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的X线临床诊断与研究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肺门淋巴管结核

四川省简阳市三岔中心卫生院 四川 简阳 641418

肺结核的X线临床诊断与研究

应汝君

四川省简阳市三岔中心卫生院 四川 简阳 641418

目的:肺结核的X线诊断临床研究讨论。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X线检查而且根据图像的表现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多会发生于儿童,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比较少见。结论X线胸片的典型是原发浸润灶、淋巴管炎和肺门纵膈肿大淋巴结。所以对于年轻患者中胸片上发现其X线征象,然后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化验室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肺结核;X线;图像诊断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通常好发于肺部,人体在感染肺结核后一般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发病,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够痊愈。随着环境的恶化及流动人口的增加,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结核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肺结核的方法有痰涂片、X线、CT等,其中X线在诊断肺结核、确定治疗方案方-探讨,以期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肺结核患儿,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1±2.0)岁。80例患者均首次患病,其中包括37例3-7岁患者,43例8-10岁患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盗汗、发热、咯血、消瘦及淋巴结肿大。所有患儿均经X线诊断发现异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1.2 检查方法

80例患儿均拍摄正、侧位胸片,并接受抗结核治疗,随访6-13个月,进行胸部X线复查。

2.结果

对80例患儿进行胸部X线拍摄,发现患儿的主要X线表现为:(1)病灶部位:有3例患儿双肺均出现病灶;有43例患儿右肺出现病灶,包括上叶27例,中叶5例,下叶16例;有34例患儿左肺出现病灶,包括上叶21例,中叶2例,下叶11例。病灶形态:2例大片状影,27例小斑片状影,34例不规则形态的小斑点影,6例孤立小叶状影,4例单侧肺门阴影增浓,4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气管胖淋巴结肿大。(2)病灶分布:病灶多分布于患儿的肺段部位,且分布不对称,其中肺上叶的尖段、后段和肺下叶的背段分布较多。(3)病灶周围情况:对于病灶较多的区域,其周围的肺纹理增粗且模糊,同时肺门结构模糊、紊乱,在部分患儿中伴发同侧胸膜增厚、肋间隙缩窄或膈肌的升高。(4)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进行X线复查,发现片状型病灶的吸收速度快于斑点影及结节影,且其区域内的肺纹理结构比较清晰;6-13个月后,肺内病灶基本吸收,只有肺门区出现小的高密度结节阴影,同时患儿的心胸比例也已恢复,胸膜增厚及肋间隙狭窄消失。

3.讨论

肺结核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相关文献报道,肺结核在0-14岁的儿童中感染率为9.0%,其严重的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2]。儿童肺结核主要以原发性综合症与肺门淋巴结结核为主,对于临床症状典型的患儿其X线诊断较容易,对于某些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其X线诊断较困难,必须充分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核接触史、痰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进行综合判断分析,以面出现漏诊耽误患儿的临床早期治疗。肺结核确诊后,需要较长的临床治疗时间,在没有确切的诊断依据之前,应密切关注患儿的表现症状,对于系统抗炎治疗无效的患儿应首先考虑结核的可能,其中痰涂片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是有效的诊断手段。原发型肺结核比较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儿,因为小儿的组织器官对外来的刺激源比较敏感,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吸入患儿体内后导致发病[3]。

临床上X线是检查小儿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手段,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在X线表现上为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肺门/纵隔淋巴结三者的哑铃状阴影,原发病灶通常发于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或肺中叶边缘部位,是由肺组织发生局限性实变所产生的结核肉芽肿,在感染后2-6周机体会出现病灶周围炎,涉及范围可能为整个肺段或肺叶,因此很容易与肺炎相混淆,本研究中就有3例患儿曾被认为是肺部炎症。原发病灶的主要X线表现为云絮状阴影且边缘模糊,阴影可大可小,较大者可涉及整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在原发病灶及肿大的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炎为模糊条索状的致密阴影,但当病灶周围炎覆盖范围较大时,会对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进行掩盖使其不能显示。当患儿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时,致使淋巴结和淋巴管出现炎症,同时伴发程度不等的干酪性坏死,同时患儿的原发病灶被掩盖或吸收后,原发性综合症会演变为胸内淋巴结结核,其分为炎症型和结节型,主要X线表现为:炎症型为由肺门向外散播的高密度阴影,由于边缘模糊,故与正常肺组织区别不开,且通常见于右侧;结节型为肺门部位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致密阴影,肿大的淋巴结融合使其边缘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好发于右侧气管旁[4]。

儿童肺结核的病理改变及X线表现虽然较复杂,但临床上只要诊断医师掌握其基本特征,就可以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从而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率,为疾病的早期治疗及良好的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原发性肺结核患者,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而往往被忽略,其中X线检查对小儿肺结核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利用X线检查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原发浸润灶、淋巴管炎和肿大肺门/纵膈淋巴结等改变,在充分结合小儿的临床资料后对病情进行判断。虽然目前有其他的影像学手段用来诊断小儿原发性肺结核,但X线仍是不可取代的,尤其对于基层医院来说。

[1]乐荣芳,林宪和,黄志余,刘坦业,张子胜.儿童肺结核的X线既临床表现特点[J].中国热带医学,2009,10:2037-2038.

[2]岳伟玲.儿童原发性肺结核病17例X线影像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5:110-111.

[3]Marais BJ,Gie RP,Schaaf S,et al.Childhood pulmonary tuber culosis.Old wisdom and new challenges[J].Am J Respir CritCare Med,2006,173:1078-1090.

[4]杨建树.25例儿童原发型肺结核X线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2,26:171+173.

R445.4

B

1009-6019(2014)12-0056-01

猜你喜欢

肺门淋巴管结核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胸内淋巴管瘤诊治进展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