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黏度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

2013-12-23李红平冯乐刚张海忠王海霞

石油化工 2013年4期
关键词:凝点辛烯烯烃

李红平,冯乐刚,张海忠,王海霞

(中国石油 兰州润滑脂厂,甘肃 兰州 730060)

α-烯烃中具有广泛用途的是C6~18(或C20)直链α-烯烃,国外通常采用性能更优越的C8~10正构α-烯烃为原料生产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PAO),且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15%[1]。PAO具有黏度指数高、凝低点、挥发性低和高温氧化稳定性优良等特点,尤其是其黏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热氧化安定性的综合性能较好,目前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合成润滑油[2-3]。合成润滑油是指完全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特殊性能的润滑油[4]。PAO的质量和性能取决于聚α-烯烃的化学结构,且受烯烃原料及其纯度、反应所用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大[5]。国外早期采用石蜡裂解法生产α-烯烃,所得到的液态混合α-烯烃主要为C5~18,其中正构α-烯烃约占40%,制得的PAO收率低、黏温性质差,与同黏度的矿物油相比并无明显的优势[6]。而采用C8~10为原料制得的PAO,黏温和低温性质都极佳,对各种添加剂感受性良好,可作为高档合成润滑油。为了最终实现PAO的工业化生产,需要寻找最佳的工艺条件及α-烯烃原料配比以得到不同黏度指数的PAO。

本工作以不同α-烯烃为原料和AlCl3为催化剂制得了不同黏度的PAO;考察了不同α-烯烃原料和AlCl3用量对PAO的性能及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1-辛烯、1-癸烯、12碳烯:国外进口,纯度大于98﹪。

1.2 仪器

JH011206型石油产品凝点测定仪:西安市精华电子仪器厂;CAV-2000型自动黏度计:Cannon Instrument公司;JSR0302型高真空减压蒸馏测定仪:湖南津市石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过程

将AlCl3与α-烯烃(1-辛烯、1-癸烯、12碳烯或它们的混合物)加入三口瓶,充分搅拌,当温度明显上升(一般为25~30 ℃)时水浴冷却;当温度上升至80 ℃时开始聚合,由于该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会继续升高,在AlCl3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α-烯烃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不一样;当温度升至最高点后开始下降,此时开始加热,温度升至140~150 ℃时恒温2 h,反应过程中保持搅拌;随后至少静置24 h,当温度降至50 ℃时加入Ca(OH)2,升温至80 ℃恒温10 min,加入活性白土,继续升温至140~150 ℃恒温1 h;过滤并将滤液进行减压蒸馏,蒸出轻组分,剩余馏分即为PAO。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对PAO性能的影响

以1-辛烯或1-辛烯与其他α-烯烃混合后的烯烃为原料制备了PAO。考察了原料对PAO性能的影响(见表1)。从表1可看出,采用单一的1-辛烯制得的PAO的运动黏度均高于采用混合α-烯烃原料制得的PAO;而黏度指数则低于采用混合α-烯烃原料制得的PAO;不同原料制得的PAO的凝点均不同。

表1 原料对PAO性能的影响Table 1 Influences of raw materials on the PAO properties

2.2 催化剂用量对PAO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α-烯烃制备PAO时,AlCl3用量不同,所制得的PAO的性能不同。

当采用1-辛烯为原料时,AlCl3用量对PAO性能的影响分别见图1和表2。从图1和表2可看出,PAO的收率和运动黏度均随AlCl3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AlCl3用量为3%(w)(基于α-烯烃的质量)时,运动黏度达最大值;黏度指数则随AlCl3用量的增大而减小,但降幅不大。从表2还可看出,凝点不随AlCl3用量的变化而变化。综合考虑,当采用1-辛烯为原料时,选择AlCl3用量为2%~3%(w)较适宜。

当采用1-癸烯为原料时,AlCl3用量对PAO性能的影响见图2和表3。

图1 AlCl3用量对1-辛烯制得的PAO性能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AlCl3 dosage on the properties of PAO synthesized from 1-octene.

