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丁美洲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2014-03-04徐世澄

关键词:拉丁美洲拉美经济

徐世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 100007)

拉丁美洲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徐世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 100007)

20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解决贫富差异悬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民生逐渐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拉美中产阶级人数增加,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从同美国结盟和“单向依附”美国转向独立自主和日益多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同中国的政治关系正在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拉丁美洲;民主化进程;进口替代工业化;新自由主义;中拉关系

温家宝总理2012年在访问智利时,在联合国拉美委员会发表重要演讲时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域辽阔、山河壮丽、资源丰饶、文化灿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孕育了著名的玛雅、印加、阿兹特克文化,不但有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而且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①

今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墨西哥期间,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说中说:“再次踏上拉丁美洲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陆,更加感受到这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拉美正在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相信,拉美发展得越好,对世界就越好,对中国也越好。”②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丁美洲或拉美)位于西半球中南部,它东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界墨西哥与美国界河布拉沃河(即格兰德河),与美国为邻。在历史上,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一地区主要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国的殖民地,故称拉丁美洲。拉美地区包括4个部分: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共有33个独立国家(墨西哥;中美洲7国: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南美洲12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西印度群岛13国:多米尼加、古巴、海地、牙买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和12个未独立地区。它幅员辽阔,土地面积逾2 072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人口已达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强。2012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5.79万亿美元,人均GDP 9727美元(按当前美元价格计算)③。

拉美是一个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对人类的未来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大陆。它的耕地面积约7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1.1公顷,大大高于亚洲和欧洲的水平;森林面积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4%;它的矿藏丰富,其中白银储量约占世界的1/5,铜储量约占世界的1/3,铝土储量约占世界的26%;拉美是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储油区,占全球储量的10%;它的水力资源约占世界的10%。拉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近70年来,拉美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一、拉丁美洲政治的发展

20世纪,拉美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由半封建的“考迪罗”独裁政权向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的转变,逐步形成现代国家制度;政局由政变频仍、动荡不定趋于相对稳定。

20世纪,拉美共经历了5次比较重要的革命。其中二战前有一次,即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战后有四次,即1944-1954年的危地马拉革命,1952-1960年的玻利维亚革命,1959年夺取全国胜利的古巴革命和1979年夺取全国胜利的尼加拉瓜革命。

二战后,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在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加勒比地区先后有13个国家摆脱殖民地地位而获得独立。这样,拉美地区的独立国家由战前的20个增加到33个。

从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拉美经济的发展,拉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较大发展;与此同时,拉美中产阶级亦有增长。拉美国家掀起了以外抗强权、内争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运动。拉美的民主改革是丰富多彩的,有带有威权主义色彩的民众主义改革,如巴西的瓦加斯、阿根廷的庇隆、厄瓜多尔的贝拉斯科所进行的改革;有革新派军人入秘鲁的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军政府所进行的“秘鲁模式”的试验;又有带有形形色色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如智利阿连德“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改革措施,圭亚那伯纳姆所创立和推行的“合作社会主义”,拉美一些国家所进行的民主社会主义及基督教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等。这些改革尽管具有不同色彩和特点,但是一般都可归结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民主改革,是贯穿于拉美政治进程的一条主线,促进拉美国家由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在20世纪拉美的政治生活中,民主与独裁之间的斗争贯穿始终,几起几落,形成几次大起大落的浪潮。在二战前,反独裁斗争主要反对军事考迪罗主义;二战后,主要反对军事独裁和个人专制。二战刚结束时,拉美掀起一股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浪潮,一些国家的独裁政权纷纷垮台。时隔不久,不少拉美国家的军人又借“冷战”之机,掀起政变夺权之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当时拉美20个国家中有14个由军人实行独裁统治。50年代后期,民主浪潮再度兴起,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时,只剩下4个国家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半期,拉美出现军人干政的高潮。从1964年巴西发生军事政变开始,玻利维亚(1964)、阿根廷(1966)、秘鲁(1968)、巴拿马(1968)、厄瓜多尔(1972)、智利(1973)和乌拉圭(1973)等国接连发生军事政变。其中,号称“南美瑞士”的乌拉圭以及有“民主传统”的智利两国的军事政变,在拉美影响很大。这一时期军政府之多、统治时间之长,都是战后拉美史上罕见的。有的国家,如玻利维亚、阿根廷在一段时期内政变频仍,政局动荡不已。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拉美原由军人执政的国家,先后出现由文人上台执政“还政于民”的民主化进程。在南美洲,从1979年厄瓜多尔结束军人统治开始,秘鲁(1980)、玻利维亚(1982)、阿根廷(1983)、巴西(1985)、乌拉圭(1985)、智利(1990)、巴拉圭(1993)等国,先后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化进程。到90年代中期,南美洲已是“清一色”的文人政府。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从1978年巴拿马由文人当总统开始,到1994年海地军政权交出政权为止,也完成了民主化进程。

