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人本产权型、四主型与物本产权型
——人本产权论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历史形态研究

2014-02-12程言君

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本经济体制异化

程言君,徐 敏,程 昊

(1.江苏师范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院;江苏徐州 221116;2.中共徐州市委党校科研处,江苏徐州 221009;3.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精神,其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本文泛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同)。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审视我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发现还深深打着物力产权当家作主的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烙印,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产权术语表述)的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发展还处在半途中。①人力产权、物力产权是人本产权论——人力产权及其实现规律和历史形式理论的核心范畴对子,指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的要素产权和物的要素产权,只在注明特指物的要素产权时使用“资本产权”范畴。理由是“资本产权”范畴把人的要素产权与物的要素产权混为一谈,人、物不分内涵模糊,具有把人(无产者)贬为物的视人为物以物为本性质。同时,重新定义了人力产权范畴。认为人力产权是自然人基于经济社会主人客观本质和素养、能力应该拥有的保障生存直至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权利,包括微观自然属性权利(对自身人力的所有、占有、转让、使用、收益等权利)和宏观社会属性权利(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治理监督权等),有一定经济社会制度决定的自主和异化两种基本实现方式。所谓人力产权异化,指生产资料私有垄断制度下,无产者人力产权社会属性权利实现没有保障或完全被剥夺(如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被买卖的黑奴),自然属性权利实现成为异己的力量——因一无所有而不得不转让给垄断者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人力产权由异己力量而回归主体自主实现,即人力产权异化复归。人力产权异化复归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术语所说人民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人的异化复归历史形式。参见程言君:《深化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基础》(载《海派经济学》2012年第3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资本产权型到人力产权型》(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如何认识、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正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所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他还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2]从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致性看,强调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并界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特征,也就是强调建构和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可以说,习近平这一讲话精神,既强调了建构、发展中国特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命题的重大性质,又赋予其以坚持党的领导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内涵,对于建构、发展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意义重大。

一、人本产权型与物本产权型:现代市场体制的两种基本历史形态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肇始于西方,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尤其在新自由主义等物本产权论中,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即资本主义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普适性。但是,如果人本产权论若以人力产权当家作主还是以物力产权当家作主的历史本质为据来划分,则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人本产权型和物本产权型两种基本历史形态,在马克思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①马克思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即私有制“否定的否定”与人的异化复归共同实现规律。“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74页)这一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由异化到复归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5页)否定之否定历史过程。因为人的异化与私有制是社会分工的孪生子,“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同上,第167页)我国公有制确立而开始人民当家作主,是这一规律的当代历史形式。决定的“否定的否定”历史过程中前后相继,物本产权型不具有普适性。中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人本产权型而非物本产权型。

1.人本产权论与物本产权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基础

所谓人本产权论,简言之即人力产权及其实现规律和历史形式理论,详言之即研究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规律及其历史形式,旨在探索人力产权自主实现的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产权论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足当代制度建构,传承发展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及其历史形式研究,隶属马克思“资本论”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创新发展的后续研究,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乃至当代中外经济学研究焦点,由“资本论”向“人本论”转型嬗变的基本历史趋势,旨在为中国特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持和路径选择。

所谓物本产权论,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术语表述,简言之即物力产权实现为本理论,详言之即关于雇佣劳动关系制度及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利润至上导致人异化为物的奴隶的物力产权实现为本理论。物本产权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属于“拜物教”性质的利润或价值增值至上(金钱至上)产权理论,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当代物本产权论的典型代表,即基于私有制雇佣劳动关系视科斯为鼻祖②“科斯是西方产权理论的鼻祖。”卢栎仁.科斯与科斯理论[J].产权导刊,2009,(10).的新自由主义。大约三十年来,由于新自由主义成为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攫取全球财富的意识形态工具而一度风靡全球,近几年又因这场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而迅疾臭名昭著成为过街老鼠[3]。当然,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人本产权论的当代价值,同时也凸显了人本产权论的诞生不是学者书斋的主观想象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不存在既非人本又非物本的社会,决定了“普世价值”产权理论的不可能。冠以“普世价值”的产权论其实质是物本产权论,奠定的是资本主义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人本产权论取代物本产权论,显示了社会主义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基础的历史必然性,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的规律,以及由其决定的人类由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时代的基本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物本制度趋于消亡的必然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2013年,至少已有两个权威性例证表明正在渐成全球共识。一是世界体系理论创始人沃勒斯坦的结论。他说:“在全球社会剧变的当今时代,我们正见证资本主义的最后表演”,“资本主义可能很快要崩溃”[4]。二是瑞典达沃斯论坛成为“抨击资本主义的论坛”,“资本主义终结”论成为大会焦点,一改欧美共商巩固发展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大计已维持40年的基调,并很快弥漫全球学界、政界、舆论界[5]。

