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说课设计

2014-03-19毛庆友徐兆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护理学心肺实验教学

毛庆友,徐兆丹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说课设计

毛庆友,徐兆丹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对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的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方面进行设计。上课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说课作为教学研究工作的特殊形式,可提高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笔者对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反思6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1 设计理念

我国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强调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依据教学改革新思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淡化说教,关注认知,在师生合作中明理导行,引领学生用所学知识剖析新知识、反思自己的言行[1],贯彻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在课程设计上,要求突出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演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2 教材解读

“心肺复苏术”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五章“心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第二节内容。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用的抢救关键措施,指进行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因此它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患者抢救无效,因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此项操作技术。

3 教学目标

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此时虽然学生已学习了基础医学相关课程,如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但其他临床护理课程与此课程同步开设,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且中职学生年龄小,心理、生理尚不成熟,学习积极性差,基础差,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脏骤停,能说出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能把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灵活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能说出成人心肺复苏术与小儿心肺复苏术的区别。(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按操作规程实施心肺复苏术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演示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心肺复苏术流程图,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学生操作时动作娴熟、稳健,对患者有责任心、爱心,尊重患者,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因此,分析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 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法引出课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用目标导入法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朝着目标方向思维、探索、归纳、总结;再次,采用模拟演示法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操作要领,并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认真观察操作步骤,再反复练习,强化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最后,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急救护士对地震灾区受灾患者实施抢救,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中职护生年龄小,基础知识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模仿能力较强。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导入法、模拟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归纳思维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学习效果,培养思维能力[2]。

5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王某,女,30岁,溺水半小时后被人救上岸,救人者急拨“120”,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施行急救,1小时后因抢救无效死亡。设问:如果我们抓紧时间对王某施行现场心肺复苏术,能否挽救她的生命?

通过这一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这节课系统学习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1)图片展示: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倒在路上,当你遇到这种情况,能否实施正确的救护措施?通过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视频教学:播放心肺复苏术操作视频,利用声、光、图像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播放视频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仔细观察操作步骤、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视频播放结束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3)模拟演示法:通过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要领[3],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介绍操作步骤时采用图示法,重点突出,条理清晰。(4)角色扮演法: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护士”先检查患者的瞳孔、呼吸、心跳是否存在,一旦确定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5)小组讨论法:针对角色扮演活动,让其他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其操作步骤是否正确。最后,教师归纳总结。(6)强化练习法:让学生在模型上操作练习,培养其动手能力。

在下课前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布置作业,以巩固学习内容。

6 教学反思

6.1 优点

本次教学设计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最后达到学会且能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2 存在问题

(1)对学生要求较高,通过小组讨论,将操作步骤牢记于心。(2)课堂时间紧,要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心肺复苏术有一定难度。

[1]范家平,张丽萍.《隐私和隐私权》的说课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24.

[2]瞿晓林.呼吸运动调节实验说课设计[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1):107-108.

[3]张艳,徐志钦.常用注射法说课稿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0(5):208-209.

G424.31

B

1671-1246(2014)17-0091-02

猜你喜欢

护理学心肺实验教学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护理学杂志》稿约
《心肺血管病杂志》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