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4-04-05刘树淼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程序实验组教学方法

刘树淼

(周口卫生学校,河南 周口 466000)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刘树淼

(周口卫生学校,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周口卫生学校2011级中职护理4、5、6班90名学生为实验组,10、11、12班9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护理程序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基于工作过程;护理程序;教学方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演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独立判断、决策、执行。针对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我们采取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分解教学内容目标任务,重新选取、组合和序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旨在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校2011级中职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成两组:4、5、6班为实验组(n=90),10、11、12班为对照组(n=90)。两组学生均为初中起点,学制三年,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及医学基础课成绩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辅以必要的理论讲授。对护理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将护理基本理论(如系统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引入护理程序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解。以护理评估(2学时)板块为例,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准备:①把每班学生分为3个小组,互为评委组,各组自行推选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②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观看医院的护理流程;③教学前一周给出学习指导和典型案例,让学生查找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知识;④学生针对给定案例,经小组讨论后找出解决方案;⑤根据案例设置场景展示资料收集过程。

(2)课堂教学步骤:①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布置场景,分配角色;②情景模拟护患沟通,进行资料收集;③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④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梳理知识要点,归纳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各小组在教学结束后上交一份完整的护理评估资料。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辅以必要的技能训练。

1.3 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考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1.3.1 理论考试 课程结束后由4名教师负责监考,两组采用相同试卷并统一考核标准。

1.3.2 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实验组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实验组护理程序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两组护理程序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程序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成绩t值P值实验组对照组90 90 87.6±6.0 76.0±6.712.2270.000

2.2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n(%)]

3 讨论

护理程序是学习临床护理的基础,更是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关键。但由于护理程序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讲,既是难中之难,又是重中之重。目前我校护理程序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且护理程序的学习安排在临床护理课程之前,加上学生自身因素,护理程序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不佳。通过对刚开始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87.0%的学生只记住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但不知道如何应用;通过对临床护理课程授课教师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表示在临床护理课程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护理程序缺乏感性认识,在具体疾病中不知道如何应用,教学中需要重新讲解,不仅占用时间,而且效果不佳。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3.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课前教师提供的学习指导,先了解完整的护理程序,根据病例给出的工作任务解决护理程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激发了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成为学习的自我设计者、主导者。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展示,其他组学生提问,教师适当进行理论拓展,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知道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护理活动。同时,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体会到胜任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巩固相关基础知识并拓宽知识面,为下一学期的临床护理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学生扮演患者诉说病史,能够亲身体验患者的心理感受,对学生学习如何关爱患者及培养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扮演护士,模拟护理患者的全过程,包括与患者及其他成员沟通。通过收集资料,找到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然后具体实施等一系列程序,可以体验一些典型的工作情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4%的学生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建立护理临床思维;91.1%的学生认为能够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在面对护理对象时建立一种思维模式,提高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缩短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杨朔眉[2]在成人护理理论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分析案例、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3.3 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仅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还不够,必须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操作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虽然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难度,但却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真正做到“以教代学”。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收集和设计出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料,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导。所以要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愿意、乐意、主动地接受教学改革[3]。

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从接受任务起就知道要学什么,边学边做,实现教中学、学中教,因而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4]。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护理程序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值得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1]熊杰平,陈晓,黄建安,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7.

[2]杨朔眉.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J].现代护理,2006,12(12):1165.

[3]陈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J].中华护理教育,2009(7):324-326.

[4]杜翠华.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6):250-252.

G424.1

B

1671-1246(2014)17-0072-02

猜你喜欢

程序实验组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