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014-02-10马红梅

天津护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无菌器械供应

王 钧 马红梅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整体建设,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现代化、信息化医院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医院每个临床科室都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具有工作量大、器材设备种类繁多,无菌要求高等特点。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信息化的管理,通过条形码对无菌物品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监控每一批消毒物品的灭菌质量,不仅使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减少护士工作量,还可做到无纸化作业,提高规范化理念,降低医院成本等,对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起到极大作用。

1 信息化追溯系统简介

信息化追溯系统,是通过条码技术为追踪到无菌物品在生产、处理、使用、回收等每一流通环节的详细情况而设计的一套专家系统。条形码是一种信息的记录方式。条形码技术系统包括:“临床科室管理”、“回收管理”、“打包管理”、“灭菌管理”、“监测管理”、“发放管理”、“追溯管理”、“护士长管理”等子系统,临床科室通过网上申请物品,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工号进入该信息系统,根据需求灵活选取需要的子系统模块,各区域能准确的通过电脑信息了解发生的最新信息,使各区域的工作人员能准确的依靠信息进行各自的工作,保证工作流程的正确进行。通过使用条形码技术,对重复医疗器械的全流程管理从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过程实现全面追溯,并且与清洗机、灭菌器等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完全集成,设备的运行数据全部保存在追溯系统中,随时查询分析,及时了解无菌包的位置和状态,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以确保质量安全。

2 现状分析

2.1 国内现状分析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00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消毒不严格引起的[1]。每年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在4万件以上[2]。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之一,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对于贯穿医护过程的医疗器材消毒灭菌控制管理相对欠缺。传统的人工记录数据方式,不能充分体现实时性和准确性,缺乏重现性和系统性,手术器械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追踪其流程信息以及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以达到法律证据和程序的要求。面对法律、法规更加完善的社会环境和医疗事故处理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医疗管理环境,消毒灭菌部门管理的数据化、文档化薄弱,不能提供全面可靠的质量证据[3]。同时,消毒供应室管理全院医疗器械的配备工作,存在如何科学的管理器械使用,缩短备包放置周期,提高器械使用率,降低器械损耗,节约医院器械成本[4]的问题。信息化管理可使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有效地补偿实际物流的调节功能,是优化现有医疗资源,提高设备使用率,巩固医院整体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手段[5]。目前,国内一些中心供应室虽然具备了先进的设备、专业的技术力量和科学的工作流程,但信息处理技术却明显滞后,尚无成熟的信息管理软件,国内RPID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应用方面寥寥无几。国内也仅有几家大医院在使用RFID、形码技术进行无菌手术器械包的管理,但它的RFID应用系统还局限于局部孤立的供应室应用,没有实现消毒设备业务数据与HIS无缝连接,未完全实现移动化和无纸化护理。通过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实现对各个流程管理细节进行数据监控已成为消毒供应中心更新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由之路。

2.2 国外现状分析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医院中,将工业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运用到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链管理中,采用先进的RPID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等,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如通过电脑联网进行沟通,配备自动搬运系统,自动保管传输系统或机器人操作系统,英国的LEEDS等医院采用条形码扫描计算机管理,在欧洲还要将器械刻上条形码通过扫描计算机管理实现可追溯等等。国外成熟的应用二维码信息技术,使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在器械的回收、清点、包装等环节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极大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也维护了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使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更具细节化[2]。消毒供应中心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医院的感染质量追溯提供有效科学的依据。追溯系统运用条形码技术通过对每件器械、每个环节及其人员的行为进行编码、扫描[6]。对物品生产、供应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一切可采集的参数和信息即时记录分析,加强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各环节的质量监控[7]。

3 应用效果

3.1 改变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过程 目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中,大部分是手工记录,难免造成录入偏差,甚至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记录文字丢失,没有形成系统性管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工作人员的操作及设备交接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记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管理中,不仅优化了管理过程,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8]。由单纯的经验管理向基于数据事实分析的科学管理转变。为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参考,为医院感染质量追溯提供有效科学的依据。

3.2 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应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使操作简单、便捷,减少了靠手工操作的事务性工作,控制了手工操作的差错率[9]。各种详细领物清单及收取的各种消毒费用等一目了然,快速、准确、无错漏。采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辅助支持,避免了器械回收时人工抄写发生的错误,采用2人同时回收,缩短了回收时间,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后单次回收器械平均所需时间分别为(75.12 4±2.35)min、(35.38±1.79)min[10],争取了大量时间更多地应用于器械预清洁和手工清洗流程上,同时也缩短了器械处理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确保器械有效处理及时返回科室。实施信息化管理后较实施前器械清洁率有所提高,器械混淆、丢失率及发放错误率均有所下降。有效克服了人为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实现跨区操作,切断感染传播途径 应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避免了发物单不洁的老问题,再生物品器械回收、认领、发放及一次性物品发放都通过计算机操作,切断了污染物品清单由污染区逆转到无菌区的可能通道,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11]。各区域能准确地通过电脑信息了解发生的最新信息,真正实现了物流的单向流动,洁、污分流,无交叉不逆行,切断了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3.4 实现可追溯性 追溯系统可以实时记录真实可靠的数据,为处理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提供完整、可靠的司法证据[12]。记录内容包括:“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每一个环节都留有记录信息。当某一医疗器械的清洗或灭菌质量存在问题时,通过追溯历史记录功能查找同批次灭菌的其他器械的所在科室,及时追回问题批次的其他物品,实现了器械清洗、消毒、发放、使用与过程质量管理相融合,确保质量,实现了可追溯管理。

