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让梦腾飞—我们期待与中国教育信息化同行

2014-02-05姜乃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1期
关键词:装备现代化实验教学

□本刊记者 姜乃强 张 鹏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在以应用为导向,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还是自下而上的群众首创与广泛实践,点滴的改革与创新汇聚成教育信息化火燎原之势,这显得弥足珍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在大量进入学校,信息化成为我国教育装备发展的关键词。

有专家预测:未来3至5年,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教育装备的重点,实现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我国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而教育信息化所涵盖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教育信息化将带来众多教育装备的融合,以多媒体领域来说,投影机、电子白板、录播系统、教学软件、校园广播等不同产品,将会被融合构成一整套解决方案,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

2014年春季学期,吉林大学将通过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面向在校本科生开设跨文化沟通心理学、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唐宋诗词人文解读以及生命科学导论四门公共选修课,旨在建立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吉林大学的学生已在2013年12月25日开始通过“慕课”平台进行课程选修,“慕课”平台开放第一天,四门公选课就有两门被选满。

刚刚过去的2013,“慕课”在国内高校引发了教育变革的热潮,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首选热词。2013年9月,北京大学首批大规模在线网络开放课程面向全球免费开放,这是中国内地高校首次在全球网络公开课平台开课,也是在线课程在我国高校课堂的首次应用。随后,清华大学正式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纷纷加入“慕课”队伍。“慕课”,这一教育手段的变化,必将给我们的课堂与人才培养带来深刻的变化与影响。

2013,“智慧校园”让校园变得更聪明了。“智慧校园”平台的推广使用,使诸多学校实现了校园管理、教务管理、学习管理的智能化飞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催生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层出不穷的新应用,也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需求,推动了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教学、科研及管理是高校的三大核心业务,高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信息技术逐步进入高校校园并成长为重要影响因素的过程。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入,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大量的现代化教育装备不断充实各类学校,教育装备的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中的热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虚拟仿真实验受到了国家的关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遴选,计划分年度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中心如何为学生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倍受关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战略目标,为教育事业与教育装备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育装备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条件,教育装备的配备、使用、管理,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装备信息化的进程,我们携手同行。

猜你喜欢

装备现代化实验教学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