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2020-02-15韩火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淋巴结核肺门小点

陈 新,韩火平

(1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江门 529080)(2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放射科 广东 江门 529000)

本文收集了100例少儿肺门阴影增大的胸片病例进行分析,在这100例患儿中,男64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1.78∶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集了100例患儿胸片,在文章收集的病例中,患儿年龄在15岁以内。其临床上出现不同症状:如不规则发热、纳差、消瘦、盗汗、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颈部及颌下浅表淋巴结增大、肺部呼吸音异常等,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

1.2 投照方法

所有患儿采用常规拍摄胸部正侧位片,部分加胸部透视动态观察 。

1.3 临床诊断及X线图像分析

1.3.1 肺结核(32例)。在这种病例中,大部分为单侧肺门发病,右侧多于左侧。其中肺门淋巴结核X线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多呈半球状、团块状或结节状,使肺门角顶点呈圆弧状向外突出;当肺内有原发性病灶时,肿大的淋巴结与原发病灶通过淋巴管相连,X线显示呈哑铃状(原发综合征);粟粒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为粟粒状阴影,弥漫于两侧肺野。

1.3.2 支气管肺炎(39例)。其中24例表现为单侧发病,15例表现双侧发病。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边缘模糊不清,在这些病例中有72%伴有同侧肺下野纹理增多,并可见小点片状阴影沿肺纹理分布。

1.3.3 病毒及支原体性肺炎(8例)。其中流感病毒肺炎3例、冠状病毒肺炎1例、腺病毒性肺炎1例(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其X线表现为肺门影稍增大,肺实变后可见小点片融合影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阴影。另外还有3例支原体肺炎,其X线表现为双侧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肺门结构模糊,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网织状,其间可见弥漫性小点片状密度增高影。

1.3.4 支气管炎(18例)。其中11例表现为单侧发病,7例表现双侧发病。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

2 结果

2.1 本文认为淋巴结核与支气管肺炎引起肺门阴影增大的鉴别在于前者以干酪样变为其特点,在肺门区内根据淋巴结的分布,呈密度均匀的结节状致密影,以右侧为多见,一般边缘光整。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应不难鉴别;

2.2 支气管肺炎导致的肺门影增大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多以两侧对称性增大或一侧增大为著,肺门呈均匀性密度增高,边缘较模糊,双肺下野多伴有小点片状阴影沿肺纹理分布,其中很少有结节样淋巴结肿大;

2.3 病毒性肺炎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及周围组织肺泡壁及间隔,并沿肺间质内淋巴管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其X线影像表现为除两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外,肺野间散布纤维条索状影交织成网状,肺实变后可见小点片融合影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阴影。

3 讨论

3.1 肺门影系肺血管、支气管及淋巴组织形成,正常时可见肺动脉主干和上腔静脉形成的肺门角,正常支气管和淋巴组织因密度较低通常不构成肺门主要阴影,只有在肺部炎症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肺门及周围血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渗出性水肿及淋巴结肿大时,才导致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

3.2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一般为血管性和淋巴结性两大类:血管性纹理增强大多由于先天性左向右分流的心脏病及左心衰竭引起,结合其临床资料不难诊断。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如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性肺炎等亦可导致淋巴结肿大、肺门及周围血管扩张及周围间质性水肿。在收集的病例中,95%以上均有复查片,炎症经过抗炎治疗后,病灶即可吸收好转。其中一例诊断为肺门周围炎症,治疗半月后症状无好转,复查未见肺门阴影缩小,仔细观察肺门区可见结节状增大的淋巴结影,改诊断为肺门淋巴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痊愈。

综上所述,当鉴别发生困难时,切不可妄下结论,必须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动态观察、复查、随访,这样才能对疾病做出合理的诊断。

猜你喜欢

淋巴结核肺门小点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淋巴结核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永远的小点
变成小点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
淋巴结核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三黄膏、止痛膏治疗脓肿溃疡型淋巴结核的疗效观察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感谢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