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2014-03-18柳剑

关键词:历史考察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柳剑

摘 要:本文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国初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对这三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得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五个基本经验,即:观照中国国情、推进理论创新、关注百姓民生、彰显中国特色、注重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考察;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26-03

九十二年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回望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筚路蓝缕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这一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教育人民群众,使之被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努力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绩效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

遵循历史轨迹,九十二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建国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一开始,她就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为宣传、组织工作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备主客体是人民大众是的双重属性。1925年,党在通过的《宣传问题议决案》指出,党应当作群众中的鼓动和宣传。每一个党员不论他在什么地方,都应当宣传我们党的主义及口号。从1939年开始,党中央在党组织内从上至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在职干部教育运动,大规模、经常、系统地培养党的干部,重点是培养党的宣传干部。

4.12和7.15事变后,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实行残酷镇压,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党的各个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甚至一度停止工作进程。“党必须将宣传教育工作,视为党的基本工作之一”是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决议,会议指示全党上下要通过构建完整的工作体系,出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创办《红星报》等红色报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八七会议后,中国革命中心开始由城市向偏远农村逐步转移,农村党员数量在党内逐步形成主体态势,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表达了深切的忧虑,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在党的建设这一重要问题上居于极端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广大农村地区生存、发展,农民的组织成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与无产阶级政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倘若不对这种态势加以改变,中共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会偏离无产阶级建党的航向。对此,1929年年末,古田会议召开,会上,毛泽东与党内其他的主要领导一同确定了要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从思想上建党,特别是在小农经济汪洋大海中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经过四年的探索,当时的中共中央局机关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共江西省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注重从理论上理论层面上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但仅仅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落脚到理论层面,显然不能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还需要将这些理论、原则落实到每一个党员的身上,最终落脚到心里。通过群众组织的形式,在每一个根据地,以党员为辐射点,在劳苦大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在理论维度结合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通识化,更重要的是,他站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高度,身体力行,著书立说,为中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榜样和范式。在《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被他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所表述,通俗的语言是他阐明马克思主义深刻哲理的基本追求,具备浓厚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聚焦的焦点所在,从而,使得这些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

(二)建国初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周恩来面对革命胜利后的建党问题有着充分的清醒认识,过去在农村工作的中心又向城市完成转移,那么,在一个新成立的国家里,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不再是简单的农民阶级的思想建党问题。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他们有各自的想法,必然存在不同的阶级立场。1951年,毛泽东在给李达的信中回顾了过去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一些问题,对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过去的工作注意力不够,而他们又迫切需要理论的武装,他要求在适当的场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加以说明,达到一般干部都成看得懂的程度,并且要利用这个契机,让很多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的干部懂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知识分子则要通过举办学习训练班,成立军政大学和革命大学,在使用他们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教育和改造。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宣传部门和组织以报纸、刊物、广播、音乐、电影、学校等工具为宣传载体,大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但是,“人们始终对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危害认识不足。一些人认为,教条主义只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它总比那些公开的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企图和做法要好。正是在这种糊涂观念的荫庇下,教条主义一直阴魂不散,并不断借尸还魂。”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最后发展到“文化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真理在争论中逐渐得以彰显,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民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鉴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准备了充分的舆论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在经过了一段历史的弯路后进入正确的历史轨道。endprint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3月10日,理论务虚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新阶段,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理论意义,照抄书本、断章取义,或者改头换面,这样的方法行不通。这就需要革命思想家们以崇高的信念饱满的热情进行理论研究,需要尽快组织宣传思想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早作规划,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研究、出版一批内容新、思想新、语言新的文章、著作、教材,以弥补一段时期以来的遗憾和空白。按照邓小平的要求,1979年年底,全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经过研讨,在教材的编写上遵循科学、渐进、实践的原则,要用准确的术语、简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通俗的表达来编辑、出版相关的理论教材。会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李秀林等编写出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由肖前等编写出版,这些优秀教材的出版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宣传、普及和教育工作夯实了扎实的基础。

从1983年至1992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这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2卷)让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分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1992年至党的十六大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三讲”教育、反“法轮功”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其目的在于使人民大众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和显著效果中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特别是苏东剧变对人民思想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进入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潮甚嚣尘上,一些人甚至叫嚣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再一次经受到严峻考验,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发生的了动摇。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政治多级化的形势越来越复杂,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这些必然对有些人的政治信仰、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产生逆向变化。纵使在一些党员、党员干部中,反马列主义的也大有人在。世纪之初的“法轮功”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教训。经济上的突飞猛进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会在思想文化阵地上一往无前。人民大众的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没有占领,就会有其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会去占领。在不断的宣传、学习、教育中,人们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中谈论姓“社”姓“资”、“市场”与“计划”,对迷信思想特别是邪教有了更清醒更充分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的主要学习内容, 在全社会开展“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其目标在于促进人民大众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一)观照中国国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观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矢”来射中国国情的“的”,才能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然,中国国情的不仅包括中国的自然环境、科教状况、经济水平、政治状况、社会形态、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还应该包含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主题,从国内国外两个相互联系的实际来分析中国国情,进行既实事求是又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传播,同样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的实际上来,切实关注老百姓的民生大计,用改革开放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使实践效果成为理论创新和传播的活水源头,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生命力和感召力,才能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认可,并努力践行。只有遵循这样的逻辑思维,才会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理论可能。

(二)推进理论创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证明了山沟沟也能出马克思主义,探索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历经几次革命的高潮与低谷,创造性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头七年,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上,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进行了审时度势的正确分析,制定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总体形势,对时代主题、社会阶段作出了准确判断,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这一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快车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我们所处的世情、国情、党情为逻辑思考的起点,凝炼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以此推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做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同时,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将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过程中,才能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关注百姓民生

毛泽东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强调,得到老百姓支持和拥护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群众的福祉真心实意地努力,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大到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房子的问题,小到盐的问题,米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总之,就要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老百姓就就一定支持和拥护我们,把我的事业当作他们的生命,把社会主义当作他们生命的旗帜。邓小平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当前,民生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中国共产党着力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民生问题中进行理论剖析,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急需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表达百姓的价值诉求,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人民大众中具备坚实的根基和土壤,使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理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增进他们了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同。endprint

(四)彰显中国特色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体现和确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成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扎根于民族性的空间里,只要能为人民大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都是民族的。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蕴含其间的生动活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接收。比如毛泽东提出的如“枪杠子里出政权”“三大法宝”、“糖衣炮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三座大山”、“三个世界”等,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很快就能被老百姓理解、接受,并内化为思想观念。邓小平很多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也不是停留在形而上的空洞理论中,相反,用老百姓的口语将之形象的加以表达,浅显直白,契合大众表达习惯的话语方式。比如“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些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既言简意赅,又含义深邃,使群众于春风化雨中读懂理论,于润物无声中提高认识,有效搭建了理论通向大众的桥梁。

(五)注重人才培养

作为人民群众杰出代表的领袖人物往往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发生重大的影响。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恽代英、李达、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的诸多卓越领导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他们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专业人才队伍的地基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照历史、着眼现实,我们也应该看到,包括广大学者、理论工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亦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宣传理论干部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理论水平,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丰富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确保执政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和造就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障,发挥其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播者的作用,推进普通民众的知识化,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让马克思主义不断被群众所掌握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138-13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87.

〔4〕陶德麟,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5.

〔5〕孙熙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论苑,2009(11).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考察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