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分娩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研究

2014-01-19许艳蕾米梅艳崔富春李红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全血红细胞黏度

许艳蕾 米梅艳 崔富春 李红艳 孙 莉

1.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妇产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妊娠高血压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对母儿的健康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对母儿的预后可产生严重的影响,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母儿死亡[2-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全身小动脉痉挛,可伴随着血液系统的改变[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分娩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为(28.7±2.5)岁,孕周 34.3~41.0 周,平均(37.5±1.0)周,其中初产妇 109例,经产妇11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7例,轻度子痫前期38例,重度子痫前期25例。另外选取同期本院的120例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年龄 22~39 岁,平均年龄为(27.9±2.8)岁,孕周 36.4~41.0周,平均(37.6±1.1)周,其中初产妇108例,经产妇12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于产前及产后1、3 d采集两组产妇的外周肘静脉血5.0 mL,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所有项目均采用MDK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分析仪(由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器材化剂分公司生产,规格型号:MDK-B100VT,产地:重庆)进行检测,操作过程由检验科医师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对两组的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前及产后1、3 d时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 1、3 d时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均低于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前及产后1、3 d各项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产前及产后1、3 d各项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产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浆黏度(mPa.s) 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还原黏度(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刚性指数观察组对照组产前产后1 d产后3 d产前产后1 d产后3 d 1.98±0.12 1.74±0.11 1.67±0.08 1.70±0.08*&1.59±0.06*&1.35±0.06*&13.24±1.48 10.50±1.35 8.15±1.11 10.32±1.25*&8.21±1.04*&6.10±.085*&24.55±1.97 21.06±1.77 18.20±1.63 21.00±1.75*&18.11±1.55*&15.34±1.56*&24.60±2.21 21.32±2.01 18.25±2.90 20.55±1.90*18.23±1.79*15.25±1.75*11.55±1.01 9.11±0.92 7.55±0.76 8.70±0.85*&6.44±0.71*&5.81±0.59*&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为产科常见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初产妇、羊水过多、子宫胎盘缺血、多胎妊娠、腹壁紧张及子宫过度膨大等因素使宫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导致缺血缺氧,血管痉挛,引起血压升高[5-6]。也有人认为其与免疫遗传有关,但是免疫与遗传因素引起的妊高征临床较少见[7]。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对母儿产生严重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8],孕妇产前既有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多存在血液系统异常,对于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产前和产后及时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有重要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为低排高阻型[9]。主要表现在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上,患者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1、3 d时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均低于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呈现持续的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产前及产后1、3 d时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健康产妇相比,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存在异常,产前应定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干预,以改善母婴结局。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产妇的血流存在异常,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产妇,且分娩前后血液流变学呈持续性变化。

[1]胡敬,汪春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变化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1,40(8):828-829.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98.

[3]关怀.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型的变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0):74-76.

[4]纪学芹,叶秀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液流变学与胎儿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7):613-615.

[5]倪剑红,张明洁.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结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186-187.

[6]吴晓梅,吴淑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及血小板多项指标的变化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0):1441-1444.

[7]张晓群,杨绿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性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9,19(3):62-63.

[8]Garcia RG,Celedon J,Sierra-Laguado J,et al.Raised C-reactive protein and impaired 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precede the development of preeclampsia[J].Am J Hypertens,2007,20(1):98-103.

[9]陈桂申,刘佳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2):1128.

[10]Browne VA,Toledo-Jaldin L,Davila RD,et al.High-end arteriolar resistance limits uteri ne artery blood flow and restricts fetal growth in preeclampsia and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t high altitude[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11,300(5):1221-1229.

猜你喜欢

全血红细胞黏度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藏药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14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