2.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范畴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指以公主私辅型①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公有单一型”、“公主私辅型”和“公优私衰型”三种历史形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公主私辅型”是当前形态,其前身即改革开放前的“公有单一型”。“公主私辅型”将来要发展为公有经济优越性充分发挥,非公经济趋于衰亡的“公优私衰型”。参见程言君.坚持和完善“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的时代内涵[J].管理学刊,2012,(4);程言君.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建构发展的四座里程碑[J].探索,2012,(5).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基础,以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为基本特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人本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所谓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指以私有制雇佣劳动关系为根本基础,以物力产权当家作主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物力产权即利润为宗旨的物本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前者亦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称应为社会主义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后者亦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称应为资本主义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型)、资本主义(型)称谓,是基于社会性质的称谓,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是基于人的发展性质的称谓,两者全称称谓是基于社会性质和人的发展性质的综合称谓。

3.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别具历史和时代内涵

毋庸置疑,作为经济学范畴,社会主义型、资本主义型与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可以同时并用,都足以表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本质是人力产权当家作主而以人为本,还是物力产权当家作主而以物为本。但这并不是说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没有多大意义,相对于社会主义型和资本主义型称谓而言别具深层时代和历史内涵,其意义应不容小觑。

在表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本质静态性质层面,即在表达马克思人的异化复归规律层面,人本产权型称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力产权当家作主而旨在人的异化复归的人本历史本质,物本产权型称谓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力产权当家作主导致人异化为物的奴隶的物本历史本质,都表达得更为直接充分、一目了然,且具备直接显示经济体制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是异化还是复归)的功能。

在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趋势动态方向层面,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对于人的异化复归性质的突出表达,更加深刻、准确、鲜明地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升华的必然历史趋势,体现了当代乃至未来社会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基本历史趋向,具有显示乃至实现定位经济体制历史地位的功能。

在经济学静态性质和动态创新层面,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更清晰深刻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为本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物为本的根本分野,以及经济学研究焦点由物本论向人本论转型的历史方向。若再考虑到可以使人力资本产权等物本产权论的范畴,难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本产权论范畴体系中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其完善乃至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体系和深化原理研究的意义[6],就更加充分地凸显出来了。

二、四主型与人本产权型:中国特色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互补科学称谓

无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本产权型而非物本产权型。也无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深深打着物本产权型烙印。更无疑,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借鉴人类发展经验精华过程中,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潮的干扰异化,以致发生套搬西方基于私有制雇佣劳动关系的物本产权型模式的现象[7],虽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这种套搬没有根本改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四主型”特征[8],具有了人力产权自主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历史本质。因而,可称为“类人本产权型”,属于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升华过渡形态或称之为派生形态。当然,这也是物本产权型、人本产权型被称之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历史形态的原因。

所谓“四主型”,即公有主体型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多方位开放制度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四主型”特征界定,是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的科学概括,也是他继“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①“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和“公平与效率互促同向变动假设”。参见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1).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又一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理论贡献。

当然,“四主型”与“人本产权型”两种称谓,不是指两种模式或两种性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从不同视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互补性质的相辅相成的科学称谓。“四主型”是基于社会发展视野,就社会性质而言的体制特征;“人本产权型”是基于人的发展视野,就人本性质而言的体制特征。因而可以说,“四主型”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特征表述,“人本产权型”是“四主型”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本特征表述,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可以从“异曲”和“同工”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

所谓“异曲”,即因视野不同而在表述上体现的差异。“四主型”从社会制度外观表述人类异化复归地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态结构特征,相对于“人本产权型”表达人的发展规律的直接性而言略显间接,也更具手段性质。“人本产权型”从社会制度内核表述人类异化复归地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体制宗旨本质特征,相对于“四主型”表达人的发展规律的间接性而言更显直接,也更具目的性质。

所谓“同工”,即两种表述的内在有机统一性。这种内在有机统一性可以概括为“四个依赖”:公有主体型多种类产权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产权制度依赖,劳动主体性多要素分配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动力机制依赖,国家主导型多结构市场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内经济舞台依赖,自力主导性多方位开放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际经济舞台依赖。

具体来说,“公有主体型多种类产权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产权制度依赖”,指前者为后者奠定了人力产权异化复归—人的异化复归的基本产权制度基础。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建立在私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因为私有垄断经济主体型产权制度及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人民群众处于“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②马克思说:“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8.的异化状态,其经济体制,只能是物本产权型。

“劳动主体性多要素分配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动力机制依赖”,指按劳主体型分配制度,即按劳、按人力产权和按物力产权要素有机结合,以按劳和按人力产权为主、按资为辅分配制度,[9]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利益差别的广泛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现阶段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性质,也决定了只有按劳、按人力产权为主的以人为本的分配制度,才能充分调动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劳动主体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促进共同富裕”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优越性所在。反之,如果以按资为主的、以物为本的分配制度,主要为调动资本的积极性,那就体现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10]马克思这一观点的当代价值不容忽视,这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于人类发展的基本结论。

“国家主导型多结构市场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内经济舞台依赖”,指政府宏观科学调控与市场微观决定有机统一的资源优化配置制度体系,既为人力产权自主实现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就业、投资、创业的公平有序的优胜劣汰竞争舞台,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为生活消费的多样化或丰富多彩提供了更为充分的选择机会。包括近期这场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内的历次经济危机都一再证明,新自由主义全盘私有化、一切市场化、极端自由化,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因而,当下全面深化改革恰当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警惕新自由主义的干扰误导,宏观管住、管好市场环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微观放开、放活,使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创造力为基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使国家主导型多结构市场制度更加完善、成熟。

