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到社会服务:职业博物馆的功能与设计研究

2014-02-06石芬芳李洪渠

职教论坛 2014年21期
关键词:博物馆职业文化

□石芬芳 李洪渠

职业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社会来说,也是劳动分工、经济发展的必然形式,可见其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职业研究是职业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1],此项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可查询的国内首个以职业、职业活动和职业科学为对象的研究机构,即北京大学职业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有关职业研究的理论成果、公共资源及平台也非常稀少,通过知网数据库搜索“职业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仅4 篇,但每年发表的有关职业、职业体系和职业发展研究的文献数量是20 年前的200 多倍,[1]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职业的关注度必将越来越高。专业化的职业博物馆是职业与职业研究的承载,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基础平台。籍此,笔者结合武汉本地的区位特点,提出高职院校职业博物馆的设计构想,以供参考。

一、职业博物馆的概念界定

职业博物馆就是以“职业”发展历史、职业群类、职业特点为脉络,以汇集、保藏、陈列与职业相关的具有研究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文史资料、典型人物、典型物件、典型场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题“馆”。按照职业博物馆的主要内涵与基本功能,其基本属性又集中体现为:职业属性、教育属性、文化属性、公共属性。

二、职业博物馆的建设背景

(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职业种类与结构的调整提速

职业是经济发展的符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飞跃催生着新行业的不断产生,也带来职业种类的巨大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第二产业的社会职业以消亡变动和重组为主,第三产业正迅猛发展,而信息化推动下的新兴产业、行业、企业、岗位等层出不穷,传统产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职业在逐渐消亡或迁移的同时,许多新兴职业(工种、岗位)又在不断涌现,许多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

(二)差异化竞争及职业教育内生发展对职业院校的特色诉求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文化成为差异化竞争中不容忽视的软实力,许多高校纷纷以品牌文化为立点,凝炼学校类型特色,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我国高职院校现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转型升级与其说是一个外在的结果,不如说是职业院校内生修练的积淀过程,在暂不“升级”的情况下,能够且必须要做的是学校的基础性、共享性、发展性文化资源及环境建设,特别是从职业教育特征属性切入,寻求内生发展的特色和支撑,加强学校公共基础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场馆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引擎作用,为“升级”、“升本”做好准备。

(三)国家发展规划及地方政府营造了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列入文化事业重点工程。武汉市政府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加快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尽快建成一批具有中部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区级文化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实现城区15 分钟文化生活圈、农村文化站村村覆盖。

三、职业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一)收存文化遗产,支撑职业研究

保管、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职业博物馆通过对各类职业的陈列与展示,收集和保存职业发展变迁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搭建对职业的学习、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引导全社会人们认识职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探索职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寻找职业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传播不同职业的价值与伦理,树立历史的、发展的“职业观”。我国职业研究起步较晚,职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相对薄弱,这种情形与快速变迁的职业发展很不匹配。兴建职业博物馆,可为我国职业科学的理论、国际职业比较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积累宝贵的基础性、共享性资源,也为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提供保障与支撑。

(二)传播职业文化,实施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有没有文化,关键取决于有没有蕴藏大学文化的土壤,有没有吸纳先进职业文化的能力。所以,文化育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落地生根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实体,专题博物馆就是浓缩的文化育人“物质”实体,也是学校专业发展水平的物化体现。目前国家第一批28 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只有2 所建有纪念馆和博物馆。江苏省15 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都建设了校史馆(或校史展室),只有3 所学校建立了纪念馆、文化馆、技术馆等专题博物馆。较有特色的其他高职院校也有少量建有专题博物馆。但已建立的专题博物馆虽然体量较小,但足以为这些学校文化育人、扩大影响、推动高职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以职业博物馆作为职业院校“以文化人”的路径选择,可以将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与职业教育的价值理念、专业文化有机融合,构建职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实体平台,辅助专业教学,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三)打造学校“文化名片”,助立学校品牌形象

教育品牌的有形化与特殊意义的人品、 事品、物品、表征符号密切相关。但凡一些著名大学,之所以卓而不凡,不仅因为这些大学具备了在世界范围内使它们成名的一致性,还因为它们各自的独特性,[3]以及与之相关的荣誉体验,比如牛津大学的自然史博物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洪堡大学的名人墙、北京大学的红楼,清华大学的梅贻琦……等等,这些可圈可点的“符号”,都将成为人们怀想和追寻的标志。武汉是全国知名大学云集之地,拥有7 所211、2 所985 和数所重点大学,这些学校几乎全部坐落在东湖至光谷一带,自然连成一个大学文化圈。其中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片:武汉大学的艺术博物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展览馆、中南财经大学的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地质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博物馆、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科技馆等。在这个大学文化圈内综合性国家示范性高职只有一所,依托区域著名品牌的高职院校兴建职业博物馆,将“职业”与“教育”有形结合,凝炼职业院校的品牌特色,精心打造职业院校向社会推介和展示底蕴的“文化名片”,即可形成武汉大学文化圈内的新视点。

