14剂口服。

2012年9月12三诊:服上药后诸症减轻,但停药后反复,心悸胸闷似有物堵,夜寐不安,晨起仍感疲劳,夜间鼾声响亮,纳可,口干欲饮,大便成形,日行1次,夜尿0~1次,午后头晕,脉细,苔少,舌质红,舌边有齿痕。

前法继进,上方加制香附10g。14剂口服。

按语:心悸是指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医家多以心肾立论,并以气血阴阳亏虚,及水饮瘀血论治。邹教授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除了心脏本病外,肝、脾、肾等脏病变均可干扰心神,导致心悸的发生。本例患者,邹师治从心、脾、肝、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肾主水藏精,为水火之宅,内寄元阴元阳。若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心无肾水则火炽,独亢于上,即“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则会出现心悸、怔忡、心烦、失眠等证。

(2)肝为心之母,肝脏阴血不足,可导致心神失养,发生心悸;肝主疏泄适宜,心脉调畅,若肝失疏泄,心气郁结,则心神不宁;另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阳(火)上亢,上扰心神,亦发为心悸。

(3)脾乃心之子,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心脏血脉气血充盛。若脾虚失运,则气血生化乏源,且痰湿内生,瘀阻心脉,心神失养,均可发为心悸。

该患者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邹教授认为肾元亏虚,肾阴不足是其病理基础。水亏火旺,心肾失济,心火亢盛于上,则发为心悸、舌红;汗为心之液,心火亢旺,迫液外泄,而汗出阵阵;阴虚阳亢,肝阳上扰则致头晕,心烦易怒;肝胃郁热,则消谷易饥;心脾气虚,加之气随汗泄,出现乏力、易疲倦、舌边有齿印。邹教授抓住其心悸、口苦、易怒、乏力等临证要点,辨其病理机制为肾元不足,水火失济,心肝火旺,兼有心脾亏虚之证。施以补气养阴、平肝潜阳、舒气宁心法为治。药用太子参、生黄芪、生地、山萸肉、南北沙参、潼蒺藜补气养阴,健脾益肾;并以双钩藤、明天麻、石决明、白蒺藜、青龙齿、煅龙牡、炒黄芩平肝潜阳,清泄肝火;制香附、首乌藤、合欢皮、熟枣仁、丹参、川芎、制远志、五味子、莲子心、荷叶以舒气开郁,柔肝养心,宁心安神。全方兼顾心、脾、肝、肾四脏,使得气阴得补,水火既济,火降阳潜,心神得以平复。正如《景岳全书》所云:“此心肝脾肾之气,名虽有异,而治有不可离者。”邹教授认为,临床辨治心悸时,不可偏执于心脏本脏,应全面考虑。此例病案中,邹教授抓住其心、脾、肝、肾证候特点,辨证精当,以复方大法化裁,全面周到,临床获效甚捷。

以上2则验案,邹燕勤教授均以心脾肝肾同调法取效。邹教授认为杂病的治疗与肾脏病一样,均不可拘泥于一脏一腑,肾病可治从他脏,而杂病尤多脏腑相连。脏腑表里、生克乘侮等相互关系密不可分,特别涉及先后天、水火、乙癸同源等关系,心、肝、脾、肾等证候常常同时并见。因此,杂病的治疗必须从整体入手,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方能抓住病机,获取佳效。

编辑:王沁凯

江苏省2位专家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14年10月30日,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会前接见国医大师代表并座谈。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开展。在表彰大会上,授予30位同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马建中出席会议,并为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

在本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中,经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江苏省干祖望教授、夏桂成教授光荣入选。截至目前,江苏已拥有5位“国医大师”,是入选人数最多的省份。

(摘自江苏省中医药局网站)

R249.76

:A

:1672-397X(2014)12-0055-02

仲昱(1974-),女,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中医肾病学专业。zhongyu_andrea@aliyun.com

2014-07-31

猜你喜欢

杂病易怒心脾
Talking About Sleep
廖志峰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杂病经验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妇人杂病乳结核候”导引法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潇洒才年轻
潇洒才年轻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