“自力主导性多方位开放制度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际经济舞台依赖”,是指生产力国际化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相应体现了人力产权的充分实现离不开国际经济舞台这一客观现实。例如出国留学成为许多人全面发展权实现途径之一等等。当然,这里必须强调“自力主导”的重要性。这种强调,既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又因为国际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国际垄断资本的喋血本性,所决定的“只可以利用不可以依靠”的性质,更因为现实中的“遏制”的原因。当然,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原则,说到底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历史本质和发展历史方向的对立性质所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四主型”与“人本产权型”两种称谓的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性质,如果从经济体制制度体系内在结构视角解读,还可以解释为:“四主型”体制特征标志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四个层面(产权、市场、分配和开放)体系的内在结构,人本产权型体制特征标志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力产权实现两个层面(微观和宏观人力产权实现)制度体系的内在结构。①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是微观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与宏观人本产权型制度体系的有机统一。宏观人本产权型制度体系,指由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实现制度,所构成的多层面制度系统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参见程言君.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资本产权型到人力产权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

“四主型”与“人本产权型”两种科学表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结构和历史本质的揭示,深化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为当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路径选择。如果由此看全面深化改革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基础的基本路向,就是以“四主型”的“主体”、“主导”为指向和统领,以人力产权实现制度建构发展为宗旨和抓手,不失时机地建构发展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本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以人为本优越性[11]。

三、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规律基础的深层内涵

上述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实际上,也就是基于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发展一般规律源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表现为社会五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以“否定的否定”方式演进升华,外延内容还包括“两个决不会”和“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性形式”[12]等等。“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人自身”[13],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最终都要表现为人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的异化的复归。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发展一般规律就是人类异化复归规律。为了突出人类发展一般规律的人的异化复归内涵,并揭示其“否定的否定”历史过程,故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简称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

当然,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理论由哲学抽象转化为现实社会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不到百年,应属于这一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由此看苏东剧变,可以说既偶然于西方“和平演变”,又必然于新事物诞生发展的曲折规律。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高速增长对当今世界的广泛影响,这场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的再次敲响,还有马克思热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西方再兴起,2013年瑞典达沃斯论坛成为“抨击资本主义的论坛”,等等,都充分证明了苏东剧变的历史相悖性和马克思当年关于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的论断的正确性[14],以及新自由主义等物本产权论为人本产权论取而代之的必然性。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虽然人本产权论也许称不上伟大的理论,但其应运而生的重大时代价值可以这样肯定:打通了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理论由哲学抽象到现代产权制度转化的咽喉要道,为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本产权论对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规律的揭示,基于人力产权权利体系对现代市场体制基本架构和建构路向的勾勒[15],之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复归理论由哲学抽象到现代产权制度转化“咽喉要道”的打通性质,如马克思在创立劳动异化理论时曾欣喜地指出的那样:这是“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根源的钥匙”[16],“使至今没有解决的各种矛盾立刻得到阐明”[17]。马克思运用这把“钥匙”对共产主义进行了阐明,即:“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并指出,这是“历史之谜的解答”[17](185~186)。人本产权论传承发展马克思的研究结论,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变迁历史过程研究的“历史之谜的解答”,即人本产权型取代物本产权型。

人本产权型取代物本产权型,是人类发展一般规律作用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的历史形式和历史过程。所谓合规律性,即合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谓合目的性,即表现为人力产权自主实现的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而人民当家作主和自由全面发展目的。人本产权论及其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所以优越,所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所以或迟或早地赢得学界、政界和社会各界共识而见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其最为根本的深层规律和基础就在这里,虽然尚需假以时日;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上溯新中国60多年的历程,所以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最为根本的深层规律和基础亦在这里,虽然依然任重道远。

建构、发展中国特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当家作主来保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6.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28.

[3]陆文强.剥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面纱[J].求是,2014,(6).

[4](美)格雷戈瑞·威廉姆斯.沃勒斯坦:资本主义可能很快要崩溃[J].杨智译.国外理论动态,2014,(4).

[5]卫建林.危机后还是后危机[J].红旗文稿,2013,(16).

[6]程言君,汪冰.人力产权范畴研究之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创新的意义,探索,2013,(5).

[7]程言君等.正本清源: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和舆论基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4).

[8]程恩富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74-577.

[9]程言君.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必定路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6).

[10]程恩富,刘宁宁.《资本论》总以新的方式登上世界舞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1-24.

[11]程言君,程昊.中国特色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R].程恩富.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4)[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4.

[15]程言君:深化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基础[J].海派经济学,2012,(3).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9.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半月谈,2013,(22).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程恩富.程恩富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1]杨圣明,程言君.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二次战略抉择[J].管理学刊,2011,(4).

猜你喜欢

人本经济体制异化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人本计算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八戒审猪
论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