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青自然保护区金猫垂直分布和季节性活动规律研究

2013-12-23师杜鹃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长青样方痕迹

陈 鹏,师杜鹃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洋县 723300)

金猫(Felis temminckii)属食肉目猫科,是典型哺乳类食肉兽。前后足分别有5、4个脚趾,长有利爪,藏于肉垫内。行走时用脚趾垫和掌垫着地,悄无声息。口内两枚犬牙犹如两把匕首,是猎食的有力武器。金猫头部似猫,体态像狗。细长的四肢是灰棕色,间有黑斑点。体长近100cm,尾巴约为体长的二分之一,末端黑色,体重12~16kg[1]。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以及东南亚地区,为我国二级保护的易危物种。栖息于海拔2 000~3 000m 的森林或多岩石山区,性情凶猛,夜行性。人工饲养环境下一般极少繁殖或繁殖不成功[2]。

秦岭南坡是金猫分布较广的地区,虽然人工饲养环境下对金猫的研究已多有涉及,但对自然条件下的金猫的研究却不是很多。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经国务院1995年批准成立的以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为主的保护区。保护区成立初期开展了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涉及到了对金猫垂直分布和区系类型的研究。经过十多年保护事业的推进,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变化显著可见。本文利用红外线触发相机进行拍照并进行样方痕迹调查的方法调查长青保护区金猫的海拔分布和季节活动规律,并与之前的调查进行了比较[3]。

1 调查地概况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洋县境内,地处汉江支流酉水河的源头。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19′~107°55′,北纬33°17′~33°44′之间。

北与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以秦岭主脉为界,东与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佛坪县岳坝乡相接壤;南和西分别与洋县茅坪镇及华阳镇的集体林和农耕区相邻,垂直海拔范围在800~3 071m之间,总面积达29 906hm2。由于地处我国南北气候、植物区系、动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蕴藏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具有很高的生态区位优势。

2 调查方法

在野外应用自动照相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观测[4]。本研究调查共配备被动式红外线触发相机23台,均为美国产的Cam Trakker系列产品。自动相机架设期间统一设置,包括闪关灯模式、日期时间、拍摄延时、对焦模式、感光度等。

研究开始前,根据保护区近年来巡护监测的数据分析,确定了有金猫分布的华阳保护站辖区作为监测区域,该区域总面积16 690hm2,最低海拔为998m(大西河),最高海拔为3 071m(兴隆岭原始林)。

用GIS软件,在1∶50 000 地形图上生成1 km×1km 的公里网格,在监测区域总有共167个公里网格。2008 年10 月至2009 年10 月,以一个月为监测周期,每次从167个公里网格中随机选取23个为监测样方进行监测,采用每月回收一次相机,并下载数据、充电、调试,再次野外投放的方法,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野外监测。布设相机时详细记录了监测点GPS卫星定位数据,生境信息及相机编号和内存卡编号等。同时根据调查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调查地具体环境与调查季节的不同合理选择相机布设点,通常包括兽径、水源地、痕迹(粪便、足迹等),以期收集到尽量多的动物活动数据。

在选择好相机安放位点后,以该位点为中心布设20m×20 m 的动物痕迹样方,在监测开始和监测结束时进行的动物痕迹样方调查,发现金猫活动痕迹(实体、粪便、足迹等)算作有效的相机监测次数。监测人员在公里网格内,动物痕迹样方外发现金猫活动痕迹算作该样方内有效的相机监测次数。

3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持续12个月,累计野外布设红外相机236台(期间存在相机故障和野外遗失),累计有效工作日为4 593d。拍摄到兽类照片18 种1 769张。其中有12 个位点拍摄到金猫照片18张。第一张金猫照片于2008年10月24日拍摄,最后一张于2009年7月29日拍摄。本次监测位点的最低海拔1 180m,最高海拔3 008m。拍摄到金猫的最低海拔为1 520m,最高海拔为2 703 m(图1所示)。可以看出,监测到金猫的位点主要在山王庙—柏杨坪—光头山和大坪—兴隆岭区域。

图1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照相监测到的金猫位点图

在动物痕迹样方调查中发现金猫粪便9处,其中5处拍摄到了照片,4处未拍摄到照片,既拍摄到金猫照片又在样方中监测到痕迹的位点视为监测到1次。在样方外公里网格内发现金猫粪便3处。综上所述,共监测到金猫19次(表1)。

表1 红外相机和动物痕迹调查监测到金猫的位点数

通过对监测到金猫位点的生境、地理信息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春、冬季金猫主要活动在中低山落叶阔叶林,在夏、秋季主要活动在中山落叶阔叶小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表2)。

表2 不同季节监测到金猫的垂直分布

4 分析与结论

因为金猫营独立生活,警惕性非常高,白天潜伏于洞穴,夜间外出活动,数量稀少[5],因此在野外很难观察到实体。在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初期开展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秦岭兽类志中,金猫的分布海拔范围为2 000~3 000m。而从本次调查的数据结果看,在保护区海拔1 500~2 000m 之间多次拍摄到了金猫照片,最低海拔是1 520m 的水洞沟,拍摄时间为2009年3~5月份。分析其原因,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开展的时间为6~11月份,此时金猫的活动范围为海拔2 000m 以上。而在春、冬季金猫会迁移到海拔相对低一些的地方活动,以便于躲避严寒和寻找食源。本次拍摄的金猫照片中有80%为夜间拍摄,并且每个季节都在夜间拍摄到了金猫照片,说明金猫夜行性的特点,不受四季变换的影响。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监测到金猫的区域主要是大坪—兴隆岭和山王庙—柏杨坪—光头山区域,而其他区域没有监测或少有监测到。分析其原因,大坪—兴隆岭和山王庙—柏杨坪—光头山区域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生境类型随海拔变化明显,且水平距离跨度小,海拔跨度较大。这些生境特征利于金猫觅食和随季节变化进行迁移,这可能是其原因之一。分布于渐变的环境或不均一的环境中,在分布区的不同部分可能形成一定程度的隔离(不完全的隔离),这在生物学角度上来说是不利于金猫种群发展的。金猫色型多样,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又因其皮毛柔软,保暖性优良,向来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紧俏资源,售价高,因此狩猎者亦多。目前金猫的自然资源日渐减少,应加强保护,待种群数量恢复后,再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和利用。

[1] 吴明川.金猫[J].广西林业,1986(4):32.

[2] 朱本仁,夏菊兴.金猫的人工哺育及生长发育[J].兽类学报,1987(2):78-79.

[3] 李战刚,任毅,王学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马鸣,徐峰.利用自动照相技术获得天山雪豹拍摄率与个体数量[J].动物学报,2006,52(4):788-793.

[5] 郑生武,宋世英.秦岭兽类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长青样方痕迹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生命痕迹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
长青荣耀三十载
Analysis for Transm ission of Com posite Structure w ith Graphene Using Equivalent Circuit M 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