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吸虫病达传播控制标准农业防治综述

2014-03-06杨金兵

云南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宣州区血防钉螺

杨金兵

(宣城市宣州区畜牧兽医管理局,安徽 宣城 242000)

1 宣州地形及防治形势

1.1 地形概况

宣城市宣州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面积2 621 km2,为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境内地形多以山丘和圩区畈田为主,相互交错,河渠纵横,地理环境复杂,有利于钉螺的孳生,是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县区。境内水系主要有水阳江及其支流华阳河、宛溪河,青弋江及其支流高桥河、周寒河,以及佟公坝、东干渠灌区等,均属中小水系,周边湖区有南漪湖和固城湖。

1.2 防治形势

全区辖26个乡(镇)办事处,183个农业行政村,人口85.1万,耕地5.64万hm2。2008年前血吸虫病流行村162个,疫区人口57万,其中疫情控制村54个,传播控制村53个,传播阻断村55个,有钉螺面积550.07万m2,主要分布在佟公坝、华阳河、南漪湖、周寒河及青弋江水系。流行区内存栏耕牛1 358头,羊1.14万只,猪7.35万头,家畜查病粪检阳性率0.73%。

2 农业综合治理措施

按照“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和《宣州区血防五项制度》工作职责,宣州区农委落实相应工作职责和任务,制订防治计划和措施,围绕农业生产、实施综合治理和畜源控制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2.1 加强组织领导

2.1.1 目标责任管理

为有效综合治理血吸虫病,宣州区农委同区政府签订了防治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会议制度、情况报告和通报制度、述职制度和联系点制度等五项制度,明确血防工作责任,建章立制,认真履职,做好农业血防工作。

2.1.2 成立领导组织

加强农业血防工作的领导,有效组织防治工作,在农业系统成立了农业血防工作领导组,水产、烟草、畜牧、农机、农技推广、能源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血防工作职责,完善了农业血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并专门成立办公室,组织协调农业血防工作。

2.1.3 坚持会议督查制度

农业血防工作领导组每年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议,对各成员单位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布置下一步工作。

2.1.4 强化落实措施

各农业血防成员单位要有计划地推进血防工作,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资源和项目,充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2 宣传培训

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制是当前的血防工作策略,通过普及法律和知识宣传,营造依法防治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区畜牧局结合调查统计牛羊数量、家畜查治病、淘汰耕牛等发放《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和禁牧公告》等材料。区水产局将传统的血防宣传与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区农机局结合农机化推广和“以机代牛”补助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宣传“以机代牛”政策。区农技推广中心利用新型农民培训推广水田改造治理方法和措施。

2.3 畜源性传染源控制

2.3.1家畜查治病

猪、牛、羊等家畜感染血吸虫后,临床出现可有可无症状,但是检查其粪便时,可能会发现虫卵排出体外孵出毛蚴,重新感染钉螺,使血吸虫病在自然界传播,所以防治血吸虫病一定要做到人畜同步进行查治,否则,就不能切断血吸虫病流行环节。每年的4—10月份,宣州区畜牧局成立家畜查治病专家组,制定家畜查治病工作方案,在乡(镇)设立检测点,组织各乡(镇)办事处就近划片送样检测,积极完成家畜查病年度任务,对查出的阳性家畜和部分重点村放养家畜实施治疗和扩大化治疗,5年共完成家畜查病11 567头(只),家畜治病4 549头(只)。

2.3.2 以机代牛

以机耕代替牛耕可以减少人畜接触污染疫水的机会,防止畜源性传染源入水,是一项科学有效防控血吸虫病的措施,同时机耕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增产增收。区农机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大力建设“全国农机示范县”,制定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宣州区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保障宣州区“以机代牛”工作,5年共完成以机代牛3543头。

2.3.3 家畜圈养

放牧家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家畜中耕牛饲养周期长,活动范围广,感染率高,排粪量大。有80%的血吸虫病病原来自放牧家畜,所以改变耕牛传统放牧习惯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宣州区畜牧局结合建设项目,指导农户舍饲圈养家畜,改变敞放家畜习惯,无害化处理家畜粪便,防止畜粪污染环境,5年共完成圈养家畜8640头(只)。

2.3.4 封洲禁牧

长期以来,沿河埂湖滩有水草地带一直散放着牛羊等家畜,不断排放病原,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在有螺地带敞放牛羊等家畜,禁止人和家畜接触疫水。为有效禁止在有螺地带敞放家畜,宣州区在水阳、向阳、黄渡和新田等乡(镇)有螺区域和河滩水田重点环境聘请禁牧协管员55人,劝阻敞放牛羊等家畜,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传染源作用。