(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扩大社会效益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第一届会议章程明确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构。”[4]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社会对每一所大学在文化传承中都寄予期待,职业院校被认为是职业文化实践、传承、创造的殿堂,职业博物馆正是职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典型载体,它同时承载职业文化、社会文化、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是学校、社会、企业、政府间沟通互动的中心,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传承职业文化、弘扬技术文明、推介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社会对技能人才认同度、促进区域文化繁荣、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兴建职业博物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四、职业博物馆的设计研究

(一)设计思路

1.建专业化博物馆。博物馆是以文物标本等真实的典型实物组成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缩象”的公共文化场所[5]。为了尽量保证“缩象”文化的逼真性,必须要求在对职业相关资料的研究整理、收集、保藏、陈列的运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包括对不同职业的起源、发展、职业群类、职业变迁中的典型人物、关键事物的科学研究与考证,以及对相关文物标本陈列及与复制品、仿制品、代用品、模型、图片、文献资料等相匹配的说明文字、音、像、声、图等传播资料的提供。职业博物馆的策划、设计、建设、资料收集和整理等也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自始至终坚持研究先行,充分发挥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引领作用,立项开展与职业相关的系列研究,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并严谨考证,以专业化标准指导博物馆建设全过程,为博物馆馆藏陈列提供科学依据。

2.建职业教育型博物馆。高职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以此为依托建立的职业博物馆,应当符合职业教育本质的特征要求。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工匠传统引导工作体系,即人类进行物品设计、生产和交换的体系, 其主体是工匠[6]。因此,职业博物馆的内涵建设,是以不同时期的技术革新与工匠主体为线索,以工匠们从事职业的物品、生产、交换活动为要素的资源组织。按照工作体系的逻辑,职业教育对应于职业培训体系[7],因此,职业博物馆的所倡导的教育方式,是以职业种类发展变迁为题材,真实再现职业活动场景,创建职业培训的立体互动学习,职业博物馆内的培训学习不止于书本静态固化的文字介绍,也不同于教室里单一模糊的口头传述, 而是关于职业与职业群类的动态、立体、过程的呈现,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使那些即将走向职场的在校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仿真场景中自主体验职业的工作与生产过程。

3.“三馆一体”,整体推进,三馆分别为:

(1)图书博物馆。图书博物馆将为实体博物馆和网上博物馆提供母本,也是与博物馆建设的“共生”成果。因此,在建馆的进程中,此项工作属于基础性的、创造性的工作。以此为契机,收集编纂职业百科图史,形成系列“职业”读本,此项目工作也是我国填补空白的一项工作。在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进程中,依托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兼顾职业科学系统性、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构建丛书知识框架,按照以图征史、以史述图的原则分类编著,图文并茂,精美装帧,力争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套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的职业科学科普读物。

(2)实体博物馆。实体博物馆是职业博物馆社会价值根本体现。也唯有实体概念的博物馆,才能将实物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文”“物”一体,真实呈现职业的“缩象”。这样的“‘缩象’越接近对象,越逼真,质量就越高,其社会价值就越大。”[5]当然,现代社会博物馆对文物的概念早已突破了传统的三维实物概念,大量二维空间的有形或无形实物,比如原版照片、图片、复制品、模型、无形或有形的民俗都可以作为博物馆的收藏物, 可以在适当地方,结合运用现代声、光、电、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立体、艺术地呈现职业文物的标本内涵。

(3)网络博物馆。网络博物馆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建立的虚拟的、压缩版的职业博物馆,通过对已经有文字、实物、图片、影像等信息收集、加工和管理,实现收藏数字化、信息存贮自由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结构连接化[8]。相对于实体博物馆,网上博物馆的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结合图书博物馆的基础资源,实体、图书、网络博物馆“三馆一体”,进一步增强职业博物馆的基础功能,极大提升职业博物馆在对外宣传、服务育人、服务科研的综合功效。

