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应用菌药物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分析

2014-01-19赵建丽刘宗春孙爱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抗菌药耐药性病原菌

赵建丽 刘宗春 孙爱华

山东省阳信县人民医院,山东阳信 251800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滥用明显增加及医院不规范的抗菌药物应用,造成院内感染发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提高,因此,加强并重视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降低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1]。本院主要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予合理抗菌药物的联动管理干预前后20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诊治感染患者102例作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5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6±7.38)岁;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予合理抗菌药物的联动管理干预后感染患者104例作研究组,男性51例,女性53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5±7.6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医院研究选用病原菌的检测仪器为梅里埃ATB微生物细菌鉴定和相应的药敏分析仪。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例的病原菌鉴定和病原菌的耐盐药检测,同时进行详细的感染病原菌相关记录和分析。

1.2.2 合理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方法 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方案。按照医院各科室工作职责不同进行合理责任分工,实施医院相关感染控制知识的宣传,并加强临床医生抗菌药物的合理正确应用培训和监督,尤其需要重视初次的抗菌药物应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原菌的检出、耐药菌检出率、抗菌药应用强度和使用率,两组检出病原菌的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检出的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原菌检出、抗菌药物应用强度和使用情况

对照组病原菌检出76例,耐药菌为26(34.21%)例,抗菌药应用强度38.14,用药率56.23%;予以合理抗菌药物的联动管理干预后,研究组病原菌检出128例,耐药菌27(21.09%)例,抗菌药应用强度23.08,用药率49.76%。两组耐药菌株和抗菌药的应用强度,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对照组病原菌的革兰的氏阴性菌、革兰的氏阳性菌和真菌的分布占比分别为48.69%、23.68%和27.63%,与管理干预后研究组39.84%、38.29%和21.8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n(%)]

2.3 两组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

对照组耐药病原菌中非发酵菌占比19.23%相对管理干预后的研究组40.74%少;且对照组耐药病原菌中真菌占比34.62%相对研究组11.11%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n(%)]

3 讨论

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呈现出越来越明显严重的趋势,这为临床感染疾病的治疗带来较大难度[2]。在夏玉珍研究中,对医院7年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得出医院需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才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和病原菌耐药性[3]。在本研究中对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前后的抗菌药应用强度和耐药菌株检出率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组和对照组耐药菌株检出率和抗菌药应用强度,差异显著。

同时本研究中对干预前后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对照组病原菌的革兰的氏阴性菌、革兰的氏阳性菌和真菌的分布占比分别为48.69%、23.68%和27.63%,与管理干预后研究组39.84%、38.29%和21.88%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采用医院合理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感染发生[4]。并且对照组耐药病原菌中非发酵菌占比19.23%相对管理干预后的研究组40.74%少;且对照组耐药病原菌中真菌占比34.62%相对研究组11.11%多,比较差异明显均具统计学上的意义[5]。

综上所述,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滥用以及医院不规范的抗菌药物应用,造成院内感染发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强度和使用率,进而降低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1]郝继晖,申亚丽.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3(7):634-636.

[2]何清,陈燕涛,曾丽萍,等.外科重症监护室5年医院感染资料回顾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19(4):371-373.

[3]夏玉珍.2002—2009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8(30):295-298.

[4]卢桂华,郭萍,王世锴,等.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31(4):137-139.

[5]蒋翠霞,吴艳,乔辉.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1):537-539.

猜你喜欢

抗菌药耐药性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