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椎穴,肺俞穴推拿联合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2014-02-10李毓红

天津护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椎穴俞穴肺部

李毓红

(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肺炎,主要表现以刺激性干咳,咳嗽有痰,继而气促,呼吸频率增加,部分可见鼻翼扇动为主要特征,肺部听诊可闻干湿啰音,肺部检查多显示肺纹理增粗,严重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和口服给药。静脉给药患儿依从性低,费用高;而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加之药物本身及药物经胃肠所产生的副作用反应,致免疫力低下,病情反复常拖延不愈,所以中药外治疗法日益受到重视[1]。我院自2011年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椎穴、肺俞穴穴位推拿联合敷贴远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7个月~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咳嗽有痰,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部分患儿气促,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部阴影增浓,本组病例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药物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止咳祛痰选用甘草合剂,克感利咽口服液等。痰液粘稠者采用雾化吸入,气喘者配合普米克令舒,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雾化吸入以化痰平喘,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椎穴、肺俞穴推拿,并结合穴位敷贴远红外止咳贴。穴位推拿由护士实施具体操作并对家属进行大椎穴、肺俞穴的推拿和药物敷贴知识培训指导,回家后由家属继续实施,7天为1个疗程。经治疗与护理,本组26例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肺部检查无异常),13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呼吸音粗糙),1例好转(咳嗽,咳痰减轻,肺部可闻及散在干啰音),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00%和65%。

2 推拿与止咳贴敷贴操作方法

2.1 取穴 参照张增敏[2]《黄帝内经》腧穴考析中的穴位定位,大椎穴颈背部,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两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傍各一寸五分。

2.2 操作方法 患儿取俯卧位,推拿操由按法和揉法组成复合手法,大椎、两侧肺俞穴按操用双拇指腹按压穴位,垂直下压,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肌固定于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擦动,擦动幅度由小渐大,擦动力度由轻渐重,擦动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揉操先用单手拇指揉大椎穴,沿穴位作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每次按压30秒,后用双手拇指以同样指法同揉双侧肺俞穴,操作宜于饭前或饭后1小时进行,早晚各1次,晚上穴位推拿后敷贴远红外止咳贴,时间为6~8h。7天为1个疗程。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病程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加之患儿对打针,吃药等治疗的措施的恐惧,致哭闹不安,难以配合治疗。家长也会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对治疗怀疑与不信任。或迫切希望病情能够尽快得到缓解或痊愈。护理人员耐心向患儿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用肯定的语言告诉家长穴位推拿操联合敷贴止咳贴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和好处,持续性是痊愈的关键所在。并请成功病例家长现身说法,消除家长的疑虑,使主动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信心。其中有19例家长对此治疗方案持怀疑态度或半途而废,经解释和教育,最后全部家长都能配合并坚持治疗至痊愈。

3.2 穴位推拿的护理 穴位推拿是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推拿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洛,调整人体机能,袪邪扶正的目的。中医的推拿手法,具有调理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王清[3]等研究推拿膻中,肺俞等穴位,有效缓解儿童支气管肺炎症状,有效率达94.3%。中医学认为,大椎穴属督脉,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主治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呕吐、感冒等症。肺俞穴为肺脏的背俞穴,为肺脉经气转俞之所,故成为治疗呼吸疾病的要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的一些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辛金铭[4]等研究认为揉大椎穴能清热、兼能祛风解表治咳喘,按揉肺俞穴能宣肺平喘止咳化痰。穴位推拿由资深护士操作,先按操后揉操,操作者应态度和蔼,细心耐心,取穴准确,操作前洗手,修剪指甲,以免操作中划伤患儿,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恐惧感。推拿力度适中,柔和平稳,以患儿能耐受为宜,避免使用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刺激性手法。本组8例家长误认为加重推拿力度会增强效果,致患儿对推拿操十分抗拒,难以配合,予对家长讲解后取消误解,使患儿乐于接受治疗。为了防止擦伤皮肤和提高疗效,在推拿时必须在推拿部位上抹一层婴儿油,以起到润滑皮肤,增强手法的作用。皮肤如有疮疡,破损出血等情况,不宜进行推拿。护士实施具体操作同时向家属教授穴位的准确定位和按操揉操相关知识。嘱家属回家后每日早晚坚持穴位推拿,强调坚持穴位推拿是痊愈的关键所在,护士制作穴位推拿计划表和效果改善评估表,每隔日由护士电话随访1次,详细询问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记录。

3.3 穴位敷贴远红外止咳贴的护理 中药穴位的贴敷疗法,是指将膏药或用各种液体调和药末而成的糊状制剂,贴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5]。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保健治疗作用已被证实,并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6]。本组病例采用的远红外止咳贴运用远红外缓释原理,经透皮吸收,持续刺激穴位,达到加速血液循环,清肺化痰,修复受损呼吸道黏膜的作用。本组病例敷贴疗法是晚上进行穴位推拿后,将远红外止咳贴敷贴于大椎穴,两肺俞穴皮肤表面,时间是6~8h,疗程7天。每隔日由护士电话随访1次,详细询问敷贴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记录。敷贴前向家长说明穴位敷贴的有关知识,解释敷贴药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正常可出现潮红,灼热感,异物感,可不用处理。如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等现象,属于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本组有1例患儿敷贴局部出现小水疱,予外涂烧伤膏后缓解。敷贴期间避免患儿剧烈运动,防止移位或脱落。敷贴后如有皮肤瘙痒,强烈的灼热感等情况,可减少敷贴时间,禁止抓挠。撕落药膏时,可用温水浸湿后撕下,以免因药膏粘性太强,强行撕落致皮肤破损,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敷贴后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现象,提前向家长说明。治疗期间叮嘱家长勿予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小结

中医的穴位推拿疗法和敷贴疗法,具有调理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推拿配合远红外止咳帖敷贴大椎穴,两肺俞穴可产生协调作用,药物不但可通过腑穴,肌肤,孔窍等处吸收,经穴位随经脉的循行,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穴位,还可激发经络功能,调节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机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有效缓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通过穴位推拿配合敷贴药物治疗儿童肺系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法简便宜行,无痛苦,患儿乐于接受,安全稳妥,副作用少,疗效迅速。同时通过操作过程的宣教,寓教于操作,便于患儿家属切实感受观察加中医穴位治疗在防病治疗方面的效果和好处,增强治疗的信心,适宜于在基层医院的推广使用。

〔1〕陶然,张玉英.“红外止咳贴”外敷辅助治疗小儿咳喘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6):57.

〔2〕张增敏.《黄帝内经》腧穴考析[J].中医药通报,2004,10(5):17-21.

〔3〕王清.两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47-48.

〔4〕辛金铭,史存娥,姜旭光.推拿胸背部穴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8,26(10):116-117.

〔5〕周炜,王丽平,张树源.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炙,2006,26(12):899-903.

〔6〕孟玲珍.远红外线理疗仪应用于延期愈合伤口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125.

猜你喜欢

大椎穴俞穴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拔罐治疗脂肪肝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