拉美民主化进程的发展结束了拉美国家长期动荡不安的历史,整个地区政局趋于稳定。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国内和平,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来巩固和加强其霸权主义。但是,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转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明显。在新的形势下,拉美国家根据变化了的世界和地区形势,深入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巩固和发展和平和民主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原来在美、苏激烈争夺背景下形成的一些地区“热点”逐步降温。在拉美,曾为世界“热点”之一的中美洲冲突明显缓和,中美洲逐步走向和平。

到20世纪90年代初,拉美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实现了“还政于民”的民主化进程。但是,拉美军人干政的现象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如海地1991年发生军事政变,2002年4月,委内瑞拉发生短命的军事政变,2009年洪都拉斯发生军事政变,2011年巴拉圭发生议会政变。但从总体来看,进入21世纪初,独裁统治在拉美已越来越不得人心,民主化进程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在拉美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的确立,拉美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进入了深化政治改革、巩固民主化成果、加强和完善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新时期。90年代以来,拉美不少国家进行了较深刻的政治改革,一些国家颁布了新宪法,还有一些国家对原有的宪法进行了修改。拉美国家的政治改革主要是通过选举制度的改革来引导和规范政党的政治行为,从而把民主化之后不太稳定的政局导入有序的政党政治格局。90年代以来,政党在拉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在扩大,政党制度逐步完善。

从上世纪末至今,拉美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左翼力量在拉美崛起,左翼政党和组织在拉美十多个国家掌权;1998年12月委内瑞拉第五共和国运动查韦斯在大选中获胜,1999年2月上台执政,查韦斯的上台执政标志着左翼力量在拉美的崛起。到目前为止,拉美有十多个国家由左翼或中左翼掌权,如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厄瓜多尔、秘鲁、尼加拉瓜等。近年来,拉美各类政党对其主张作了重大调整,相互之间的分歧缩小,出现某种趋同现象,左、中、右政党结盟或多党联合执政的趋势在发展。

社会主义的古巴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011年4月,古共召开六大,劳尔·卡斯特罗接替菲德尔·卡斯特罗,当选为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正在“更新”经济社会模式。

拉美现有30多个共产党,有几十个左翼政党或组织。拉美左派重新崛起的标志之一,是圣保罗论坛的影响越来越大。1991年成立的圣保罗论坛是拉美地区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左派进步运动,它团结了一大批拉美左翼政党和组织。而且近些年来,圣保罗论坛一年一度的年会也广泛邀请世界其他地区的共产党和左派党参加。

目前,拉美国家正在继续探索新的政治模式,深化政治改革;各种政治力量将在拉美地区进行激烈的较量,拉美左翼力量将进一步壮大,社会党国际在拉美地区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但右翼传统政党不会轻易退出政治舞台。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拉美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地区政治体制相对巩固,地区国家发展理念务实,求稳定、促变革、谋发展的政治主张已成为地区主流。