2.3.5 淘汰耕牛工作

自2011年开始,宣州区在重点治理村开展血防民生工程淘汰耕牛工作,对地形复杂、钉螺较多、重点治理达传播控制标准村耕牛全部予以强制淘汰,彻底消除血吸虫病家畜传染源。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宣州区农业和卫生部门紧密合作,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和实地考察,结合宣州区实际,制定了淘汰耕牛方案和奖励政策。通过成立组织、会议发动、宣传政策、调查摸底、说服教育、核查公告、签订责任书等,做到乡(镇)村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责任到人,对象到户,顺利完成宣州区2011、2012、2013连续3年淘汰耕牛血防民生工程项目,共淘汰耕牛871头,使全区耕牛减少到740多头。

2.4 农业工程灭螺防控

2.4.1 水改旱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畜在有螺水田、滩地中劳作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水改旱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水田钉螺的一种有效方法。实践表明,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通过水改旱,改变农业种植方式,将种植水稻的畈田改种旱地经济作物花生、蔬菜、吊瓜、烟草等,取得了明显的灭螺防病效果及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治虫、治穷、致富的目的,5年共完成水改旱330hm2。

2.4.2 烟稻轮作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水稻和烟草,达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治理血吸虫病的目的。宣州区烟草发展局利用国家烟稻项目,大面积推广烟稻轮作,在重点治理流行村调整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模式,改为每年烟草和水稻轮作,起到了较好的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5年共完成烟稻轮作2.1万hm2。

2.4.3 硬化沟渠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因地制宜采取硬化有螺沟渠,既可畅通行水、防止洪涝,又可改造钉螺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钉螺的分布面积和扩散机会。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在中低产田改造中,硬化排水沟渠,淤泥不能积存,杂草不能生长,消除了钉螺孳生环境,达到了消除有螺环境的目的。宣州区烟草发展局利用建设烟稻发展项目时机,实现烟水路配套,对种烟区田块沟渠全部进行硬化,充分发挥了沟渠硬化工程的作用,5年共完成硬化排水沟渠92.23km。

2.4.4 挖鱼塘发展养殖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圩区和低洼田区域,结合水利、水产养殖水淹灭螺,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的一种有效方法。宣州区水产局根据血防治理工作需要,在水阳、养贤、狸桥等圩区乡(镇)的流行村结合项目改造浅水塘,建设标准鱼塘,彻底改变钉螺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效减少钉螺孳生面积,5年共完成挖鱼塘

953hm2。

2.4.5 沼气池建设

建设户用沼气池,以家畜粪便为原料生产沼气,可使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阻断血吸虫等寄生虫病的传播,同时也是农村广泛推广的一项新能源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区能源办积极主动与卫生部门联系,根据宣州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结合国债网点和户用沼气池项目,大力推广建用沼气池,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几年来共建设沼气池2440口。

2.5 建设项目

根据《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9—2015年)》和宣州区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宣州区畜牧局相继建设了2008年、2011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在血防重点村实施水改旱、养殖灭螺、家畜圈养等。通过成立项目建设组织、加强宣传培训、签订建设合同、制定实施方案、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严格现场工程验收、收集整理材料等措施规范建设农业血防项目,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

3 防治成效

3.1 家畜感染率逐年下降

宣州区血吸虫病流行村家畜感染率逐年下降,均控制在1%以下。

3.2 卫生防治效果显著

截至2012年底,全区54个疫情控制村以村为单位,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53%,已下降至1%以下。压缩了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面积,自2011—2013年,全区已连续3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自2009年全区达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以来,全区已连续5年未发生确诊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例。

3.3 达传播控制标准升类

在重点流行村实施综合治理措施,人畜感染率均得到有效控制,以村为单位建立了血防查治档案。2013年10月顺利通过省政府对宣州区的血吸虫病达传播控制标准升类考核。

4 下一步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投入血防综合治理力量有限

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投入,单靠政府的投入很有限。人民群众的参与很重要,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田地、水塘都被农户承包经营,受利益驱使,农户的积极性成为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

4.2 地理环境条件较差

宣州区境内南片山丘与畈田交错,环境复杂,开展灭螺工作难度大。北乡圩区的沟渠纵横,农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引进大量螺蛳和水草,以特种养殖为主,不利于开展灭螺工作,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4.3 继续推进淘汰耕牛工作难度大

宣州区山丘地较多,耕牛作为役用还有较大的需求,是农业机械无法替代的。牛肉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喜好的食品,而受淘汰耕牛政策影响,宣州区农户只能放弃牛的饲养,阻碍了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宣州区血防钉螺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情况分析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宣城市宣州区油茶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粮食烘干机性能评价与效益分析
宣州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