(二)功能分区

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职业群类繁多,分类标准不一,职业数量不均。我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原则,将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为八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1838 个细类。总之,三百六十行行行穷举并不现实,因此,建议采取主馆、副馆功能分区,总分结合,资源整合,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1.主馆定位。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示职业的全局概念及总体趋势。主馆建设在资料的收集及内涵设计中,可以通过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示职业的动态变化。空间维度上,侧重于从全局视角整体呈现世界“职业”的发展历史及群类分布,特别是中国近现代职业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及群类布局,有助于参观者建立对职业的整体的“面”的认知,时间维度上,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突出每个时间阶段重大生产变革催生的新型职业,以图片、模型、情景等形式展现不同时间的典型职业、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典型物件,有助于参观者建立对职业在某个分类上的“点”的识别。

2.分馆定位。以行业、专业为分界合并归类建设专业职业馆。按照求“特”不求“全”的原则,分馆第一期建设主要以学校现有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类为依托,比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现有73个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为基础,按照职业的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原则,将现有73 年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类,合并归类为制造类、建筑类、纺织服装类、生物生态类、服务类(旅游服务、软件网络服务、公共服务)等五个大类,分区或分模块建设,展示各种职业的典型工作场景、职业特征、衍化形态、重要典迹、及与行业其它职业的角色关系等等。为避免重复建设,需要从学校层面,统一规划,统筹资源,整体设计,逐步开放。

(三)开发策略与实施路径

建职业博物馆,主要满足校内外职业、专业、就业服务的工具要求,以职业教育为本,以学生需求为本,建工具型博物馆,以此定位,选择适宜的策略与路径,开发使用场馆资源。

1.建成专业教育与课外活动的教学基地。职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实施职业素质教化、训育、养成三位一体的有效路径。从专业的视角看,职业博物馆本身也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可以作为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辅助课堂。以此路径,将“职业”植入专业教育课堂,借助实物及现代技术声、光、电、网等现代媒体教育环境及交互式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中受到职业文化的熏陶,得到职业素养的教化;博物馆中职业的展示既反映单个职业的特征,也能全局反映职业的群类关系,有助于学生跳出狭隘的专业本位,了解本专业以外其它职业的特点及要求,从而增进专业归属感、对不同职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敬业乐群、[9]团结协作能力。学校可将职业博物馆与主导专业密切联系,突出重要专业的主导职业及核心竞争力。

2.建成新生入学、职业规划、就业创业辅导中心。职业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也是乐业教育。对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学生,特别是经历高考分层筛选后的高职学生,从入学到入职,对职业的选择更有着不一样的困惑。职业博物馆应该建成是学生职业辅导的虚拟课堂,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基于学生职业成长需求,职业博物馆建设不仅应面向专业,也要面向人人。可以针对学生新生入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发职业教育活动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在线学习、虚拟职业设计、虚拟就业、虚拟创业,提高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需强调的是,职业博物馆作为现代化的知识载体,应紧跟信息科技发展的步伐,使学生能在自我学习、人机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3.建成终身教育培训与职业文化辐射中心。职业是职业文化深深植根的本土。因此,把职业博物馆建成是职业文化与终身教育的教育与培训中心,以实物及场景展示各种职业,这正是向人们传播“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文化的最直接的方式,以博物馆为平台,以职业为媒介,与社会互动,实现“全民”共享。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更是涉及终身的教育,通过职业博物馆的实体或虚拟展示,给人们建造一个通往未来职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走近职业,让那些即将走进或者已经走进劳动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逐渐开始崇尚职业,崇尚技能,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学会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幸福地成长、快乐的生活。

4.建成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学习科研基地。职业是一门科学,也是跨界于工作、技术、教育之间的新领地。建设实体、图书、网络等“三馆一体”的职业博物馆,可以实现数字化的加工和管理,使博物馆与数字化档案、信息、中外资料连成一体,开拓研究视野,增进交流学习,为开展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史料支持,为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持,为行业企业职业发展研究提供支持,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职业研究爱好者创造便利条件。

结语

职业博物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方案设计、场馆建设、开发实施乃至管理运行,除依靠学校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外,还需要广泛吸纳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为了便于顺利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建议成立专门机构组织,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分级立项。为了达到设计中预想的功能和效果,建议采取分期开发、分步开放的策略,努力建成国内第一个专业化、服务型、共享型职业博物馆。

[1]赵志群.我国职业研究概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2]方桐清.高职博物馆是啥样[N].光明日报,2014-02-11.

[3]艾莉森·理查德.差异与优势:对杰出大学的反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5/31/content_4624112.htm.2006-05-31.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梁华平.论博物馆的本质[J].四川文物,1993(1).

[6]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7]Greinert,Wolf-Dietrich.European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s: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In Cedefop, Towards a Hist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in Europe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4.

[8]徐文伯.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开创中华文化光辉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1996-06-03.

[9]马振彪.再析黄炎培的“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猜你喜欢

博物馆职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博物馆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我爱的职业
露天博物馆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