二、拉丁美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拉美大多数国家从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 世纪30年代,所奉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是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20 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危机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二战后,拉美各国从零星地发展到普遍地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许多国家摆脱了传统经济的束缚,开始了大规模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建设。1950-1980年的30年间,拉美经济经历了一个相对较快的持续增长时期。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0年的396美元增至1980年的2 045美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拉美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先进的工业经济逐步过渡。一些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进入了新兴工业国的行列,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生产结构方面,工业取代了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17.5%,提高到1980年的23.8%。工业内部的生产结构也逐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在就业结构方面,出现了劳动力从传统的、生产率低下的经济部门向现代的、生产率较高的经济部门转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者在经济自立人口中的比重显著减少,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此外,在城乡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然而,拉美经济在取得较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显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次,一些国家过急、过快地扩大国有经济,国家对经济干预太多,造成公共开支不断增加,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赤字猛增,不少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亏本严重,生产下降,同时还影响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利益和积极性,造成投资下降、资本外流;第三,由于片面强调进口替代,国民经济的内向性愈益严重,从而使出口部门缺乏活力。由于国家对国内市场的长期保护,国民经济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减弱。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不少拉美国家不顾实际,实行负债发展经济战略,过分依靠借外债来发展经济。而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大量输出过剩资本,向拉美国家转移危机并获取高额利息,使拉美所欠外债总额迅速增长,从1975年的685亿美元增至1982年的3287.11亿美元。1982年,拉美偿债率高达41%;负债率(债务总额与同期出口总额的比率)高达331%。1982年8月,债务大国之一的墨西哥首先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紧接着,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先后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债务清偿危机。

上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发展停滞,整个80年代拉美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了1.2%,人均增长为-0.9%,使80年代对拉美来说成为“失去的十年”。

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自80年代中期起,拉美多数国家对本国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施以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外向型发展模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取消出口管制;减少或取消对外资的种种限制,全面开放资本市场,实现国民经济外向发展。尽管8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的调整并没有在发展速度上得到体现,但是,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是有成效的,它使拉美国家变更了发展模式,逐步从严重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为90年代及后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在“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下,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大多数拉美国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以贸易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进入90年代后,拉美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内容逐步包括稳定宏观经济、税收、劳工制度、养老金制度、金融自由化等各方面。拉美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实现由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使拉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1991-2000年拉美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2%,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赤字减少,经济结构和体制经历了改革。但是,也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如失业人数增加,贫富差异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拉美国家不断总结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继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今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模式。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4年至2011年,拉美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成为仅次于亚洲的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年均增长为4.3%。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12年降低到3.1%,2013年预计为2.5%。

拉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解决贫富差异悬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如巴西劳工党政府实施的“零饥饿计划”“家庭补助计划”等,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的“深入居民区”、“鲁滨逊计划”、“苏克雷计划”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民生逐渐改善。

1990年至2012年拉美的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贫困率从占总人口的48.4%下降到28.8%,2012年贫困人口为1.66亿人;同期,赤贫率从22.6%下降到11.4%,2012年拉美赤贫人口为6500万人。近年来,拉美的失业人口下降,城市公开失业率从2009年的8.4%下降到2012年的6.4%。最低工资逐渐提高,2012年拉美16个国家的最低工资增加了3.5%。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拉美中产阶级人数增加。最近十年,拉美中产阶级人数增长了50%,占人口总数的30%。

拉美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1970-2010年15岁以上拉美居民平均学龄从4.5年增加到7.8年,同期,14岁以上居民的文盲率从26%下降到8.3%。2009年拉美在册的大学生有2000万,占适龄青年的37%。然而,据联合国劳工组织统计,2008年拉美有18.5%的15岁至24岁的青年约2000万人既没有在学校学习,也没有参加工作④。

然而,拉美仍是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地区之一,拉美18个主要国家的平均基尼系数高达0.52。2011年,占总人口40%的穷人只占国民收入的15%,而10%的富人却占国民收入的15%⑤。

近年来,拉美社会冲突深化,抗议浪潮此起彼伏。2011年智利爆发大规模学生抗议活动。2013年,巴西爆发大规模民众抗议,导火线是公交费上涨;墨西哥爆发教师大规模抗议,反对教育改革;哥伦比亚爆发农民抗议。社会冲突和抗议趋于多样化,而对现状的不满的新兴中产阶级常常是抗议的主角。

