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川区肉鹅业的现状及对策

2014-03-06毕永川张兴培

云南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东川养鹅日龄

毕永川,张兴培

(1.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兽医站,云南 昆明 654100;2.昆明市东川区畜牧科技推广站,云南 昆明 654100)

昆明市东川区地形地貌复杂,具有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干雨季分明,生态恶化,自然灾害多,加上人均占有粮少等原因,严重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全区选择一个适合地形、气候自然因素和对饲料需求少、生产周期短、耐粗饲、对生态破坏力小、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养殖是必要的。饲养良种肉鹅,具有食草性、不与人争粮、饲养成本低、对生态无破坏力、饲养周期短、市场前景又好、且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等优势,不失为东川发展畜牧业的一个新亮点。在全区发展养殖良种肉鹅,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充分利用饲草资源,还可减少就业压力,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和新亮点。据东川前期养鹅及肉鹅回收情况调查,目前东川在大力发展规模养肉鹅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 现状

1.1 养殖成本过高

目前东川区养殖户每养一羽鹅饲养成本约27.80元,有的甚至超过30.00元,而其他地区养殖户饲养成本一般不超过18.00元。换言之,在东川每养一羽鹅要较其他地区多支出8~12元,如以养100羽计,农户收益则较其他地区少800~1 200元。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饲养经验,饲料配比不合理,饲养方法不得当。

1.2 养殖周期与产品品质要求矛盾突出

肉鹅作为一个商品进入市场,业界公认以70日龄为好。但东川由于气候特殊,生长情况与其他地方有明显差异,一般在56日龄前为快速生长期,56日龄到60日龄为生长缓慢期,60日龄到75日龄为换羽期,明显比其他地方提前了10 d。鹅在换羽期间不仅大量消耗饲料,且体重每天下降20~35 g,这就是目前东川农户养鹅不赚钱甚至亏损的原因所在。但就肉质、羽毛的利用而言,以70龄为好,因56日龄左右的肉质含水量大,羽毛生长不完全,严重影响到商品的品质。因此,养殖周期与产品品质要求的矛盾必须妥善解决(鹅的换羽时间与鹅种、气候、饲料中微量元素、饲养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既让农户有较好的利润空间,又确保公司有较好品质的鹅产品。

1.3 饲养管理不当

养鹅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如场地、资金、水源、适宜的气温、饲料资源、人力等。同时应根据不同品种的鹅、不同的地域情况等,采用合理的养殖方式。但东川没有养鹅传统,没有现成的养殖经验可借鉴,因而出现不少问题,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的盲目性。有些农户,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养殖数量,养殖条件贮备不充分,又缺乏前瞻性。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及时较好的应对,往往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这就难免贻误时机,造成损失。

(2)养殖密度过大。养鹅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方法,对密度的要求不同。一般网床饲养,1~10日龄25羽/m2,10~21日龄25~10羽/m2,21~70日龄4~3羽/m2为宜,如在地面圈养,应在以上指标减少一半左右为宜。但不少养殖户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致使鹅生长不良、疾病流行、啄羽严重等,造成重大损失。

(3)卫生水平差,缺乏防疫意识。有一部分农户对卫生消毒工作不重视,自由散养,猪、鸡、牛、羊、鹅混养,鹅长期生活于不适环境,加上疫病防治工作不及时,导致幼鹅长期带病,生长缓慢。

(4)管理粗放。有些农户养鹅还停留在过去养牛、养猪粗放的状况,一天之内没有定时定量喂料、给水,饱一餐饿一餐,长时间缺水缺料,饲喂间隔时间过长,鹅吃入的料不能维持生长状态而不长肉,且耗料也多。

(5)青绿料搭配不合理,甚至严重缺乏青料。鹅系草食禽,如没有青绿料合理搭配,不仅生长性能差,而且饲养成本还会大幅增加。但饲草由于其生长环境、草种不同,其营养指标也不同,因此,饲草的合理应用还有待改进。

(6)不同生长周期没有采取不同的饲喂方法。不同的生长周期,饲料配比、饲喂方法是不同的,许多农户对这个过程重视不够,饲养方法不得当。结果饲养成本成倍增加,反而不长肉。

1.4 牧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滞后

鹅对草的利用可达40%~60%,并能利用其它家畜所不能利用的饲料资源。从前期调查来看,鹅的生长离不开草,有草配比合理的,生长性能明显高于只用全价料的。一般料肉比可在1.4∶1左右,如按理论数据3.3∶1折算可降低成本4.00元/羽。但从整体饲养情况来看,既缺乏有计划的种植牧草,又对糟、糠、红薯藤、萝卜、毛豆叶等饲料资源的利用也很少。

1.5 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涉及到千家万户,需要一支健全的技术队伍为农户服务。这绝非某个公司自身所能为之,而是公共社会问题,涉及到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引种、科学防病、安全和无公害生产等诸多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祸害“三农”。特别是当今畜禽疾病可变性极大,新的病种随时都有发生的危险。例如禽流感病毒,由于其有很强的变异性,如不能及时监控防制,可能给人禽带来灭顶之灾。目前畜牧部门、公司的技术力量相对还比较薄弱,不足以应对突发事件,要发展规模养鹅业,仍存在极大的隐患。

