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吗啡皮下持续泵入治疗晚期癌痛45例效果观察

2014-02-20程月芳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泵入吗啡癌痛

黄 梅,程月芳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224001)

吗啡皮下持续泵入治疗晚期癌痛45例效果观察

黄 梅,程月芳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224001)

目的:观察吗啡经皮下持续泵入在晚期癌痛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45例经皮下持续泵入输注吗啡镇痛,观察首次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KPS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45例用镇痛泵前评分4~10分,平均7.85分。用镇痛泵后评分为0~3分,平均1.57分,使用镇痛泵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镇痛效果:45例用药10~30min后疼痛开始逐渐缓解,平均22min,用药1~2天后疼痛明显缓解且渐趋稳定,其中完全缓解25例(55.6%),明显缓解18例(40.0%),总缓解率为95.6%。(3)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Karnofsky评分平均53.5分,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平均78.5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无Ⅲ~Ⅳ度病例。便秘24例(53.3%),恶心、呕吐6例(13.3%),排尿困难3例(6.67%),头昏、嗜睡2例(4.44%),未见明显呼吸抑制,无1例死于不良反应。结论:镇痛泵皮下持续泵入吗啡治疗癌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难治性癌痛的方法。

晚期癌痛;吗啡;输注泵;镇痛;视觉模拟评分

癌痛是晚期恶性肿瘤主要症状之一,约80%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癌痛[1]。吗啡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基本麻醉性镇痛治疗药物,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2]。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3]: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口服给药为首选给药途径,但晚期癌痛患者因为不能进食、恶心呕吐等原因,常常不能口服止痛药物。本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应用镇痛泵行吗啡皮下持续泵注控制难治性癌痛,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癌痛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8~78岁,中位年龄57岁。45例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肺癌16例,胃癌13例,结直肠癌7例,肝癌5例,乳腺癌2例,胰腺癌2例。重度疼痛37例,中度疼痛8例;均神志清楚,可清楚描述自身存在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均依照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治疗,疼痛难以控制。需改皮下用药的原因包括:(1)经口服等无创途径,每日吗啡300mg,疼痛评分仍3分以上;(2)因存在不能进食、腹泻、反复出汗等原因,导致无法采用口服、直肠给药、外贴等无创给药方式;(3)无创给药方式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直立性低血压、烦躁、妄想等。

1.2 方法 (1)给药方法:患者预先入皮下留置针,计算出24h吗啡使用总剂量(mg),将盐酸吗啡注射液稀释后加入镇痛泵,通过镇痛泵本身的弹性回缩力,使恒定浓度的吗啡缓慢而匀速地流出。为防止出现皮下硬结,需24~48小时后更换注射部位。患者治疗前24h口服吗啡总剂量1/3,即为第1日皮下注入总剂量。在第2天早上调整剂量,按第1日吗啡总剂量及疼痛控制程度,可增加25%~100%的24h泵入总剂量:疼痛评分7~10分,增加50%~100%;疼痛评分4~6分,增加25%~50%;疼痛评分1~3分,增加25%。(2)疼痛强度评估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强度[4]。具体方法如下:0级:0分,无痛;1级:1~3分,轻度疼痛,可耐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2级:4~6分,中度疼痛,不能耐受,睡眠受干扰;3级:7~10分,重度疼痛,强烈持续性疼痛,不能耐受,睡眠严重受干扰,可能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首次用药前进行VAS评分,用药后每日记录1次。(3)疗效评价:①镇痛效果评价标准(VAS法):完全缓解(CR):经止痛治疗后完全无痛;明显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到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干扰;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减轻。疼痛缓解率=(CR例数+PR例数)/总病例数。②生活质量(QOL)评价: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KPS(karnofsky)评分标准,对与疼痛相关的指标如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乐趣等变化进行自我评价。(4)不良反应: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抗肿瘤药物毒性分级标准观察。记录可能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头晕、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使用SPS16.0,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VAS评分 45例用镇痛泵前VAS评分4~10分,平均7.85分。用镇痛泵后VAS评分为0~3分,平均1.57分。使用镇痛泵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镇痛效果 45例用药10~30min后疼痛开始逐渐缓解,平均22min,用药1~2天后疼痛明显缓解且渐趋稳定,绝大部分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5例(55.6%),明显缓解18例(40.0%),总缓解率为95.6%,见表1。

表1 镇痛泵治疗后癌痛缓解程度比较(例,%)

2.3 生活质量评价 45例患者经吗啡注射液持续泵入治疗后,其癌痛有明显缓解。治疗前Karnofsky评分平均53.5分,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平均78.5分,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无Ⅲ~Ⅳ度病例。便秘24例(53.3%),通过多饮水、多进食丰富纤维食品膳食、使用缓泻剂等治疗可改善。恶心、呕吐6例(13.3%),止吐治疗后可缓解,随着吗啡使用时间的延长可缓慢自行缓解。排尿困难3例(6.67%),膀胱区温水按摩等方法可解决。头昏、嗜睡2例(4.44%),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步缓解。未见明显呼吸抑制。45例中无1例死于不良反应。

3 讨 论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5]。规范的疼痛治疗是规律、按时、无创给药,最佳给药途径为口服给药,不能或不愿口服者,可选择直肠或者外贴方式给药。但中重度疼痛患者往往合并不能进食、腹泻、反复出汗等症状,无创给药方式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留置针皮下持续泵入吗啡,短时间内即可显示疗效,数天内可将VAS评分控制在3分以下,镇痛有效率100%,与张谦[6]报道吗啡静脉泵入治疗癌痛的总有效率相同。镇痛泵皮下持续泵入可使吗啡的血药浓度维持在恒定的有效水平,并可及时调节剂量,取得稳定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未出现呼吸抑制等威胁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微量泵体积小,可随身携带,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但长期皮下持续泵入药物需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因系有创操作需在医院进行,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医疗费用及护士工作量。吗啡系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激动剂,可据个体止痛需要增加剂量,不存在天花板效应。皮下注射吸收迅速,一次给药镇痛作用可维持6 h[7]。

总之,使用止痛泵持续皮下泵入吗啡治疗晚期癌痛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无需反复注射给药,可有效缓解癌痛,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适合终末期不能无创给药住院患者的癌痛治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1]Davis MP,Walsh D.Epidemiology of cancer pain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poor pain control[J].Am J Hosp Palliat Care,2004,21(2):137-142.

[2]孙燕.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J].齐鲁肿瘤杂志,1997,4 (3):7-8.

[3]王雅杰,王宁.重视吗啡治疗癌痛病人的个体差异[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2):81-84.

[4]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7-334.

[5]李同度.新编恶性肿瘤诊疗规范·癌症疼痛控制与姑息治疗分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8.

[6]张谦.晚期癌痛患者持续静脉泵入吗啡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6,12(9):932.

[7]刘新民.实用临床治疗药典[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8.

R730.5

B

2014-10-10

1006-2440(2014)06-0652-02

猜你喜欢

泵入吗啡癌痛
勘误: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