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2014-03-19杨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示范校示范性医药卫生

杨林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杨林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示范校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驱动力。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开展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以来,在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能力、信息化校园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校建设;卫生类高职院校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为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充分表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护理、药学、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类人才的高职院校,学院于2009年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申报创建工作,2011年底通过福建省教育厅立项评审,正式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自开展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以来,在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能力、信息化校园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明确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创建示范校的意义

1.1 福建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更多高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2010年末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数达11.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58万人,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3.15张、医生1.57人、护士1.49人[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资源和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福建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末,全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4张,医生达1.88人,注册护士达2.07人,实现全省卫生资源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福建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54所,开设专业近1500个,在校生27.87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的41.3%,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3]。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最早的护理人才培养基地,是福建省最早的药学和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基地,并在全省医药卫生院校中首先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

1.2 创建示范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收入增长,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医药卫生类院校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颁布《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以福建为主体,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所形成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亦不断增加。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必须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创新机制、强化内涵、加快发展、争创示范,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2 科学制定示范校建设计划,认真落实示范校建设目标

2.1 找准学院办学定位,科学制定示范校建设计划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由福建卫生学校和福州卫生学校合并组建,2005年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立,2008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近年来,学院紧密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培养高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

学院合并后,为进一步提高资源整合能力,配备1位副院长兼任附属医院院长,1位副院长兼任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同时经省卫生厅协调,将福建省省级机关医院列为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7月,学院认真分析《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的新形势,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申报创建工作。2010年8月邀请教育部评估专家举办了“创建示范高职院校”专题讲座,面向全院教职员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后学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系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组成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办公室,统筹建设工作,编制项目建设方案。期间,学院还邀请了数名专家学者指导示范校创建工作。

2.2 明确示范校建设目标,统筹项目建设内容

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是:通过3年的重点建设,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信息化校园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将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为福建省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药卫生社会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内容以项目为依托,包括护理专业、药学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个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信息化校园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4个其他建设项目。通过实施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使学院校企合作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特色,办学实力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3 示范校建设推动学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1 校企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学院以福建省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项目为依托,创新性地开展区域性医学类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牵头组建了闽东医学职业教育集团,与宁德市卫生局签订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等专业定向培养协议,与闽东卫生学校联合开展护理、药学等专业“3+2”五年制高职教育。学院还先后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惠好医药集团、莆田市涵江医院、南平市九二医院、厦门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办校企合作基地班,与福建东南眼科医院、解放军第九五医院、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易联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校企合作深度不断加强,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建、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长效合作机制。

3.2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以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4个重点专业为突破口,按照学院“一机制两要素三融合”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护理专业“校院一体,五位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药学专业“阶梯递进式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推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项目引领工学结合一贯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现了课程建设与岗位需求、教师与行业专家能手、教学环境与职业场所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3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以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4个专业为龙头,发挥重点专业辐射带动作用,2012年增设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疗美容技术、保健品开发与管理3个专业,2013年增设眼视光技术专业和体育保健专业。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建设重大工作项目的通知》(闽教高[2013]31号),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3个专业入选2013年度福建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医学营养、生物制药、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入选2013年福建省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两个专业2013年通过了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验收。《“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引领的医药卫生高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报告获得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3.4 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初步搭建成人教育服务平台,开展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成人专科教育,同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函授站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福州学习中心。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美容师、保健按摩师、医药商品购销员、口腔修复工、临床检验技师、影像技师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013年共完成各类职业培训与鉴定3086人次。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实施“万名乡村医生规范培训计划”,对全省注册在岗的3万名乡村医生进行卫生部村卫生室技术支持第一批5项急救技术应用项目轮训,同时完成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任务。成立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与区域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发新产品1项,申请专利1项,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3.5 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学院自开展示范校建设工作以来,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利用开放接口技术和资源云架构手段建设“天使之城”学习空间、教学管理平台、学生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科研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完成了“天使之城”学习空间5个重点建设专业14门课程资源迁移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完善、内容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

3.6 打造文化品牌

在省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学校文化发展规律,按照物质、制度、行为、精神4个文化结构层面,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建设融“白衣天使”文化、企业优秀文化和现代大学文化于一体的学院文化,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质、校本特色的学院文化品牌。学院《传承“白衣天使”精神,建设特色医教文化》建设项目获2011年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企业文化进校园校企合作育天使》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2012年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学院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建立了校史馆,编印了《百年校史》《百年校庆画册——业精德诚》《百年校庆纪念邮册》和《论文选编》,创作了《百年校庆赋》,录制完成《校庆宣传片——奋进历程·世纪华章》。《中国教育报》对学院办学成果进行了专刊报导,有20多家新闻媒体50余篇文章对学院百年校庆进行了报道,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 结语

示范校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强有力的驱动力,开展示范校建设工作以来,学院在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能力、信息化校园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学院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将继续为福建省医药卫生事业和高职教育发展,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1]杨平.凝心聚力 奋发有为 开创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新局面[R].福州:福建省卫生厅,2011.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Z].2011.

[3]郑璜.福建省强力推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N].福建日报,2012-11-06.

G420

A

1671-1246(2014)17-0007-03

猜你喜欢

示范校示范性医药卫生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红领巾示范校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智慧校园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