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2014-01-24李晓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压疮股骨颈患肢

李晓莉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李晓莉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经验与方法。方法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功能锻炼指导等。结果手术内固定治疗中,伤口无感染,原内科疾病无加重,围手术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保证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安全、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治疗效果。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步老龄化,加上高龄人群行动不便,交通工具的增多,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数目日俱增加。此外,因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卧床时间长,增加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情况下,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综合情况,拟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对于促进老年患者骨折的康复尤其重要,现将本院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0例,年龄64~89岁,平均76岁。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股骨颈骨折74例,股骨基底骨折13例,合并内科疾病33例,高血压,32例,糖尿病8例心脏病1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入院后给予相关检查,术中C型臂X线机指导骨折复位及固定,单侧切口。

1.2.2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30 min应用抗生素,至术后5~7 d。给予止血、预防静脉血检等常规药物治疗。

1.3 结果:术后进行跟踪回访,120例老年患者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以上并发症没有发生,复查X线摄片提示所有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复位及固定良好,未发生股骨骨折移位、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现象,定期门诊随诊,老年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①术前指导,术前护士长、管床护士访问患者,对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提供心理疏导,详细介绍疾病病因及预后,介绍手术过程、成功病例,消除其紧张、恐惧、无助等情绪。因术后卧床时间长,老年患者容易引起并发症,采取措施辅助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尽快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 练习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1]。②对患者进行全身情况评估,根据患者身体综合情况,拟定最佳治疗计划。护理人员尤其注意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病等方面的病史,与医师多沟通,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联系医师处理。

2.2 术中护理:①预防感染。术前半小时应用抗生素,手术室保持无菌状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术护士严密配合手术者,注意观察消毒液是否流入会阴部以防灼伤。②患者体位。患者送入手术室,手术护士安慰患者,取仰卧位,协助患者将躯干向健侧倾斜,按手术要求将双下肢固定于牵引床上,固定绷带松紧适度,注意密切观察患肢血运。股骨颈骨折复位时,使牵引力度均匀[2]。患肢牵引后先外展外旋,然后内收内旋,髌骨出现20°~30°内旋。经C型臂X机指导骨折复位及固定,维持体位。做好生命体征监测,配合麻醉师做好血压、尿液、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③手术结束时护理。手术结束时解除牵引固定带,患者持去枕平卧位,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护送至病房,移至病床后再次检查患者躯体、体位及会阴部皮肤情况,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患者术毕回房,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术后常规禁食禁饮,患肢外展15°~20°中立位,注意保持体位。术后1个月内穿丁字鞋防止外旋,因老年患者配合能力差,需要变换体位时尽量避免患肢屈髋、内收、内外旋转,并尽早恢复为平卧体位,术后要注意观察手术切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表现,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3.2 并发症预防:①压疮。对皮肤弹性较差的患者运用气垫床,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注意动作轻柔软,避免皮肤损伤,定时清洁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必要是用压疮贴膜进行患部处理。②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咳痰、协助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提出,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③有留置导尿管者,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定期行膀胱冲洗,更换尿袋。鼓励患者多软水,不定期夹管,指导训练患者排尿。如患者能自主排尿,及早拔除导尿管。④便秘。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生活习惯,因长期卧床,胃肠蠕动慢,患者易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吃蔬菜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为方便患者吸收,食物性状以稀软、碎、糊状为主。避免用力大便,预防心脏血管疾病。⑤深静脉血栓。术后常规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因下肢活动时间明显减少,下肢血流缓慢,术后1~4 d易发生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在清醒时持续不间断行双下肢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收缩腓肠肌训练[3]。可给予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出院时教育:嘱患者回家后1个月内继续保持平卧体位,患肢外展15°~20°中立位,穿丁字鞋防外旋,继续锻炼在床上解大小便,嘱其每日循序渐进地进行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防下肢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发生,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每日行翻身、拍背、咳嗽及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术后定期门诊随诊摄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根据复愈合情况由医师决定何时能下地负重,如1个月后下肢肌力好,可用双拐下地行走,患者不负重。3个月后可去拐活动[4]。

3 小 结

根据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疾病特点,在医师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上,做好细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早期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预见性护理及功能锻炼,对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可有效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1] 朱红,董薪.股骨颈骨折空心螺内钉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1(29A):54-55.

[2] 支秀娟.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全科护理,2010,10(2):82.

[3] 吴克俭,侯树勋.骨科实用固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987-1044.

[4] 朱瑞兰,于嫣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83-3084.

R473.6

B

1671-8194(2014)34-0304-02

猜你喜欢

压疮股骨颈患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