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坝州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2014-01-23李学强张文才刘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5期
关键词:阿坝州果品樱桃

文/李学强张文才刘 娟 庞 蓉

甜樱桃,又名大樱桃、车厘子,因果大、色艳、味美、上市早、贮运性好,市场需求量大,单位面积产值高,享有“春果第一枝”“黄金水果”等美誉,成为近20年我国发展最快的果树之一,正成为环渤海地区和渭河、黄河、淮河沿线以北与西南高海拔地区等区域颇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西南高海拔地域,甜樱桃栽培已有26年历史,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甜樱桃生产在当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一、产业现状

1987年阿坝州引进甜樱桃栽培,1990年在汶川县威州镇双河村黄岩组建立示范园,2000年前后开始规模化栽培。经多年示范、推广,目前全州甜樱桃种植面积达2147hm2(3.22万亩),投产面积 1000hm2(1.5万亩)。主要分布于汶川、理县、九寨沟、茂县、金川和小金等县,涉及45个乡镇119个村。2013年全州甜樱桃产量5000t余,平均销售价格40元/kg,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

目前阿坝州甜樱桃主栽品种为“红灯”,面积和产量均占70%以上。另有授粉品种“美早”“巨红”“佳红”“拉宾斯”“先锋”“早大果”“龙冠”和“艳阳”等,约占30%。品种主要来源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砧木以省内“中国樱桃”和“山东大青叶”等乔化砧品种为主,近年“吉塞拉”等矮化砧木发展较快。

在市场销售方面,与其他产区相比,阿坝州甜橙桃特色显著。一是上市时间较早。阿坝州属国内甜樱桃早熟栽培区,最早4月25日成熟,5月10日左右开始大量上市,前后可持续40余天,比北方主产区早15~20天。二是“红灯”品种优势明显,表现为成熟早,果个大,颜色艳丽,售价较高。果面呈紫红色,单果重10~12g的一级“红灯”果实,平均售价60元/kg以上;单果重8~10g的二级“红灯”果实,平均售价40元/kg左右。“巨红”“佳红”“先锋”“雷尼尔”“拉宾斯”和“龙冠”等品种长势相对弱于“红灯”,进入结果期早,栽培容易,丰产性好,但平均单果重一般在8g以下,平均售价在25元/kg左右。三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和营销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前阿坝州甜樱桃主要依托州内旅游市场销售为主。随着产量的逐年增加,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过程中,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加强了甜樱桃产品宣传,众多经销商慕名而来,纷纷与州内各公司、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果品销售通畅,有力地推动了阿坝州甜樱桃产业发展。

二、发展前景

一是销路好。和其他水果相比,甜樱桃栽培区域限制性强,栽培管理难度大,产量增长速度慢。阿坝州甜樱桃成熟早,产品除了面对川渝市场,还远销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高价位优势将维持较长时间。

二是品质优。阿坝州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甜樱桃品质居全国之首;同时,甜樱桃果实生育期短,一般不使用农药,加之产地生态环境优越,果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因此,甜樱桃一直畅销。

三是效益高。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甜樱桃仍属于高档消费品,还不能完全走入普遍百姓家庭。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甜樱桃仍然是当地高效特色水果,是阿坝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首选品种。

三、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规划。一方面,生产区域规划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各县在生产中忽视当地自然条件复杂、差异性很大的实际,在最适宜区域以外盲目发展,甚至把甜樱桃作为行道树栽植,导致产品外观和内在品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品种混乱,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甜樱桃早熟的优势。目前生产上一些果农片面追求新奇,以及花色品种的多样性,引进了大量非早熟品种。而这些品种之间能否授粉缺乏必要的研究,造成要么开花不结果,要么结果但产量较低,效益不如“红灯”等现有品种。盲目引种不仅给当地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也给栽培技术、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带来了很大难题。

