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02-05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1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环境影响案例

陈 晨 程 婷 唐 荣

1.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8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7

环境影响评价是高等院校本科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人才需求量逐年升高的同时,从事环评工作也成为环境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重要就业领域之一。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在本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对于提升高等院校环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其依据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编写环评论述或报告书的基本能力。

1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脱节。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所讲授的理论比较陈旧,与现行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严重脱节,理论教学无法满足职业资格考试需要。(2)教学内容与社会对环评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相脱节。教师讲授内容过于强调基础理论,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与领悟环评的技术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对环评人才能力与素质的需求。(3)教学方法严重滞后。各高等院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能力训练不够。(4)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环评项目不具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实际环评项目,对学习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环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专家提出将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与环评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和理念[1-3]。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教学内容改革

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环评工作的结合。教学内容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直接体现[4]。如何对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进,使之能够与现行环评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是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所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多,如朱世云与林春绵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影响评价》[5]、周国强主编的高等专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类专业系列教材《环境影响评价》[6]、钱瑜主编的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环境影响评价》[7]、曾向东主编的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短学时系列教材《环境影响评价》[8]等。然而,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材的内容与现行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且教材内容与现实中不断更新的环境标准、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导则等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存在明显滞后性,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为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修订与更新,精心准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摒弃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材中过于陈旧及应用性不强的相关内容,增添与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考试及实际环评项目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例如:(1)删减现有教材中过于理论、实践性不强的相关内容,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文化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2)增加与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等内容。(3)增加与实际环评项目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环评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风险评价及公众参与等章节。

2.2 教学方法改革

对现行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引入基于案例式教学的多种新颖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1)在各重点教学章节中引入典型案例的讲授,如水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及风险评价典型案例等。这些建设项目的环评案例是由主讲教师在已完成的实际环评项目中精心挑选并经过加工后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真分析,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用到的案例知识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2)在课堂中引入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加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时间,相应减少单纯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设置典型案例的讨论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案例、思考案例、讨论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性环节。(3)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模拟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典型案例为背景,设计一些建设项目的环评任务书,要求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环评的模拟设计,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2.3 学生参与方式的改变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课程的方式,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环评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教学中,通过改变学生角色使其实际参与项目实践。例如:在学生完成模拟案例的设计项目后,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代表汇报环评项目设计,其他小组成员点评其项目成果情况,指出项目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进行最后点评。通过这种参与方式的改变,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理论转为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其对课程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授课方式也由单纯的讲授转为引导其学习。此外,依靠现有“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参与市场上环境保护公司的实际环评项目,使其适当承担编制环评报告书的工作(如环境现状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观摩实际环评项目评审会的现场等。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使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环评项目,使其角色发生改变,达到从“知识的学习者”到“项目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2.4 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使其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考核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核,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等均发生改变,由此考核方式也需进行相应改革。在课程考核中,大幅度提高实践性环节所占的比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并适当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三部分的成绩比例为5:2:3。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环评项目制作、项目小组汇报与点评上,因而实践性环节所占比重增大。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3 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3.1 理论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联

目前,国家对从事环评工作的人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要求。为使培养出来的环境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高等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科学与合理。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摒弃现有教材中过于陈旧及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添与环评职业资格考试及实际环评项目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此外,将环评从业资格证书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以相关从业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为蓝本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有的放矢,达到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竞争力的目的。

3.2 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相结合

相比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本科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竞争力的拓展。目前,各高等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环节的讲授安排较多,且理论课程大多是单纯地讲解环评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技术方法等,实践环节内容较少,致使学生无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学习真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有些知识非常难懂。本课程通过开展基于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在各重点教学章节中融入典型实际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学生分析与讨论案例,学生模拟设计与制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3.3 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融合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学习中,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课程理论知识,没有调动其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考试形式,实践性环节考核未能体现,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实际环评项目的制作能力。本课程通过改变学生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学习方式,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等措施,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实际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工作,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习效果。此外,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实际环评项目的参与,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4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的修订与更新,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可大幅度提高学生通过相关考试的比例,整体提升高等院校本科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基于实际的典型案例,使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规律,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参与到相关环评项目的工作当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环评工作的认识,培养其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就业素质的养成。

[1]杨芳,颜世发.融入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1):84-86.

[2]张波,吴春笃,储金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94-96.

[3]王建宏,陈家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05-106.

[4]王开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8(5):280-281.

[5]朱世云,林春绵.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周国强.环境影响评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7]钱瑜.环境影响评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曾向东.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环境影响案例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