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2014-01-29宋雪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2期
关键词:纤颤室上性阵发性

宋雪莲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000

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宋雪莲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000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临床诊断及心动过速发作期与间歇期治疗分析。方法选取临床25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94%。结论预激综合征多见于无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少数发生在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如果发生心动过速应予以治疗。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诊断;药物治疗

预激综合征是指室上性激动在通过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抵达心室肌之前,在另外的旁路“预先”使某部分心室肌除极,使心室肌的正常激动受扰乱引起一系列心电图的改变。心电图上有典型改变,P-R间期<0.12 s,QRS间期>0.11 s,R波起部分出现预激波,ST-T有继发性改变。预激综合征易于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如果发生心动过速应予以及时治疗,及时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是普罗帕酮、胺碘酮及索他洛尔,根治的措施是导管消融及手术治疗。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预激综合征患者25例临床心电图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预激综合征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45岁。单纯预激综合征8例,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心房颤动11例。

1.2 方法

1.2.1 典型的预激综合征 P-R间期小于或接近于0.12 s;QRS波群的起始部分模糊、粗钝,形成δ波即预激波,终末光滑、尖锐、纤细;ORS间期增宽,大于0.12 s;QRS波群形状类似束支传导阻滞而P-J间期正常,约为0.27 s;可有继发性ST-T变化。

1.2.2 典型预激综合征波型的分型 典型预激综合征根据心电图和旁路前传功能分为显性、间歇性和隐匿性。显性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有典型的心室预激表现。常按胸导联QRS波群特点进一步分为A型预激激动从左心室的后基底部进入心室,心室的除极由后向前,预激波的平均向量指向左、前下方,故在V1~V6导联中,预激波均为正向,QRS波群的主波亦全部向上[1]。B型预激,激动从右心室的前侧壁进入心室,心室的除极由前向后。心电图上V1、V2、V3导联中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下,呈QS、Qr或rS波型,而在V4、V5、V6导联中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上,其预激波的平均向量多指向左后方。C型预激激动从左心室的前侧壁进入心室,预激波的平均向量指向右前,故在V1、V2导联中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上,V5、V6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以S波为主)。

2 治疗

2.1 心动过速发作期的治疗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维拉帕米是治疗绝大多数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的首选药物,终止心动过速的成功率可达73%~95%。一般先用ATP10 mg静脉注射(1 s内注入),若用药后2~3 min内无效,可再给ATP20 mg迅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心动过速的成功率达80%以上,通常能较好地为病人所耐受,国内已将其作为终止心动过速的一线药物。

2.2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治疗

最理想的药物是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因为该药具有减慢旁路前向传导和终止心房纤颤的双重作用,亦可用普罗帕酮静脉注射,但总量不宜超过350 mg。此外,可用氟卡尼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或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口服等。洋地黄、维拉帕米应列为禁忌,以免引起心室率过J陕而诱发心室纤颤。

2.3 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的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是预激综合征并发的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应立即行电复律。无条件电复律时,可用普鲁卡因胺或利多卡因等药物静脉注射。

3 结果

心电图特征表现为QRS时间延长明显,一般在0.14 s以上,QRS起始部不仅有预激波,且其终末部运行迟缓。经治疗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94%。治疗疗效满意,治疗时间3~15 d。

4 讨论

预激综合征本身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因为预激并不产生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本征易合并心动过速而引起症状,甚至猝死。心动过速可以在人的一生任何时间发生,可以发生在刚出世时、婴儿期、儿童或成人。单纯预激综合征无任何症状。若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要看心室率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果心室率较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时,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者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易致心衰、休克、室颤、猝死等。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当临床遇到下列心律失常时应想到预激综合征的可能。

有不少的预激综合征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医院性疾病的不良后果。预激综合征的波型出现可掩盖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造成心肌梗死诊断上的困难。预激综合征的继发性ST-T改变,易被误诊为原发性心肌疾患[2]。可帮助判断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性质,如发作间期已被证实为预激综合征,则其发生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几乎可以肯定为室上速。预激综合征常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阵发性房颤,其治疗方法各有其特殊性。若未能识别而按一般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来处理,则可能引起严重的甚至是致命性的后果[3]。伴有房颤的预激综合征易被误诊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二者的治疗及预后明显不同。临床上仅有心电图预激表现而无心动过速发作的患者并不需要治疗。对预激综合征的治疗仅限于其并发的心律失常。

[1]张新民.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8-271

[2]王新春.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04.

[3]杨辉.预激综合征临床诊治2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5):19.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alysis of Wolff Parkinson-White(WPW) Syndrome

SONG Xuelian People’s Hospital in Shuangyashan City,Shuangyashan Heilongjiang 15500,China

Objective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Wolff Parkinson-White(WPW) Syndrome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analysis of intermittent period of tachycardia illness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Analyzing EC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ata selected from 2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WPW Syndrome.ResultsWith being treated,17 cases of patients have a sign of improvement in the health state,and 6 cases are effective but 2 cases are not.There are 23 effective cases in total with 94 percent effectiveness rate.ConclusionWPW Syndrome is prevalent in patients without innate heart disease,but with some exceptions sometimes.The patients with tachycardia should be given urgent treatment and attendance.

Wolff parkinson-white(WPW) syndrome,ECG diagnosis,Medical treatment

R541.7

B

1674-9316(2014)22-002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22.016

猜你喜欢

纤颤室上性阵发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和肽素在快速心房纤颤中的临床研究
远程磁导航指导下加强肺静脉前庭消融策略治疗心房纤颤有效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炎症在心房纤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