2 对策

2.1 务必解决饲养成本过高的问题

2.1.1调整饲料

目前主要使用正大鸭料,价格在4.50~5.00元/kg。如能利用鹅草食性自己配制饲料,小料可控制在3.50元/kg以内,大料可在2.50元/kg以内。仅以每羽用料10 kg计,可节约饲养成本5~6元/羽,如农户养鹅100羽,便可再获利500~600元。如果能推广使用浓缩料,配合玉米、稻谷、草糠、红薯藤、杂秆、酒糟等,其养殖成本还可大幅度降低。

2.1.2 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饲养方式

东川各地气候条件、饲料条件、环境因素差别较大,应采取多元养殖方式。如林、果树下如有大量饲草资源,场地较宽,可采取间歇性放牧,辅以早晚补料的方法;或采用鱼、鹅混养,利用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养鹅,而鹅粪又可喂鱼;还有农闲田放牧,也是节约饲养成本之举。因地制宜地养鹅,充分利用低价的饲料资源,是规模养鹅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2.1.3 种草养鹅

鹅的消化系统及特点决定了其对草的利用率极高,种草是解决鹅饲料的重要途径。在东川的气候条件下,河谷区皇竹草、苣菊、墨西哥玉米等,如水肥条件充足,一般年产25 t/667 m2,而且可多次反复刈割。据有关资料,667 m2地产的草料营养价值可达2 001 m2小麦或1 334 m2稻谷的营养标准,667 m2生长良好的皇竹草能饲养300~400羽鹅,节粮1 000 kg以上。种草养鹅是降低饲养成本的关键措施,但需合理布局,多草轮作,以确保每个季节都有鲜草供应和鹅的营养平衡。

2.2 调整饲养周期和收购日龄

从前期养殖情况看,问题主要出在60~70日龄,这个时段几乎把前期利润消耗完。当务之急必须调整饲养、回收周期,选择合适的鹅种,避开换羽期,这是确保农户实际利益的重要措施。

2.2.1 直线育肥法

从脱温开始,直到出栏前用精料催肥,一般1~21日龄用全价配合饲料,这个时段肉料比在1.4∶1,料草配比在9∶1左右,21~45日龄可用精料,料草比3∶7左右,45~60日龄,料草比8∶2。收购时间向前提前10 d,农户的基本利润可在10~15元/羽,但公司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鹅肉品质。

2.2.2 中期拖养,后期育肥

肉鹅在1~21日龄用全价料催长,至21日龄鹅体重2 kg左右,21日龄用饲草和粗饲料拖养至60日龄,在60~75日龄适量补充精料、多维及微量元素,保证换羽安全,75~85日龄全价料育肥出栏。这样做既保证农户的基础利润,又能保证鹅产品的质量。

鹅的饲养方法很多,但不论用哪种方法,均要饲养得当,以确保农户有8~10元/羽以上利润。

2.3 加强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专业户

公司的养殖基地是规模肉鹅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东川养鹅业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品种的引进、多种养殖方法、饲料的合理搭配、分群饲养等都应在公司养殖基地实验或完成中试,再向农户推广。由此看来,公司养殖基地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2.4 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由于养鹅在东川是新兴的产业,农户对此的认识有个过程。要改变千百年来的养殖观念,增强农户的商品意识,应采取实际有效的培训、示范,并加强宣传引导力度。目前,养猪业不景气,养猪明显亏损,但农户还要养,主要原因除饮食习惯外,源于农村需要大量的农家肥,又可大量利用田边地角的青草、菜叶和其他废弃物。而发展肉鹅业也正具有这个优势,甚至猪、牛、羊不能利用的饲料,鹅也能利用。鹅粪也是良好的农家肥,养100羽鹅的粪相当于养10头猪的粪,而饲养周期只有2个月,还能有较好的经济收益。如果把农户养猪的热情引导到养鹅上,采取少批量多梯次饲养方法,保证每月出栏肉鹅50羽,每个农户每年收入便可增加5 000元以上。

2.5 加强规模养鹅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应依托畜牧兽医部门。目前,全区畜牧兽医体系基本健全,只是由于体制和经费之限,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深信今后将会有所改观。因此建议:①应有计划地发展专业大户,让其承担起部分服务工作。②采取积极措施让养殖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参与到服务工作中来,如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实行多劳多得、按量计奖的方法,激励他们积极工作,达到实惠和服务的双赢。③公司与畜牧部门共同建立一支集研究、实验、推广、检疫、监控、防疫于一体的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积蓄力量,共同为东川农村脱贫、全区畜牧业大发展作出贡献。

3 小结

东川规模养鹅业刚起步,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务必正视和面对。只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妥善地加以解决,农户是能确确实实地得到实惠的。农户能切实感到有利可图,再加上合理的引导,规模养鹅业会很快迈上一个新台阶。通过前期几批养殖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寻找到了解决的措施,今后发展的路会走得更稳。东川应有计划地推动规模养殖,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规模化和批量化,进而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走出自由、无序、粗放的畜牧业发展模式。通过养殖—加工—市场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多赢局面。

猜你喜欢

东川养鹅日龄
基于DBSE-Net的大田稻穗图像分割
我与风的故事
林下养鹅的特点和生态养殖技术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杨老师鹅业信箱
云南东川雪岭磷矿矿体厚度变化规律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