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男性护理工作者择业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2014-02-10汪安娜靳英辉

天津护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男护生男护士护士

帅 婷 汪安娜 孙 鑫 吴 迪 靳英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193)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男性护理工作者由于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较女性护理工作者占很大优势,从而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男护士在护理领域尚属凤毛麟角。从我国目前的护理专业招生情况来看,仍是女护生生源充足,男护生短缺。同时由于传统观念、工资待遇、自身家庭等因素影响了男性护理工作者的择业价值观,导致我国临床大量男护士从一线流失。基于这些背景,笔者从社会、职业、自身因素等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男性护理人员择业价值观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1 影响男性护理工作者择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

1.1 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工作应该是耐心细致的女性的专利,男性从事这个工作则被认为没前途或无能[1]。从事护理专业教育工作的孙淳教授[2]分析,患者和医疗机构对护理行业本身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性护理工作者的短缺。时至今日,很多人依旧认为护理是一项伺候人的照顾性工作[3]。

1.2 职业因素

1.2.1 国内外职业发展前景对比 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在美国,护士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4];在澳洲,护士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就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4]。在我国护士的社会地位总体比较低,工资待遇不高,护理岗位的分工不明确,致使国内男护士所占护士注册比率远低于国外。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男护士注册率仅占护理总数的1.0%[5]。虽然我国男护士所占比例较少,但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男护士的自身优势日渐突出,护理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男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4]。

1.2.2 护理教育 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相对缓慢,护理教育的学历及学术地位较其他学科有一定差距,这种欠发达的状况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从事护理职业的热情[6]。有研究指出,作为高级护理人才的本科毕业护士,在与中专毕业护士同样的工作内容和对医生从属地位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屈才感和自卑感[7]。而男护士的这种心理则更加明显。高学历的男护士认为临床工作中一些琐碎的日常护理体现不出他们的高学历优势,觉得护理工作缺乏成就感,易产生离职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护生生源的紧张[8]。

目前传统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特点是以培养女性护生为主,这使原有的教育无法充分适应男护生的发展。有调查表明,超过80%的男护士认为要加强男护士的教学特色,在男护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上,应适当增加急救护理、康复护理、精神病护理和外科手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他们能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9]。

1.3 职业认同

1.3.1 主观方面 一些男生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看好其就业形势,并非热爱护理职业[10]。熊亚芬[11]等调查显示,本科男护生专业思想认识总体较低,在填报志愿时仅有14.08%的人由于个人兴趣报考护理专业,67.61%的学生选择毕业后改行或者从事护理相关行业。在校期间,男护生的职业心态极不稳定,甚至部分男生对护理专业的消极情感在护理教育的初始就已经产生,并考虑筹备自己的第二职业[12]。

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并没有进行专业的职业认同教育,且临床实践一方面使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期望值降低,另一方面使其职业角色认同在理念上与实际操作可行性上有落差、脱节现象,以致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定位不清晰[13,14]。周林华[15]等调查显示,49.35%的男护生认为护士充当医生的助手,37.66%认为护士是打针送药技术含量低的职业。他们对自身角色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认为简单而琐碎的护理工作没有多大的科研意义。

不仅男护生的职业认同度偏低,就连大部分在职男护士也反映对专业不了解,对职业缺乏认识[16]。就业后,由于在医院被重视程度低,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得不到体现和个人需要未得到满足,导致本科男护士产生了离职意愿[1]。

1.3.2 客观方面 曹岚[17]等调查显示,11.4%的患者和家属表示轻视男护士,16.8%不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护理。而赵明珠[18]等人的研究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调查显示女性患者中有64.41%表示可以接受男护士,但护理时必须不涉及隐私部位,其余的则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认为男护士只能护理男性患者;男性患者中有81.25%表示可以接受男护士,其余的认为男护士不如女护士耐心细致,如果可以选择仍首选女护士。

此外,不同病区的患者对男护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王佳璐[19]对病区患者的调查问卷显示,急诊科、普外科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占73%,而妇科、产科、儿科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基本为零。虽然患者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但年龄大或学历低的患者对男护士的认可度普遍较低[20]。可见,社会大众对男护士的职业认同度普遍较低,其中大部分患者和家属对男护士有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男护士的职业认同。

1.3.3 职业发展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医疗单位都急需男护士,部分男患者在涉及隐私的护理操作上希望得到男护士的护理,医护人员也希望在进行某些护理工作时分性别服务[21]。同时,社会需求量大、人才紧缺的状况从侧面反映出男性比女性有更大的职业发展前景。

事实上,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以及岗位分配等都限制了男性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虽然男护士有生理上的优势,比女护士更加适合急诊室、手术室、精神科等部门的工作,但医院更多的是普通病房,面对更多的是普通患者,这不得不使男护士考虑到职业发展的局限性[16]。此外,护士在进修、深造、晋升等方面也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使得护士对工作满意度下降[22]。而医院的制度和体制还有待完善,缺乏针对男护士的相应培养计划,不够重视男护士的职业生涯管理。同时,护理管理者在男护士的职业发展方面的支持不足,管理理念需要转变,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23]。