二是栽培技术落后。我国辽宁大连、山东烟台等甜樱桃传统生产区,中上等管理水平的盛果期甜樱桃园,1年生甜樱桃嫁接苗定植3年开花、5年丰产,平均每667m2产量通常在1500kg左右,与世界甜樱桃主产国单位面积产量差别不大。而阿坝州多数果园因品种、砧木选择不当,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甜樱桃普遍进入盛果期时间较晚,而且一般要定植5年后才能开花,8~10年后才能进入丰产期,每667m2产量仅1000kg左右,品质也不稳定。个别果园对通过苗木、接穗和根系土壤传播的病虫害检疫不严,致使根癌病、病毒病传播为害,引起植株早衰,降低了果园经济寿命,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近年当地果蝇为害也有加重趋势,主要原因是缺少品种区域试验等科研项目的技术支撑,一些关键技术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适栽品种选择和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

三是贮藏运输技术缺乏。目前我国甜樱桃自动化冷库和气调库贮藏建设仅处于试验或小规模应用阶段,大宗甜樱桃果品仍只能就近供应市场。因此,贮藏和运输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已制约了甜樱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四是市场体系不完善。目前阿坝州甜樱桃生产主要是以农户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经营,市场信息流通不畅,农民经纪人、运销商、中介组织等中间流通环节主体与农户联系比较松散,其主体地位并未完全形成;缺乏具有价格形成机制的甜樱桃批发市场,产品市场流通主要依靠农户自产自销以及小商贩运,严重制约了产品流通的现代化进程。

五是品牌混乱。阿坝州甜樱桃成熟早、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尽管2010年阿坝州农业局注册了“川藏高原”商标供全州相关企业、合作社等免费使用,但州内各县的甜樱桃生产企业、合作社仍纷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在包装设计上各自为政,没有突出阿坝州产地这个大的区域品牌,不利于产品宣传和品牌打造。

四、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根据产区自然条件、目标市场、管理水平和产业优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早熟品种。品种选择方面,主栽品种不宜太多,以“红灯”品种为主,其次是“美早”,并按 1∶(4~5)的比例搭配 2~3 个授粉品种,不宜大面积发展中晚熟品种;栽培区域选择方面,以温度和光照好的河谷、半山为适宜,如汶川县、理县、茂县、九寨沟县和黑水县等海拔1400~1800m范围,以及金川县和小金县等海拔2000~2600m区域,充分利用州内河谷山地海拔自然差异,延长甜樱桃采收上市时间,克服集中上市的弊端。

二是加强技术配套。加强品种引种和区域试验,重点对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授粉亲和性进行研究;引进和生产无病毒抗性砧木和品种,建立无病毒苗木采穗圃和繁殖圃,做到就近育苗,避免检疫性病虫害传入;进行适栽品种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整形修剪、施肥灌溉,实现丰产稳产;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是果蝇的综合防治;引进经济高效的贮藏设施和保鲜剂,逐步解决冷链物流体系各环节的技术瓶颈,提高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实现采后保鲜和贮运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延长鲜食樱桃应市期。

三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在科学试验指导下,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良种、良砧与良法配套。在推广标准化生产体系中,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作用,对分散经营的甜樱桃园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引导果农科学管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特点,应当着重提高果品质量,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鲜食甜樱桃。针对目前州内甜樱桃园果蝇时有发生,为害日益加重的实际情况,建立重大疫情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配套相应的统防统治措施。

四是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全州各甜樱桃生产县,统一用“九寨沟”或“岷江”作为全州商标。同时,由州农业局牵头设计图形和色彩统一、不同规格的包装盒,注明具体产区。根据甜樱桃不耐贮运的特点,各主产地应建立一批中小型自动化冷库或气调库,逐步实现冷链运输,以延长果品应市期和拓展非产地果品销售市场。构建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产品供求信息,保障信息通畅。以各县樱桃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按照“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降低营销成本;以果品批发市场为平台,支持、引导果品经销商、农民个体运销户及经纪人参与甜樱桃营销,充分发挥其拓展销售渠道的作用;在果品销售地建立连锁超市,从产地采购农产品,经冷藏运输,直接进入零售市场。

猜你喜欢

阿坝州果品樱桃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一树樱桃带雨红
盛夏的夜晚
吃不到的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