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李家河流域)古旱柳种群分布调查及保护

2013-12-23郑曼莉李双喜赵丽敏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旱柳太白山李家

郑曼莉,李双喜,赵丽敏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眉县 722300)

1 基本情况

旱柳,杨柳科柳属。别名:立柳、直柳。落叶乔木,高达20 m,树冠圆卵形或倒卵形。树皮灰黑色,纵裂。原产我国,以黄河流域为栽培中心,东北平原,黄土高原,西至甘肃、青海等皆有栽培。在干旱地区,寿命长达400年以上。[1]

位于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北端的李家河流域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古旱柳,树龄约在100年左右。在秦岭北坡的同一区域生长如此集中,树龄如此古老且保存相对完好的旱柳种群分布现象实为罕见,长期以来各方对这一区域物种的调查研究较少,对该古树群的保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这一植物种群的调查了解对于研究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特征和补充完善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料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李家河流域并非全部划归自然保护区内,特别是中下游流域基本属于集体林区,该区域的古旱柳更面临着开矿修路,放牧砍柴、森林病虫害等严重威胁。

2 调查内容与结果

2.1 古旱柳生境调查

2.1.1 伴生植物 选取古旱柳种群分布最为集中的蒿坪寺附近植物样方进行调查统计。

海拔1 050m(N1样地)位于蒿坪寺、植被类型为锐齿栎林、这里的种子植物分属于60科、123属、155种。乔木27种:青榨槭、元宝槭、茶条槭、重齿槭、金钱槭、漆树、坚桦、川鄂鹅耳栎、千金榆、华榛、灰楸、四照花、锐齿栎、山白树、野胡桃等;灌木有34种:葛枣猕猴桃、凹头忍冬、葱皮忍冬、疣枝卫矛、三叶木通、香槐、小花香槐、圆菱叶山蚂蟥、胡枝子、山豆花、少子云叶、托柄菝葜、青藤、黄素馨、蜡子树、腺四川丁香、勾儿草、多叶勾儿草、棣堂花、假稠李、绣线梅、桃、山刺玫、月季花、疏刺悬钩子、华北绣线菊、鸡矢藤、白藓、吴茱萸、秦岭米面翁、海州常山、三裂叶蛇葡萄;草本94种:淫羊藿、短脚淫羊藿、忽地笑、天南星、牛皮消、甘南鹤草、天蓬草、石生繁缕、歧茎蒿、山西蟹甲草、暗花金挖耳、烟管头草、魁蓟、圆齿狗哇草、山柳菊、异叶莴苣、蒙山莴苣、大叶盘果菊、盘果菊、羽裂叶华蟹甲草、白三七、疣果景天、白花碎米荠、绞股蓝、秦岭长啄苔草、大舌苔草、穿龙薯蓣、湖北大戟、老鹳草、猥草、雀麦、多节雀麦、日本臭草、短毛芒、求米草、早熟禾、粗毛纤毛草、大鹅观草、柴续断、筋骨草、风车草、无毛白透骨消、斜萼草、糙苏、透骨草、拟缺香茶菜、溪黄草、三籽两型豆、天蓝苜蓿、草藤、卵叶韮、鹿药、草菝葜、蕨叶天门冬、宝铎草、萱草、玉竹、葎草、车前、牛泷草、山醡酱草、白屈菜、荷青花、短毛金线草、红三七、丛枝蓼、赤胫散、过路黄等。

2.1.2 地质地貌特征 营头稍南至刘家崖,属黄土覆盖的石质低山、海拔在800~1 500m 之间,在蒿坪寺以下,黄土覆盖面积大,土层较厚,黄土之下的基岩主要是石英岩、大理岩、千枚岩、混合花岗岩等。

黄土覆盖的石质低山,地形起伏兼有黄土地貌与石质山地地貌的综合特点、这一带相对高差不大,黄土掩盖,山头浑圆、而在下部基岩裸露处,水流常沿着断裂带侵蚀切割,形成幽深峡谷,蛟龙寺至黑虎关之间,沟深谷窄,崖壁如削。蒿坪寺以下的李家河谷地,海拔800~1 140m,上部为宽槽形,在蛟龙寺附近宽达1km,下位V 形峡谷,套谷形态极为清晰,在蛟龙寺附近可见到三级阶地,1、2阶地分别高出河床1.5和3m,阶地组成物质为砂、砾石和少量亚黏土,为现代河床冲击而成,这一河段也是古旱柳的主要分布区域,长期以来低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自然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2.1.3 平均气温太白山北坡刘家崖年平均气温见表1。

表1 太白山北坡刘家崖年平均气温

2.2 古旱柳种群调查统计

2.2.1 调查区域 从自然保护区内李家河流域(图1)的旱柳分布上线二道河(N34°5.92′,E107°42.142′,海拔1 160m)顺主河道,一直到保护区外的李家河中游分布下线大湾村(N34°6.278′,E107°43.539′,海拔930 m)约5km 的集中分布区,对胸径15cm 以上的所有旱柳进行了测量统计,确定重点古旱柳,油漆刷号标记,拍摄照片,收集影像资料。