三、拉丁美洲对外关系的发展

二战至上世纪6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执行同美国结盟和“单向依附”美国的政策。1959年1月初古巴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六七十年代,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拉美国家的对外独立性不断增长,对美国离心倾向逐步增长,在一些问题上同美国进行抗衡,开展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如70年代,拉美国家维护200海里海洋权,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达到了新的高潮,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进入新的阶段。大多数拉美国家开展“多元外交”。墨西哥总统埃切韦里亚积极倡导“第三世界主义”,强调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74年4-5月,在墨西哥等国推动下,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同年12月,第29届联大又通过了墨西哥倡议的、“77国集团”提出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草案。

上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趋于务实,独立自主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拉美国家先后成立了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支持集团、里约集团,促使中美洲5国在1987年8月达成中美洲和平协议,使中美洲实现和平。1984年6月,11个拉美国家组成了卡塔赫纳集团,谋求公正合理解决债务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格局加速调整,拉美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为拉美国家实施独立自主及多样化外交提供了机会和选择。拉美国家对拉美的外交日趋独立,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拉美地区一体化合作成为拉美国家外交的优先目标,并取得一定进展;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太平洋联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组织先后成立;拉美国家大力推动外交多元化,积极发展与欧盟、俄罗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等区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多边外交也成为拉美国家特别是巴西、墨西哥等大国提升国际地位、参与全球治理的外交手段。拉美国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拉美国家间政治分野、发展差异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地区一体化合作进一步呈现碎片化特征。领土争端、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国内政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对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外交构成一定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同中国的政治关系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先后出访拉美多国。拉美国家领导人也频繁访华。中国已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2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已与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08年11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明确中国对该地区政策目标,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中拉各领域合作的指导原则,推动中拉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全面发展。文件指出,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看待对拉关系,致力于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大幅增长。中拉贸易额2000年达125.96亿美元,到2012年,中拉贸易增至2612亿美元,创历史纪录。除贸易外,中国和拉美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从2003年的46.2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底的646亿美元。据美洲对话组织统计,自2005年至2012年2月,中国对拉美提供了750亿美元的贷款。与此同时,拉美对中国的投资也从2006年的1.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6亿美元。中拉人文交流日益扩大。中国已在14个拉美国家开设了32所孔子学院和10个孔子课堂。

拉丁美洲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陆,上述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表明,拉丁美洲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拉美的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贫困人口逐渐减少,中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外交关系日益多样化,中拉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说中所说的:“拉美发展得越好,对世界就越好,对中国也越好,” “当前,中拉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该登高望远、与时俱进,巩固传统友谊,加强全方位交往,提高合作水平,推动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⑥

注释

① 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2年6月28日。

② 习近平主席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7日。

③ 吴白乙主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第362页。

④ José Navarro Robles,Educación y desarrollo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Cuadernos Americanos,No.142,octubre-diciembre,2012:15-16

⑤ CEPAL,Panorama Social de America Latina,Santiago de Chile,Noviembre de 2012.

⑥ 《人民日报》2013年6月6日。

DevelopmentofLatinAmericanPolitics,EconomicSocietyandExternalRelations

XU Shi-che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7,China)

Since the 20th century,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economy while focusing on coordin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solving the problem of wealth disparity,implementing a ser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s,and have achieved some success with social and livelihood gradually improved.Along with economic growth,the number of Latin American middle class has increased and education has also mad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In recent years,most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foreign policy of allianc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ne-way dependence” has turned independent and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Since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Latin America’s political relation with China has been comprehensive,healthy and sustainable.

Latin America; Democratization; Import-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 New liberalism; China-Latin America relations

2013-09-11

徐世澄(1942-),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拉美系博士生导师,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

C912.15

A

1672-4860(2014)01-0001-06

注:本文是作者2013年10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全球化背景下拉丁美洲教育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拉丁美洲拉美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