从图2可看出,PAO收率随AlCl3用量的增大呈降低的趋势,当AlCl3用量在3%~5%(w)时,PAO的收率变化不大;运动黏度随AlCl3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AlCl3用量为5%(w)时,运动黏度达最大值;黏度指数随AlCl3用量的增大先减小后缓慢增大。从表3还可看出,凝点随AlCl3用量的增大而升高。因此,当采用1-癸烯为原料时,选择AlCl3用量为3%(w)较适宜。

当采用12碳烯为原料时,AlCl3用量对PAO性能的影响见表4。从表4可看出,PAO的收率随AlCl3用量的增大而降低,AlCl3用量在3%(w)时,PAO的收率最高;运动黏度随AlCl3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黏度指数随AlCl3用量的增加而略微增大,但变化不明显;凝点随AlCl3用量的增大而升高。综合考虑,当采用12碳烯为原料时,选择AlCl3用量为3%(w)较适宜。

图2 AlCl3用量对1-癸烯制得的PAO性能的影响Fig.2 Influences of AlCl3 dosage on the properties of PAO synthesized from 1-decene.

表2 AlCl3用量对1-辛烯制得的PAO性能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s of AlCl3 dosage on the properties of PAO synthesized from 1-octene

表3 AlCl3用量对1-癸烯制得的PAO性能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s of AlCl3 dosage on the properties of PAO synthesized from 1-decene

表4 AlCl3用量对12碳烯制得的PAO性能的影响Table 4 Influences of AlCl3 dosage on the properties of PAO synthesized from tert-dodecylene

2.3 原料对聚合最高温度的影响

当聚合温度升高时,反应能量增加,分子运动加剧,反应活化能降低,使相应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7]。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与催化剂活性、烯烃种类、烯烃混合比例、烯烃纯度、烯烃稳定性(即氧化变质程度)、加热、冷却及搅拌等综合因素有关,主要受催化剂活性和烯烃种类的影响。不同α-烯烃原料制备PAO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见表5。从表5可见,当采用单一α-烯烃原料时,以1-癸烯为原料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200 ℃)最高,制得的PAO凝点(-68 ℃)最低,说明1-癸烯的聚合反应最为剧烈;以1-辛烯为原料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142 ℃)最低,但制得的PAO的运动黏度和凝点最高。从表5还可看出,当采用混合α-烯烃时,以1-癸烯/12碳烯为原料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最高(165 ℃),但制得的PAO运动黏度最低;以1-辛烯/1-癸烯为原料时,所制得的PAO的运动黏度最高且凝点较高。这是因为随聚合温度的升高,副反应增多,PAO中生成的二聚体和三聚体等低聚物的比例增大,运动黏度随之降低。

表5 不同α-烯烃原料制备PAO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Table 5 The highest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of PAO prepared from different α-olefins

3 结论

1)以单一1-辛烯为原料制得的PAO的运动黏度高于以其混合α-烯烃为原料制得的PAO;而黏度指数则低于以其混合α-烯烃为原料制得的PAO;不同的烯烃原料制得的PAO的凝点不同。

2)以1-辛烯为原料制备PAO时,选择AlCl3用量为2%~3%(w)较适宜;以1-癸烯或12碳烯为原料制备PAO时,选择AlCl3用量为3%(w)较适宜。在适宜的AlCl3用量下,制得的PAO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率、运动黏度和黏度指数。

3)采用不同的α-烯烃原料制备PAO时,聚合可达到的最高温度不同。采用单一α-烯烃原料时,以1-癸烯为原料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最高,制得的PAO凝点最低;采用混合α-烯烃原料时,以1-癸烯/12碳烯为原料制备PAO时聚合可达的最高温度最高,但制得的PAO运动黏度最低;以1-辛烯/1-癸烯为原料制得的PAO运动黏度最高且凝点较高。

[1] 张建雨,刘莲,许剑杰,等. 高粘度指数α-烯烃合成油的制备[J]. 上海化工,2010,35(2):8 - 10.

[2] 李春山. 合成润滑油的生产与发展[J]. 化工科技,2008,8(4):76 - 80.

[3] 梁治齐. 润滑剂生产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8 - 104.

[4] 唐俊杰. 合成润滑油基础知识讲座之一[J]. 润滑油,1999,14(5):61 - 66.

[5] 刘婕,沈虹滨,王猛. 高粘度指数PAO的研究[J]. 润滑油与燃料,2006,16(3):23 - 25.

[6] 成祖跃. 国内外α-烯烃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陕西化工,1992(3):3 - 6.

[7] 赵江. 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3,34(3):38 - 42.

猜你喜欢

凝点辛烯烯烃
溶液法聚乙烯装置1-辛烯的效能提升应用
烯烃不稀罕
聚辛烯与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及其OGFC混合料性能评价
两组分混合原油凝点数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浅谈原油凝点测定影响因素
MTO烯烃分离回收技术与烯烃转化技术
辛烯共聚聚乙烯树脂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反式聚辛烯橡胶/丁腈橡胶并用胶的性能研究
我国甲醇制烯烃项目投资增长迅猛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