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4-01-24徐俊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汀对阿托血脂

徐俊娇

(辽阳市辽阳县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辽阳 111200)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徐俊娇

(辽阳市辽阳县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辽阳 11120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治疗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84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脂的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IVS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LVMI(左心室体积指数)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C(血清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胆固醇)以及LDL(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对血脂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阿托伐他汀;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血脂水平;常规治疗

心肌梗死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者中断,是患者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同时这一疾病也是冠心病比较严重的一个阶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急性心肌梗死是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都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性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治疗的药物进行探讨和分析[2]。本文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84为研究对象,对阿托伐他汀对治疗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84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28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年龄最小的为61岁,平均年龄为65.4岁,其中梗死部位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下壁心肌梗死32例,其他部位心肌梗死患者有9例,排除糖尿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和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止痛、吸氧、抗心律失常以及扩冠、溶栓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硝酸异山梨醇酯、肠溶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每天用药1次,用药的剂量为40 mg。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IVST、LVDD以及LVMITC、TG和LDL治疗前后的情况都做出详细的记录,以供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进行相关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共42例患者,治疗后IVST值为(11.02±1.08)mm;治疗后LVDD值为(47.89±2.79)mm,治疗后LVMI值为(124.33± 9.16)g/m2;对照组共42例患者,治疗后IVST值为(12.12±1.16)mm;治疗后LVDD值为(51.55±2.31)mm,治疗后LVMI值为(139.43± 12.34)g/m2,观察组患者IVST、LVDD以及LVMI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共42例患者,治疗后TC的值为(5.21±0.58)mmol/L,治疗后TG值为(2.31±0.27)mmol/L,治疗后LDL值为(2.84± 0.41)mmol/L;对照组共42例患者,治疗后TC的值为(6.12±0.66)mmol/L,治疗后TG值为(3.42±0.37)mmol/L,治疗后LDL值为(3.78± 0.66)mmol/L察组患者治TC、TG以及LDL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具有起病急骤的特点,而且一旦发病就会造成巨大的危险,给患者的生命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一疾病的患者在短期内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使患者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且患者的冠状动脉会发生闭塞进而导致患者的血流急剧减少[3]。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治疗的方法和药物进行探讨和分析。

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的组织选择性3-羧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我国临床上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活性来阻断或者是减少患者肝内TC的合成[4]。同时,阿托伐他汀还可以通过减少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的形成来达到阻断或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少氧自由基,促进患者心血管的形成[5]。在此基础阿上,阿托伐他汀可以促进内皮细胞氧化氮的释放,改善皮内功能的失调,进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对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IVST、LVDD以及LVMI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TC、TG以及LDL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对血脂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刘喜,赵兴胜,于海霞.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18(3):285-287.

[2] 张小文,袁萧.阿托伐他汀教治心肌梗死患者的60例血脂水平变化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6(15):76-77.

[3] 陈海荣.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18):3814-3815.

[4] 廖方清.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2、MMP-9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0(6):49-50.

[5] 李舒承,马静,单伟超.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33(28):37.

R542.2+<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4-0166-01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34-0166-01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4-0166-01

猜你喜欢

汀对阿托血脂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不同剂量他汀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 TGF-β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