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机遇谋发展 小水果也有大作为——桂东、粤北与粤西北发展中田大山楂前景分析

2014-01-23潘中田潘百明谢小青李忠芳徐志美李志坚政卢连娇邓年方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5期
关键词:山楂广西栽培

文/潘中田潘百明谢小青 李忠芳徐志美 李志坚 唐 政卢连娇 邓年方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田大山楂在广西贺州实现了产业化发展。然而,“一枝独秀不是春”,中田大山楂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走出贺州,扩大种植规模,助推果农增收致富。

“中田大山楂”是从南方野山楂中经自然实生、连续芽变选种,历时20余年育成的南方山楂鲜食良种。2008年7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自治区农业厅品种登记,登记号:(桂)登(药)2008022号[1]。多年栽培实践表明,该品种适宜在广西及广东北部与西北部等地栽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品种特性及发展前景

据文献[2-4]报道,山楂除了含有糖、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熊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山楂酸、苹果酸、鞣质、皂苷、果胶、黄酮类、内酯、糖类、萜类、花青素和膳食纤维等物质;果核中含二十九烷醇-10、熊果酸、齐墩果酸、胡萝卜苷、豆甾醇、香草醛、延胡索酸和琥珀酸等成分;树皮含马栗树皮苷,叶片中茶多酚含量达7.9%~8.9%。相比北方山 楂品种,中田大山楂品质更为突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检测结果,每100 g中田大山楂鲜果,含锌0.064 mg,钙 15.9~18.2 mg,硒 1.2 μg,维生素A 0.58 mg,维生素 B11.65 mg,维生素 B23.66 mg,维生素D 9.93 mg,维生素E 2.36~3.06 mg,维生素 C 20.9~21.4 mg,总糖 12.6 g,总黄酮 0.39~0.44 g, 三萜类 30 mg、γ-氨基丁酸 360 mg, 乙 酰 胆 碱 2.54 mg, 氨 基 酸418.4 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达 29.3 U/g,蛋白酶活力达152 U/g。可见,中田大山楂果实富含多种健康有益成分,尤其是大果山楂果实与叶片中熊果酸含量均高于北方山 楂。

与北方山 楂一样,中田山楂也具多重保健功效和药用功效。一是具有降脂、健胃、消积、化滞、收敛、止痢及活血化淤等功效。比如,所含的酶、有机酸等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有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二是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由于山楂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功能营养成分,其抗衰老、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功效突出。三是具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山楂中含有多种三萜类、黄酮类等药用成分,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四是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山楂叶片中的牡荆素具有抗癌作用,山楂叶片提取液不仅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

中田大山楂是南方山楂鲜食良种,药用和鲜食特色明显。山楂原产我国,为我国所特有的栽培果树。我国古籍多有山楂记载,如《尔雅》《神农本草经果注》《本草纲目》和《群芳谱》等。《本草纲目》载:“赤瓜、棠毯、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虽有赤瓜,后人不知即此也”。清末及民国初期,山楂入药很是兴旺。清代《京岁时记胜》曾记载北京金糕为当时“皇都饮食佳品”。北京世一堂的“大山楂丸”行销全国。又江苏省《宿迁县志》记载:山楂制品,尤其是山楂糕,畅销于江南、安徽等地,并远销于国外,年销量约250 t。该县出产的精制水晶山楂糕,1929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曾获金质奖章。说明山楂药食两用由来已久,具有浓浓的中国特色。南方山楂在桂东、粤北及粤西北分布广泛,有适宜的生态条件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中田大山楂自2008年经品种登记以来,到2013年4月已在广西、粤北和粤西北发展1万hm2(15万多亩),初具产业化规模。

中田大山楂生态适应性强,速生、早结、高产、稳产,经济效益高。中田大山楂属于速生高大乔木,年生长量可达2~3 m;抗干旱,根系可深达土层6~8 m以下;抗污染能力特强;抗霜冻,可耐-20℃低温;自花结实率高,不用配置授粉树。标准化试验果园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显示:试验果园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试产,3年生树平均株产达28 kg,平均每667 m2产量达756 kg;4年生树平均株产达47 kg,平均每667 m2产量达 1 269~1 296 kg;5 年生树平均株产达 105 kg,平均每 667 m2产量达 2 835~3 942 kg;6年生以上树平均株产达196 kg,平均每667 m2产量达5 292 kg。2007—2013年中田大山楂上市以来,市场均价超过16元/kg,投产果园每667 m2收入超过2万元。中田大山楂高效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已取得成功,并在广西贺州市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田大山楂生产附加值高,可以打造成全产业链的资源性品种,实现山楂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田大山楂自然存放时间达20~30天,在冷库中可保鲜贮藏5~8个月,贮藏时间长;果实可以加工成干片、果脯、果冻、果粉、果汁、果酒、果醋、果茶和饲料添加剂等,深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同时,中田大山楂的叶、花和茎干都可制药、制茶等,附加值非常高。

二、乘势而上,做大产业

我国山楂主产区主要有6个:一是东北栽培区,分布在北纬 38°54′~47°24′之间;二是燕山栽培区,分布在北纬 38°53′~41°36′之间;三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山东栽培区,分布在北纬 33°42′~38°之间;四是中原栽培区,分布在北纬32°~40°之间;五是西北栽培区,即高纬度、干寒地区;六是云贵高原栽培区,分布在北纬23°20′~29°之间,包括华南地区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中田大山楂变异于南方野山楂,其母本分布于云贵高原向东延伸的广大地区。该区域年均气温18.6~22.6℃,≥10℃年积温3 100~5 000℃,绝对低温-13.5~1.1℃,无霜期约300天,年降水量为827.3~1 546.3 mm。南方山楂自然分布的区域均适宜中田大山楂的产业化发展,而尤以桂东及周边地区为最适生态带,主要包括广西、粤北和粤西北等广大地区。

近年来,贺州学院中田大山楂绿色产业链研究团队已完成中田大山楂从育苗到早结、高产、安全优质高效栽培系列技术研究,为中田大山楂大面积推广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高效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中,贺州学院中田大山楂绿色产业链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广西科学技术厅的 “中田大山楂高产栽培与育苗技术研究”“鲜食中田大山楂良种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和贺州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 “中田大山楂保花保果技术研究”等项目,并经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和广西贺州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测产、验收和成果鉴定。

目前,广西、粤北和粤西北的广大柑桔产区黄龙病传播和为害日益加重,不少产区不得不放弃柑桔生产,寻求高效安全的替代产业,客观上为中田大山楂的推广种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今广西桂林市的平乐县、恭城县,广东省的佛冈县、英德县、封开县和郁南县等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潘中田.南山楂鲜食新品种——中田大山楂的选育[J].果树学报,2011(1):186-188

[2]陈 勇,甄汉深,陆雪梅.广山楂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11):19-20

[3]柏树花,朱月英.不同山楂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 ):144-146

[4]王光全,孟庆杰,扈学立,等.山楂种质器官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分析及其资源利用研究 [J].食品科学,2005,26(8):307-308

猜你喜欢

山楂广西栽培
广西贵港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山楂花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山楂复合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