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源性干细胞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

2014-04-0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脂肪组织源性自体

王 丽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干细胞属于有核细胞的一种常见类型,本身具备自我复制、多潜能等特征,对其进行分化后,就会转变成其他的功能性细胞。当人体器官遭受到程序损伤与威胁时,干细胞能够进行持续性的自我复制操作,因此已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发育时间不同,干细胞类型也存在着差异,主要包括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等。脂肪源性干细胞为体干细胞的常见类型,我们将重点介绍脂肪源性干细胞。

1 脂肪源性干细胞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脂肪源性干细胞本身是单核细胞族群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来自于脂肪组织,且该脂肪组织已被处理。在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时,该细胞以粘附或贴壁等形式生长于专业培养皿中,其分化能力多样,除了能够分化成骨细胞之外,还能够分化成肌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以及软骨细胞等[1]。脂肪源性干细胞主要生存于液体碎片及脂肪组织中,若以离心法抽吸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部分,脂肪源性干细胞就会附着于血管基质中。脂肪移植早期,脂肪源性干细胞可加快血管再生速度与血供速度,当以脂肪细胞方式呈现出来时,具有较高成活率。人体中包含许多脂肪组织类型,干细胞最为丰富的组织是白色脂肪,且不同部位所包含的脂肪总数存在着较大差异。

2 脂肪源性干细胞在脂肪移植操作中的利用原则

业内专家以自体脂肪组织干细胞移植技术作为主要方式实施脂肪移植操作,脂肪的持续性与成活率明显提升,其研究成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实验室内以动物作为主要移植对象,发现其脂肪组织当中仅有少量脂肪源性干细胞,因此认为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移植脂肪也随之迅速萎缩。第二,脂肪中的干细胞总数减少也是导致脂肪组织当中仅有少量脂肪源性干细胞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2]。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干细胞主要分布于机体的大型血管附近,吸脂环节也始终处于供区中,因此针对已被抽吸的脂肪,在对其进行离心、沉淀等处理时,部分干细胞会被丢失。

如果利用自体脂肪组织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抽吸脂肪当中单独加入脂肪源性干细胞,抽吸细胞会变成脂肪组织,且包含着丰富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借由自体脂肪组织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确保脂肪组织当中的干细胞与脂肪细胞比例逐渐趋向于正常值,在此情况下,机体内被移入脂肪源性干细胞后,脂肪源性干细胞经历自我复制与自我分化后成为大量脂肪细胞、周围细胞或者是内皮细胞,且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如果脂肪源性干细胞处于缺氧环境中,还可以直接分泌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而在脂肪细胞与脂肪源性干细胞同时移植的情况下,会共同分化成为大量内皮细胞,即可防止脂肪坏死或纤维化等情况的出现,脂肪的整体存活几率也因此而增加[3]。除此之外,由于脂肪源性干细胞还能够分化成大量脂肪细胞,以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形式,避免出现凋亡的情况,确保细胞脂肪基本成活率得以有效延长。

对于维持脂肪细胞总数和脂肪源性干细胞总数的比例等方面,脂肪源性干细胞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当脂肪移植完成后,被移植的部分成熟细胞随之死亡,并给周围脂肪源性干细胞发出大量信号,诱导其产生新型脂肪细胞。当脂肪源性干细胞总量充足的情况下,便能有效应答周围传来的信号,而如果脂肪源性干细胞总数相对偏少,已死亡的部分脂肪细胞信号传出的信号就可能会被阻隔,导致其无法被成功传递。由此可见,通过结合自体脂肪组织干细胞移植技术和脂肪源性干细胞,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具有较高可行性,对于提升细胞基本存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脂肪源性干细胞相关分离方法

脂肪源性干细胞具体分离操作中,重点操作环节是从脂肪组织当中提取血管基质部分。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部分包含着免疫细胞与内皮细胞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对脂肪组织进行抽吸与采集时,无法采取单个细胞模式获取脂肪细胞,而是采取单个细胞与小组织混合物的形式进行提取,脂肪源性干细胞在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内生存[4]。鉴于此,如果要实现对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提取,在对脂肪实施生物分解的基础上,促使基质脂肪源性干细胞被完全分离。

4 脂肪源性干细胞应用注意事项

脂肪源性干细胞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的相关报道较多,临床效果也较为显著,但是在具体利用环节,还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提取干细胞时,不断引进和利用各种新型提取方法,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第二,细胞生长往往需要依靠生长因子的帮忙,因此必须尽快找寻各种有用的生长因子,通过发展无血清培养基,从源头上解决异基因真菌感染、疯牛病等疾病。第三,选择合理的容器、合理的环境储存脂肪源性干细胞。第四,严格把控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培养时长,以防培养超期之后发展成为癌组织。第五,若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象为恶性肿瘤患者或具有放疗史的患者,应该深入研究移植区域的癌症复发几率与风险。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选择相关动物作为实验标本,通过实验人员的反复实验与总结后,找到提升脂肪源性干细胞整体利用效率,促使脂肪源性干细胞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的有效性、合理性、安全性得以提升。

[1]黄金龙,徐妍,魏翠,等.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11):650

[2]任立文,罗赛,李莎莎,等.雌激素促进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脂分化应用的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05):317

[3]徐婷,吴慧玲.脂肪干细胞和支架材料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4):224

[4]刘晓燕,陶凯,梁久龙,等.脂肪源性干细胞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15例临床报告[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11):647

猜你喜欢

脂肪组织源性自体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癌旁脂肪组织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分析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