2.2.2 树龄的测算 利用年轮测算法[2],选取本次调查中第71号样树(新盗伐)作为具体测算样本,对其伐桩断面进行刨光,数清年轮数,测量胸径,计算出年平均生长量,然后再取整数推算出各调查样树的具体树龄,测算公式如下:

胸径÷2 倍年轮数(树龄)=年平均生长量[42.5cm÷(2×54)=0.394cm]

胸径÷1/2 年平均生长量=年轮数(树龄)[42.5cm÷(1/2×0.394)=54cm]

图1 李家河流域古旱柳分布区位图

2.2.3 实地测量统计 在长约5km,平均宽约12m 的沿河旱柳分布调查区域内,共实地调查测量胸径15cm 以上的全部旱柳154株。其中极具重要保护意义的古旱柳84株,占调查总数的比例为54.5%,古旱柳分布密度约为17株/km。受人为干扰(割砍)严重的占总调查数的16.2%,旱柳生长状况较差(有腐朽病变)的占34.4%。

表2 李家河古旱柳种群分布状况统计表(部分)2012.3

续表2

2.3 主要威胁因素

2.3.1 人为破坏

(1)砍柴:由于这一区域旱柳顺河道生长,枝叶茂盛,加之离公路不远,进入冬季后附近社区村民在公路两侧就近砍柴时经常会破坏到旱柳,在本次的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几乎每棵旱柳均有不同程度新旧人为砍痕。

(2)砍孝棍:当地居民仍然实行土葬,有给新坟墓上插柳枝的习俗,每当丧葬事宜,河道旱柳的两年生枝条便成为割砍的对象。

(3)割柳枝:常有当地居民割取旱柳1年生枝条用于编筐,也曾有制药厂收购1年生枝条用于药物提取实验。

(4)挖树根:由于旱柳的根径形状古怪多样,常被砍挖去制作根雕艺术品,本次调查第50号样树就属于此类情况。

(5)盗伐盗挖:旱柳枝条柔软,树冠丰满,是北方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近年宝鸡地区也开始采用野生旱柳用于园林道路绿化,本地区旱柳亦存在被采挖的威胁。另外旱柳木制坚韧,花纹秀丽,宜于制作家具和雕刻,也使旱柳存在被盗伐现象,本次调查的第71号样树就是被新盗伐。

(6)修路破坏:2008年2 号桥至蒿坪寺道路拓宽硬化过程中,曾对靠近路边的少量旱柳造成破坏。

(7)放牧:大李村常有居民在河谷放牧,牛羊也喜欢啃食旱柳的1年生枝叶,对其造成破坏。

2.3.2 自然威胁因素

(1)病虫害:在调查中发现有约占1/3的古旱柳,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现象,树干有虫蚀洞,树叶卷曲有虫卵。

(2)泥石流掩埋:有3处旱柳分布的河床靠近山体,且存在山体塌方掩埋的危险。

(3)洪水冲刷:由于李家河旱柳主要分布在河床两边,有的甚至生长于河床中间,常年的河水冲刷首先造成旱柳根部泥土流失,继而造成水冲树倒的危险,本次调查中的第5号样树就属此类情况。

(4)生理周期自然死亡:根据资料显示,旱柳一般喜光,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但在粘土或长期积水的低湿地上,容易烂根,引起枯梢,甚至死亡。旱柳在湿润肥沃河流冲积土壤上生长快,约50~100年衰老。在本次调查中多数旱柳基部主干存在腐朽空洞和死亡迹象可能也和其生命周期有关

3 采取的宣传保护措施

(1)修建了固定宣传碑2 面。1 号碑位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边界黑虎关公路左侧,规格为:135cm×175cm。2号碑位于通往最近社区芋子滩的村口公路右侧,规格为:190cm×235cm。碑面内容均设计了主题色彩鲜明的宣传保护内容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2)印制宣传单印制了1 000份《古旱柳保护行动》宣传单,对附近的2个村组居民、3 座庙宇住庙人员进行了走访式宣传教育,增加其对旱柳的认识以及保护古旱柳树木的意义。

(3)调查编号与重点标识在本次调查中对调查区域中15cm 以上的旱柳均进行了测量统计,对其中的重点旱柳(古旱柳、威胁程度大、造型奇特等)进行了油漆刷号标记。

4 小结及后续计划

通过实地调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李家河流域古旱柳种群总体保存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意义极为重要,同时该区域古旱柳面临的各类威胁也日趋严峻。今后需更加关注这一极具保护价值的狭域物种,积极申请多方资金,对急需重点保护的古旱柳制作悬挂保护标志牌;对旱柳病虫害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除虫措施;对旱柳基部主干腐朽部分进行清除和填充;对部分根部裸露的旱柳进行培土稳固;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巡护检查优势,对其进行定期巡护,加强检查保护力度。

[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 白云庆.测树学[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旱柳太白山李家
太白山琐感
“称霸”试衣间
夏日太白山 九岳
外源Ca对旱柳Cd毒害的缓解作用
氮肥对旱柳生长特性及氮吸收的影响
旱柳的春天
人间仙境太白山
李家正 釉·画
沙地旱柳造林技术研究
数到一万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