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文学名著复习策略

2014-03-13陆培江

语文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简答题文学名著阿Q

陆培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着力引导高中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为此江苏等省份高考语文试题中增加了对文学名著的考查。现结合部分高考试题,谈谈对高考文学名著复习的一些想法。

一、走出名著阅读教学误区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现状是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特别是进入高三以后,复习时间有限,而名著阅读任务重。误区之一:有的学生认为高考语文名著考试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可以碰运气,不必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原文,只需要突击复习辅导资料,做做强化选择试题,背诵现成的简答题资料。误区之二:有的学生认为时间紧,名著阅读量大,不如直接看现成的影视剧来得直观有效。误区之三:部分教师越俎代庖,以教师的阅读和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梳理名著作品中的故事梗概、重要的内容情节,直接印发现成的资料让学生背诵,使学生忽视对原著的详细阅读。如2010年江苏卷文学名著选择题A错误项:

《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而《阿Q正传》原文是:“他忽而有了主意,到静修庵去革命。谁知赵秀才与假洋鬼子也‘咸与维新’,抢在阿Q之先来到这里,砸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偷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阿Q悔恨自己不该睡着,又怪他们不招呼自己,责备他们不知自己已投降了革命党。”如果对名著的事件和情节记忆不清,不去细看原著细节,只停留在看大致的故事梗概和背诵汇编的现成资料,或者仅仅去看《阿Q正传》的电影是很难辨析清楚的。因此要想提高高考文学名著考查的得分率,必须走出名著阅读教学的误区。

二、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江苏等省份将文学名著纳入了高考范围,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当年考查的篇目范围,但是由于时间紧,阅读量大,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复习变得急功近利。教师帮助学生整理主要情节,印发汇编而成的文学名著简答题,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积累,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近距离阅读原著的切身体验,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影响高考文学名著考查结果的真实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具体的名著阅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学生可以主动阅读名著原著,也可以配套阅读各类辅导资料,还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剧补充名著阅读,但必须抛弃被动地背诵和阅读各类资料汇编及教师编成的简答题资料的单一做法。如2010年江苏卷考题: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这道简答题的诗句没有在名著《红楼梦》中出现,四句诗出自聂绀弩的《咏黛玉》。最后两句中的“别院”,指的是“别处院落”,也就是宝玉娶亲的地方笙箫漫天,月影西斜。《红楼梦》原著中有这样的细节交代: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因此这道简答题涉及的两件事是“黛玉辞世和宝玉宝钗成婚”。要解答这道题,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师提供的简答题汇编上肯定不行,如果学生缺少主动阅读原著的积累,根本无法解题。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记忆法启发我们,必须要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复习和自测。我们在名著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用简洁恰当的语言叙述故事,写出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受,对原著重要事件或细节处进行评点,还可以读一些与名著有关的鉴赏和评论。同时及时复习,经常自测,滚动记忆,乃至师生间的交谈争论,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考文学名著复习,必须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回归原著文本地位

高考文学名著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原汁原味的名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积累自己的语文素养。如2012年福建卷文学名著选择题C错误项:

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

选择项中的《黎明周报》并非觉慧创办,觉慧只是参加其中的工作,祖父责骂的是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该选项从事件发生的顺序来看出现了情节替换,学生若不认真阅读原著,就不能辨析出来。再如2013年江苏卷考题: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和司棋的箱子里发现男子的可疑物品。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这道简答题的参考答案是:入画的主子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司棋的主子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未熟读《红楼梦》原著的考生们直感叹“考得太细”、“考得有点怪”。由此可见,高考命题关注了名著原著的细微处,教师必须引导高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著。

因此,考生不要一味地读微缩版或删摘版的名著,也不要仅仅从影视等渠道去了解,其实改编的影视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的刻画上与原著会有些微的出入。认真仔细地通读原著全篇,对最主要的故事情节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名著的主要艺术特色也要有所了解,还要在自己阅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式阅读,适当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本身并写出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纵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在复习迎考中师生必须走出名著阅读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主体地位,要舍得花时间去反复阅读名著原著,在阅读和评点中全面获得文学修养,在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中展示自己真正的实力。

猜你喜欢

简答题文学名著阿Q
阿Q和老A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简答题(阅读表达题)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高考生物简答题的常见解题错因及应对策略
阿Q故事新编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答高考生物简答题
概述中考物理简答题的类型及解法
Back to the 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