1.4 自身因素

1.4.1 性格特点 男性具有理性思维、逻辑性强,遇事冷静沉着、处事果断,独立性强、依赖性小,富有创造性、竞争意识强以及善于接受新事物等优点[24]。其中部分性格优点与护理工作的机械重复性、细致性相冲突。而部分男性护理工作者的粗心,操作时的动作深浅度把握不当,缺乏耐心,控制欲强等性格特点也影响其对于护理职业角色的适应。

1.4.2 角色敏感 社会大众已经对女性化的护理行业形成了一套既定的角色行为模式[2],而男护士作为护士中的特殊群体,势必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更多的压力,使其对自身角色敏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研究、工作的主动性下降。曾有研究对某校63名男护士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正在工作的占10.91%,转行占49.27%,其他为考研、创业等,男护士离职倾向要高于女护士[25]。从进入学校到工作后,男护生始终生活在以女性为主导的环境中以及大多数媒体宣传都以女性为主,长此以往有被女性同化的危险[26]。

1.4.3 家庭因素 男护士面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甚至觉得男生从事护理职业没作为,这些都很大程度的增加了男护士的从业压力,促使其产生离职意愿。此外男护士在寻找配偶时,因薪酬少、生活节奏紊乱、无法全面照顾家庭等客观现实而遭到拒绝。据调查,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即工作家庭冲突越高离职意愿越明显[27]。这些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都使男护士在择业时持有慎重态度。

2 对策

男性护理工作择业的影响因素诸多,但同时我国男性护理事业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吸引更多男性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来,使护理人才结构优化,更好地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1 相关部门大力宣传男护士从业优势,树立男护士的职业形象,提高其社会地位,增强公众对男护士的支持与理解。

2.2 依据男护士的自身特点,加强多层次、多方位的护理教育体制改革,细化和完善护理教育管理,提高男性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度。

2.3 医院应综合考虑男性的自身、家庭因素,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帮助,同时改善其软环境,提供竞争性的薪水和更多的晋升机会,以满足男护士的高层次需求,为其构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19,20]。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男性护理工作者的进一步的认可和支持,护士社会地位的小幅度提升以及对男性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日益完善,一定会有更多的男性投入到护理事业中来,从而构建出一支更加平衡、稳定、健康、和谐的护理团队。

〔1〕 王秀丽,翟丽,李文涓.本科男护士离职原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549.

〔2〕 秦颖,李乐之.从社会性别角度看待男护士的社会角色冲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49-50.

〔3〕 朱荣文.我国男护生的现状及培养对策[J].家庭护士,2008,3(6):667-668.

〔4〕 郝冰,李颖,田青,等.我国男护生招生及就业形势浅析[J].价值工程,2012,31(18):244-245.

〔5〕 陈平溪.男护士渐成新宠[J].中国医院院长,2011,10(12):59-61.

〔6〕 温世娣,张燚.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5):751-752.

〔7〕 束翠华,熊正香,李丽.临床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47-48.

〔8〕 潘菲菲,张静,唐启寿,等.我国男护士离职意愿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10):2857-2859.

〔9〕 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2):40-43.

〔10〕 毛应梅.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100-102.

〔11〕 熊亚芬,杨芳,左婷婷.本科男护生职业价值观取向的调查研究[J].北方药学,2012,9(5):94.

〔12〕 林慧美,代松林,陈海玉.90名在校男护生职业心态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124-126.

〔13〕 柴凯,王倩.护理本科专业男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4:220.

〔14〕 吴蓉,武江涛,安晓妤.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31-2133.

〔15〕 周华林,陈晓.现行社会文化背景下男护生从业困惑与对策研究[J].2011,8(24):4851-4852.

〔16〕 许春娇.男护士职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62-64.

〔17〕 曹岚,唐春炫,蒋冬梅.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认知与态度[J].护理学杂志,2008,23(21):47-48.

〔18〕 赵明珠,章雅青,李莎莎.临床使用男护士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9,2(4):6-8.

〔19〕 王佳璐.我国男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2,(2):188.

〔20〕 周凤艳,严姝霞.住院患者对男护士工作认可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9):27-29.

〔21〕 李红,吴军玲.本科学历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5):66-67.

〔22〕 乔改红,王建宁.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发展及组织支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6):53-54.

〔23〕 林艳侠,许乐.男护士职业需要的质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396-398.

〔24〕 曹岚,蒋冬梅,唐春炫.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42-43.

〔25〕 程金焱,朱晓红,李斌.男护士就业思想状态与社会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8,5(4):177-178.

〔26〕 晏廷亮,何文渊,王所荣,等.关于男护士就业心理压力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技术,2011,1:61.

〔27〕 成守珍,陈维清,王思琛,等.护士工作相关因素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50-52.

猜你喜欢

男护生男护士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护理学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392名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