3.5 有效控制成本 各科室可以查看任何阶段的成本费用,达到各科室之间信息通畅,数据共享,以便于控制治疗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计算机管理应用于经济成本核算基本做到了以最佳成本效益进行物品管理,每月末,系统可按需要生成各类报表,为医院经费核算与购物计划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13]。在库存管理上,系统可根据设定自动预警将要失效的库存无菌包,督促无菌物品发放阶段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降低成本[14]。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了器械使用率,降低了医院器械成本[15]。

3.6 提高服务质量和临床科室满意度 应用信息化管理,避免了护士工作的随意性,有效约束和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使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按标准化进行,提高了消毒灭菌的专业化水平,将消毒链中负面因素降到最低,由于能及时、准确地满足临床需要,在对临床科室进行满意度调查时,普遍赞赏或肯定计算机化管理[16]。同时与临床沟通更加顺畅,增加了彼此信任度,及时、准确地满足临床需要。

3.7 增加工作透明度,完善绩效考核 根据各岗位工作设置的技术难度、责任风险度、工作量大小情况进行各岗位评估,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质控考核及临床科室满意度情况形成个人绩效分值,从而确定各岗人员绩效考核系数。通过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系统,实现对科室、岗位及个人年、季、月、日工作量、设备使用及绩效考核系数统计,使工作量化考核成为可能,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增加工作透明度,明确责任人,为管理者对工作人员量化考核带来依据。供应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医院数字化建设,推行目标责任制和绩教考核制奠定基础[17]。

3.8 加大了质量管理的现场控制 管理人员可动态观察无菌包状态,及时了解无菌包在每个环节的分布情况和状态,实时监控评估整体质量,随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调节现场控制力度,加大现场实时控制的有效性,使物品的消毒过程得到有效监控,避免了护士工作的随意性,并为管理人员认定人员责任带来依据[14]。

3.9 及时召回不合格物品 当发现有不合格灭菌物品时,第一时间查找与不合格物品同一批次灭菌的所有灭菌包的归属情况。通过扫描不合格灭菌包条形码,系统将列出所有不合格灭菌包,如果灭菌包已经发放至临床科室,按照物品召回制度立即通知灭菌包所在科室停止使用,立即召回。通过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召回再处理,最大限度避免差错的发生[14]。

4 小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式的要求,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计算机管理的优越性[16]。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无菌物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将负面因素降到最低,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无菌物品供应链的质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与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提高病人的医疗安全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了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和信息化管理,它使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按标准化进行,提高了消毒灭菌的专业化水平,为医院高质量服务提供了保障[18]。

〔1〕李磊.基于RFID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2):106-108.

〔2〕吴晓斌.基于二维码信息技术对再生器械质量控制的实现[J].科学与财富,2012,(4):145.

〔3〕任伍爱.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追溯系统[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9-20.

〔4〕金瓯,曹世华,章笠中,等.基于条码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J].中国数字医学,2010,5(9):41-43.

〔5〕汪洋,李华,宋艳玲,等.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62-64.

〔6〕石兰萍,杨楚威,王继梅.手术器械跟踪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66-67.

〔7〕王雪晖,钱蓓健.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全程跟踪与追溯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2):532-533.

〔8〕林天华,刘承军.浅谈计算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运用[J].医疗装备,2009,22(4):43-44.

〔9〕王华生,徐然,梁树森,等.RFID信息管理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23-825.

〔10〕张献珍,魏娟,江千舟,等.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前后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8):494-495.

〔11〕王钰兰.供应室信息追溯系统的应用[J].Modem Practical Medicine,2011,23(6):714.

〔12〕孙颖.手术器械消毒过程中条形码技术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55-56.

〔13〕钟雪萍.计算机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5):130.

〔14〕喻船丽,刘于,叶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2):3260-3261.

〔15〕赵文颖,刘学英,刘素哲.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15-16.

〔16〕王淑英.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403-404.

〔17〕付冰.医院绩效评价指标考核体系的探讨与实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59-60.

〔18〕黎建青.腔镜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0,8(6):1471.

猜你喜欢

无菌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