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4-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病关怀

刘 力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人文关怀又称为人性关怀、关爱照顾。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及尊严与人格进行真诚的关怀与照顾,护理理念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1]。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大脑功能紊乱常常由幻觉支配而使情感、认知、意志以及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甚至有一些患者缺乏自知力,不愿积极配合甚至拒绝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精神病患者中积极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开展,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和尊重其人格权利,这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重要[2]。近2年来,笔者所在的医院精神科为了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氛围,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坚持“人文关怀”的理念,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53例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关怀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有53例,其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10年。其中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有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34例,反应性精神病患者则有9例。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严重的大脑功能紊乱及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同时也排除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等状况。

1.2 人文关怀的应用

1.2.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①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管理。医院护理人员是实施人文关怀的主体,其整体素质、服务质量以及态度都将对护理中的人文关怀非常重要。在精神科实施人文关怀,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不仅是护理人员个性品质、个人素养及人格的逐步完善的需要,更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所必需的。首先,护士长应该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再平时工作中要给予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让护理人员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以最大程度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将这种关怀以放大的形式传递给患者,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3]。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比较繁重,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有时候还会面对精神病患者的威胁,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作为护士长平时要定期组织活动,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减压训练,可以通过组织外出旅游、郊外活动等方式以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②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首先要加强职业礼仪的培训,护理人员在职业礼仪方面不仅要注意语言美、形象美,还要注重工作环境之美和行为美[4]。可通过制定具体的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要求,严格对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语言、服务态度进行规范;或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对一些规范进行学习,以塑造护理人员良好的形象。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及应急能力,这样才能在护理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另外,还可根据精神科的特点及要求,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可以请资深专家进行授课,尤其还要开展有关沟通交流技巧、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专题讲座。一些严重的或急性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过于严重,导致精神完全失常,进而对外界的客观事物认知力较差,在对这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能觉得精神病患者认知力不佳,做错或少做些都没有太大关系,或者在护理过程中投机取巧,这些都是违背职业道德的,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还要加强自身自觉、慎独的修养。

1.2.2 对精神病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①护理过程中要尊重、关心患者。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行为不受控制、并且不能正确的反映客观现实,因此会出现一些不能被常人理解的行为,从而受到人们的唾弃和歧视。实际上,精神病患者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关心及理解,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尊重患者,以宽大的包容心和同情心体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以诚恳的态度、礼貌的语气称呼患者,而不能直呼患者的姓名,更不能给患者起具有歧视色彩的绰号;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精神病患者病情好转、自知力逐渐恢复后,会对自己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怪异行为感到羞愧不安,作为护理人员不能够随便与别人谈论患者的病情,同时对于患者生活中的隐私也要做好保护;还要尊重患者对病情及治疗的知情权,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各种检查的方法及目的,治疗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5],同时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交流过程中应以患者为中心,态度和蔼可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其消除内心的顾虑不安,使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与产生存在感。②营造和谐舒适、愉悦的住院环境。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愉悦的住院环境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非常重要。病房内的布局可多增添些温馨的元素,在墙上贴上温馨的格言及激励语,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减少对医院的排斥感;窗台上可根据患者的喜好适当摆放些花草,并保证每天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与清新。病房内可以配备电视机等设施,让患者能够了解到外界的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身喜好提供可口的饭菜。走廊也要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养病环境;另外,院内还应适当配备一些娱乐健身的设施,组织患者进行一些娱乐、锻炼活动,以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和健康身体[6]。

2 结 果

本组53例精神病患者经过一系列人文关怀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其中显效的患者有32例,有效的患者有16例,无效的患者仅有5例,总有效率高达90.57%。

3 小 结

目前,“人性化”、“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词汇,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在提出了“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将不只再机械的关注疾病、而应是以人为本,将尊重、关爱等贯穿于护理工作中去,实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让精神病患者感觉到被尊重,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了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我院从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对精神病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等方面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自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以来,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还对构建和谐医院环境和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医院的经济效益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善[7]。综上所述,加强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还对促进精神病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1] 李凤,杨翊.倡导精神科护理道德理念给精神病患者以人文关怀[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57-258.

[2] 胡晓梅,何荣昌,曾干,等.关怀照护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6(3):278-279.

[3] 陈响红,刘惠蓉,陈红红.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人文护理的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10,15(4):24-27.

[4] 贺美玲,孙宏,胡丽丽.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2(5):46-48.

[5] 任红芳,郑群玲.人文关怀在女性精神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64-65.

[6] 谢荣仙,杨芳,吴金花,等.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开展人文关怀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98-99.

[7] 杨相梅,潘龙芳,徐小萍.护理人文关怀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979-982.

猜你喜欢

精神科精神病关怀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