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贸出口有必要进一步发展

2014-02-21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2期
关键词:贸易出口发展

李璐

沈丹阳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秘书局局长兼办公厅副主任

新时期中国国际商务合作可能呈现以下三个新的趋势,一是进入扩大开放的趋势;二是合作规模持续扩大趋势;三是更加多元、平衡、全面发展的趋势。

趋势一:扩大开放趋势

中国对外开放将更广更深更高,也就是开放的领域将更加宽广,开放的内容将更加深入,开放的角度看将更具备水平。由于中国对外开放将持续拓宽,中国国际商务合作的合作形式、合作区域、重点产业和合作对象等方面,都将得到新的拓展。随着中国与众多经贸伙伴签订自贸协定,以及积极推动贸易平衡,中国进出口进一步开放,进口关税将进一步降低,非关税类措施也将进一步减少。比如最近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月1日起,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逐步调整,有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基于退税国税率的年度进口产品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到65%。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领域的开放也将继续地扩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明确地释放出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信息。提出要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商务部也在研究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逐步实现对境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加强业务统计监测,既引导企业及个人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和商机,扩大对外投资,也帮助其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

与此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明确提出要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的风险。目前中国正在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开展投资协定谈判,正在和其他十多个国家进行自贸区或者区域经贸合作谈判。经过这个时期,中国企业毫无疑问将会更大范围地走出去。

从开放的企业看,过去开放主要是制造业,未来服务业和农业的开放也将成为重点。从开放的深度看,对外开放将更多地促进经济体制、法制建设、发展战略、合作模式等深层次的问题。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就是通过对外开放,开放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为全国深化改革积累新的经验。

随着对外开放广度拓宽,深度加深,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水平将更高。一方面国家将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机制的优势,要把对外开放与进一步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开放本身具备更高水平;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必然越来越看重实际的目标,要通过提高就业贡献,经济增长贡献,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趋势二:合作规模扩大趋势

“十五”时期,我国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5%。“十一五”时期这个增速降到57%,近两年已经转为个位数增长。虽然增长速度在逐步下降,但中国仍是全球主要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

2012年我国出口首次超过了2万亿美元,在全球占到了11.2%的份额。2013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就已经超过了2万亿美元。但我认为,我国外贸出口有必要进一步发展。据世贸组织秘书处的有关资料统计,英国1876年出口占全球18.9%,美国1921年达到了22.4%,都明显高于我国水平,这说明我们有进一步提高在全球外贸市场份额的空间。因此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出口仍将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并继续稳步提高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2012年我国进口达到了1.8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口势必还会进一步增大。预计未来5年,进口将达到10万亿美元,并将继续保持全球前两大市场份额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贸易迅速。2012年我国服务进口总额超过了47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6%,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0.8%,在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位置从2012年的第四位上升了一位,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居第三位。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预计将达到5200亿美元左右。尽管如此,我国服务贸易目前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不到11%,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25%,说明服务贸易也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政策的实施和服务贸易开放步伐的加快,预计今后几年,也将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时期。

利用外资方面,2013年1~10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2013年全年估计在1100亿美元以上,将连续第25年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投资国。

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度增长是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呈现的。“十一五”期间,对外投资是“十五”时期的7.6倍,年均增长34%,远远高于同期全球跨国直接投资8.4%的增长水平。但由于起步比较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到2012年底,累计金额是5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的10.2%,英国的26.4%,德国的34.4%,位居全球的第53位。因此可以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整个“十二五”的对外投资年均增长将在20%以上,未来五年对外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到“十二五”最后一年的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可望达到1200亿美元,并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对外投资国。

之所以做出中国对外投资将必须保持快速增长的判断是基于国内、国外两大因素的考虑,一方面,从国内角度看,有需求;另一方面,从国外看,2008年以来,世界各国对危机存在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流通放宽,部分欧美及新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与我国合作的意愿进一步的增强。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仅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实现境外纳税225亿美元,解决就业人数达到了88.8万人,中国企业走出去受到了欢迎。最近很多国家的元首,国家代表团到中国来,都是到中国来招商引资。endprint

趋势三:全面发展趋势

未来时期,中国国际商务合作将更加多元化,一是市场多元化;二是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三是发展领域的多元化。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引起了良好的成效。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占贸易总额的70%以上,对其他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仅占25%,逐步调整到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贸易各占半壁江山。而2013年前11个月,我们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已经只占出口总额的38.8%,这就有效地分散了国际市场的风险。但出口多元化也还有发展的空间,比如现在出口,在50多个国家我们占其市场的份额不到5%,与此同时,进口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同样还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中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分布广泛,但无论从具体投资国别还是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仍过于集中。比如2012年,我国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这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了600亿美元,占直接对外投资的3/4,其中对中国香港直接投资占比高达5%。从2013年前11个月的对外投资领域看,商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领域合计占448.5%,采矿业占22.4%,制造业不到10%。今后几年,我国在几乎成熟一些行业,比如轻工、纺织、家电、装备、化工、冶金、制造等领域,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将会大大降低。

我国对外投资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央企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个人都将是首要对外投资的主体。就平衡和全面发展而言,我国国际商务合作发展面临着推动进口和突破,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更好结合起来的需要平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以及扩大企业对外投资的要求来看,今后我国对外投资将会明显提速。

2012年,我国利用外资金额只比对外投资多了345亿美元,2013年前11个月对外投资仅比利用外资少253亿美元。未来五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有可能会超过利用外资。

总之,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际商务合作将坚持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扩大国内市场准入与开拓国际市场良性互动,深入参与全球化经济防范风险良性互动,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国际投资合作、经济技术合作,都将推动国际商务合作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形成创新驱动与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

中国国际商务合作将迎来一个充满商机并值得期待的明天。

(本文根据2013年12月18日《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3年版)》发布会暨国家风险管理论坛沈丹阳发言整理,系专家个人研究看法,不代表商务部和本刊立场。)endprint

猜你喜欢

贸易出口发展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贸易统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