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14-02-05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用实训室

崔 勇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的汽车需求将不断增长,拥有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农用汽车人才队伍是确保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业职业院校是培养农业人才的摇篮,汽车专业虽不是传统的涉农专业,但由于在农业产业及农产品运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农业类院校,特别是已有农机专业或机电专业的农业院校相继开办了汽车专业。目前各农业院校所采取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工科院校几乎一致,使农业院校培养的汽车人才失去了农业特色,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涉农的职业,农业汽车人才依然匮乏。所以,培养适应新农业产业的汽车专业人才是我国农业类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1 目前我国农用汽车的特点

1.1 农用汽车以柴油机为主要动力

柴油机是大多数农用车辆所使用的发动机机型,农业机械动力机也主要是柴油机,柴油机在农村的通用性较好。从燃料使用方面来看,柴油机具有燃油经济性好、使用寿命长、CO和HC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另外柴油易于安全储运,通过涡轮增压、电控高压喷射等技术,柴油机的环保与经济性能得到更大的提升,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1.2 兼用型皮卡、面包车较多

农民有将汽车作为生产、生活兼用型工具的趋势,满足这种需求的客货两用车市场前景看好。小型面包车在农村中短途客运中灵活机动,适应农村客源分散的状况,在农村客运中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富裕起来的农村,具有“货车本质、轿车享受”特点的农用皮卡也逐渐流行起来,因此,兼用型皮卡、小面包车在中国农村汽车市场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3 货车在农用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货车以其运载量的优势和良好行驶性能也受到普遍欢迎,在农用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以中型和微型货车尤为突出,所占比例较大。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道路条件良好,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轻型货车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2 农用汽车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农牧副渔各业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农村运输量大大增加。同时,农艺的变革需要将大量的农产品及农用物资在城乡间运输交换,中心城镇的发展也促成新的农村客运需求。因此,可以看出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用汽车需求的增加,农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又需要大量从事农用汽车制造、维修的人才。目前从事农用汽车修理的人员多为初中或中专毕业生,素质相对偏低。随着农用汽车数量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所需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汽车保修越来越复杂,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从事农用汽车职业的学生很少,农用汽车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3 农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农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是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农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具备农业特色。目前不管是普通职业院校还是农业类职业院校,对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基本相似,培养目标针对的都是主流汽车专业人才,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在城市的汽车4S店、修理厂、制造厂等企业工作,从事涉农职业者较少。

3.2 课程设置中缺乏农业特色

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农业院校的汽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针对普通汽车,涉及轿车、汽油机的知识比较多,农用汽车、柴油机涉及较少。农业院校中汽车专业课程设置应不同于普通工科院校的汽车专业,农业院校汽车专业应该在普通汽车专业的基础上增加农用汽车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农用汽车以及部分农业机械的应用和维修。

3.3 实训室建设力度不够、设备不完善

高职院校汽车实训设备主要分两部分:(1)仿真设备,包括各种仿真实训台和软件,主要应用于课堂构造知识讲解和故障诊断;(2)实物设备,包括各种整车、部件总成和检修工具,主要应用于汽车拆装实习和整车故障检测排除。一个完整的汽车实训室,应该是仿真设备与实物设备相结合,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职业院校汽车实训室的建设存在两个问题:(1)对于大多数农业职业院校而言,汽车专业不是其主打专业,因此在专业建设经费上投入有限,汽车实训室建设力度不够;(2)很多农业院校在汽车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只考虑了普通汽车设备的添置,对于农用汽车设备不考虑、不涉及,部分学校的汽车实训室中根本找不到农用汽车的影子,学生只是在黑板上“拆机器”。

4 农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4.1 教学内容应突出农用汽车的特点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对汽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讲授时,除了常规的汽车知识外,应提高农用汽车、柴油发动机、农业机械等知识的比例。如,在讲授发动机章节时,普通工科院校汽车专业主要讲授的是汽油发动机,实践课程也主要是进行汽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农业类学校应增加柴油机的比重,在实践课程中倾向于柴油发动机的拆装和修理。

4.2 优化课程体系

采用有别于传统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加农业机械类专业课程,部分涉农课程也可采取选修的形式,使农业院校汽车专业紧扣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度,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并根据现代农业产业需求对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防止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

4.3 编写适合农业院校汽车人才培养特点的教材

国内关于高职汽车专业的统编教材较多,但内容、教材体系基本相同,真正适合农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材很少,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用汽车人才的培养。因此,农业院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加快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编写适用于农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汽车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4.4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农用汽车也和普通汽车的发展一样,对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是农用汽车的发展方向。目前,先进的排气净化技术,GPS、智能电脑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用汽车上,显然,只有那些高素质创新型汽车人才才能胜任高科技汽车的制造、维修和管理工作。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始终应放在教学的首位。

4.5 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根本保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可以使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农业院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现代性,同时体现农业元素,如设置农用汽车实训室,增加农用汽车零部件、拖拉机等实训设备,并根据农业技术新发展不断更新。同时在完善校内实训设备的基础上,积极联系当地企业,通过与企业联合办班,建立实训基地等形式共同培养学生。

4.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一所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汽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也日趋紧密。农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常规的汽车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农业机械专业知识。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更强调技能,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积累。对于刚毕业的年青教师,可以先在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掌握实践技能。在教师队伍结构上,采取由教师和技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年青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难题攻关,对取得实践成绩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

5 结束语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和完善农业院校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农业产业和农村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汽车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要主动探索具有农业特色的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定位,满足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产业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汽车人才。

[1]崔勇,夏勇,陈引生.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J].装备制造技术,2010(11):177-178.

[2]李玉柱,姬江涛,高吭.工科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7):171-173.

[3]黄堪丰.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新[J].科技信息,2011(19):563-564.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用实训室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不得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农用薄膜
农用机械发展
2020年7月全国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产量表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