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隔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2014-01-25王维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肺门锐角平片

王维超

纵隔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邻近纵隔处而生长的肺癌,是肺癌的特殊类型,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以为周围型肺癌,也可以为中心型肺癌,该病在临床较为少见,其影像学改变与纵隔肿瘤相似,容易误诊,因纵隔肿瘤和纵隔型肺癌治疗方式和预后均不同,因此能够在术前进行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盘锦市中心医院自2008年~2012年10月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14例,现将其影像学资料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8年~2012年10月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4~71岁,平均(56.24±7.6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乏力、胸闷气短等。7例伴有痰中带血,3例伴有霍纳综合症,2例有内分泌改变,1例声嘶。14例患者均行正侧位X线片和CT扫描。CT机器为GE-SRI机,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膈面,层厚7~10 mm,4例患者行HRCT扫描,9例行增强CT扫描,8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2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正侧位胸片和CT平扫检查。应用GE Synegy plus螺旋CT机,常规胸部螺旋扫描,螺距1.0,层厚5~10 mm,部分患者行HRCT检查,4例行CT增强扫描,非离子造影剂肘静脉注射,速率2.5~3.0 ml/s,延时60~90 s。

2 结果

14例患者中10例为中心型肺癌,4例为周围型肺癌,病灶位于左肺门6例,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门4例。X线表现:均表现有纵隔增宽,3例伴有阻塞性肺炎,6例伴有胸腔积液,3例伴有气管受压变形,左侧膈面升高2例,其中1例远侧肺野肺纹理透亮稀疏度增高。CT表现:肿瘤在纵隔胸膜外呈锐角,边缘不规则,2例患者呈分叶状改变。增强后病灶呈现为轻度强化,坏死区无强化,CT值增高9~17 Hu。淋巴结肿大以气管和支气管隆突周围和同侧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多见。

3 讨论

纵隔肺癌属于肺癌的特殊类型,起初在平片上原发性肺癌形成的肿物位于纵隔旁,酷似纵隔肿瘤而得名。其形成机制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2]: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紧贴纵隔,并完全包裹肿大的淋巴结和肺门肿块;纵隔胸膜下的肺癌向纵隔和肺内扩展;从较大支气管起源的中央型肺癌向纵隔进展;原发性肺癌恶性程度高,较早即有纵隔淋巴结融合、转移,病灶观察不到。多数学者认为,纵隔型肺癌以小细胞癌多见,少部分为鳞癌。

纵隔型肺癌平片上主要表现为纵隔旁肿物,边缘不规则、毛刺状,还可见膈肌麻痹升高、阻塞性肺不张等征象。癌灶侵犯肺实质,导致其局部肺纹理稀疏,纵隔肿瘤无此表现。侧位片上位于前、中纵隔多见,主动脉窗常消失。胸膜下周围型纵隔型肺癌致纵隔增宽,与邻近的纵隔缘呈锐角,如成钝角,普通平片定位诊断较为困难,隐匿性肺癌不能够见到原发病灶,只能见到纵隔增宽,诊断困难。CT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可以清楚见到肿块的特征,外缘表现多变,内缘和纵隔无明显界限;可以见到受累的支气管和管腔内外的软组织影;与纵隔呈锐角,基底部小于肿块的最大径线;肿瘤侵及邻近组织的情况和转移征象非常清楚,有时可见一支或多支迂曲、增粗的血管。

因CT的普遍应用,中央型纵隔肺癌的鉴别变得较为容易,而隐匿型和周围型纵隔肺癌鉴别仍有困难。鉴别时应首先想到上诉表象,其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综合分析。常需鉴别的疾病为胸腺瘤和纵隔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纵隔淋巴结结核、纵隔生殖细胞瘤等。上诉病变不易鉴别时往往需要进行活检。

[1] 崔国强,张庆普.纵隔型肺癌32例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20(5):346-348.

[2] 邹玉坚,郑晓林,肖利华,等.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2):182-184.

猜你喜欢

肺门锐角平片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好玩的锐角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现场快速评估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锐角寻亲记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一群人的狂欢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