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165例疗效观察

2014-03-23黄雄超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生理功能甲骨鼻甲

黄雄超

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165例疗效观察

黄雄超

目的 慢性鼻炎为鼻科常见多发病,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探讨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2年12月贺州市钟山县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慢性鼻炎患者165例,术后观察6~12个月,平均观察(7.5±2.3)个月,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鼻塞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100%。结论 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术后反应轻,组织损伤小,愈合恢复快,又能最大限度保鼻腔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炎;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

慢性鼻炎为鼻科常见多发病,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微波,激光,射频等对下鼻甲黏膜损害大,不符合保留鼻腔生理功能,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有多种,常见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等。本研究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1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8月~2012年12月贺州市钟山县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慢性鼻炎患者165例,其中男98例,女67例,年龄18~56岁,平均(36±4)岁,病程6个月~10年。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部分伴有嗅觉减退,头痛等,经使用霍胆片,苍耳子鼻炎胶囊,呋麻滴鼻液,雷诺考特及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保守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全部病例行鼻窦CT检查,鼻内镜检查,显示下鼻甲黏膜肥大,下鼻甲骨质增生,排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鼻窦炎,下鼻甲息肉样病变等病例。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102例(204侧),慢性肥厚型鼻炎63例(126侧),均符合诊断标准[1]。

1.2 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术前剪鼻毛,患者采取平卧位,手术在鼻内镜显像系统下进行,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条作双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及收缩鼻腔黏膜2次,取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各等量混合加入适量肾上腺素,用5号长针头作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针头直达下鼻甲骨,(每侧注麻醉药不少于5mL,直至下鼻甲黏膜发白,利于手术时分离,以及减少术中出血)。于下鼻甲前端作长约10mm切口,切口切透粘骨膜,达下鼻甲骨前端,小号圆头剥离器先后分离下鼻甲骨内外侧粘骨膜,再分离下缘,形成一开口于前端的“口袋”,用小号双关节咬骨钳半张开状态进入“口袋”钳住下鼻甲骨,将下鼻甲骨游离处骨折钳出,如果有粘骨膜与下鼻甲骨粘连,则再次分离后钳出,吸去血块,将下鼻甲粘骨膜复位,检查鼻腔明显增宽,鼻腔通气好,用高分子止血海绵及明胶海绵填塞止血;同法做另外一侧。

1.3 术后随访 术后常规抗炎、使用止血药物3d,术后48~72h取出鼻腔填塞物,给予鼻腔使用呋麻滴鼻液,雷诺考特,术后第4d,清理鼻腔,吸去鼻腔血痂及分泌物出院,分别于术后1周、1、6、12个月复诊,术后1周停用呋麻滴鼻液,继续使用雷诺考特喷鼻,以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个月。1周后复诊,可见下鼻甲前端切口处有血痂,下鼻甲黏膜充血,轻肿大,但较术前鼻腔增宽明显,患者自觉通气改善,术后2周观察,下鼻甲无明显肿大,切口大部分患者愈合好,少部分患者尚有少许血痂,术后1个月观察,下鼻甲切口愈合好,下鼻甲黏膜无充血及肿大,鼻腔通气好。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和术后1个月观察疗效基本相同。

2 结果

165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鼻塞症状完全缓解138例(83.64%),好转有效27例(16.36%),鼻腔容积均有效扩大,患者鼻塞症状显著改善,无鼻干,鼻腔粘连,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好转患者通过长期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也逐步摆脱依赖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便及烦恼。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平静呼吸时,空气大部分从鼻腔下部通过[2],下鼻甲是鼻腔下部的主要结构,在鼻腔的生理功能甚至整个呼吸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鼻腔通气,对进入人体气体的调节温度,湿度起到非常重要因素,下鼻甲黏膜大部分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的数目、形状和运动都直接影响下鼻甲的功能,下鼻甲还通过鼻周期调控吸入的空气流量,维持两侧鼻阻力,保持正常呼吸[3]。回顾分析165例经鼻内镜下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疗效观察:手术保持鼻腔黏膜的完整性,能够较好的恢复鼻腔生理功能,患者鼻塞症状显著改善,无鼻干,鼻腔粘连,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好转患者通过长期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也逐步摆脱依赖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便及烦恼。相比微波、激光、射频,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等处理对下鼻甲黏膜损害大,不符合保留鼻腔生理功能。刘少强[4],李俚等[5-8]认为,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出血少,术后反应轻,组织损伤小,愈合恢复快,又能最大限度保鼻腔生理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63.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2.

[3] 陈俊曦.鼻内镜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10):135.

[4] 刘少强,杨小雄,李俚,等.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对鼻腔阻力和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4):69-70.

[5] 李俚.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J]. 2011,2(7):124.

[6] 刘少强,杨小雄,李俚,等.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对鼻腔阻力和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4):31-33.

[7] 王向阳,石丽亚,莫志蜂.下鼻甲手术适应证讨论[J].当代医学,2010, 16(1):21-22.

[8] 王毅.肥厚性鼻炎鼻内镜下鼻甲粘骨膜下部分切除术67例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2):42-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13

广西 542699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黄雄超)

猜你喜欢

生理功能甲骨鼻甲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植物精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短链脂肪酸对畜禽肠道生理功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