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芳香木蠹蛾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13-09-25程东周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树势芳香皮层

程东周

芳香木蠹蛾又名杨木蠹蛾、蒙古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1]。因老熟幼虫爬行速度快,遇到惊扰可分泌出一种芳香气味的液体而得名,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群集在核桃干基和根部蛀食皮层,以致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在镇安县危害较重,属毁灭性害虫,严重影响了核桃的产业发展。为此,笔者对芳香木蠹蛾为害加重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 主要危害症状

芳香木蠹蛾对陕西镇安核桃产区的危害严重,在全县局部地方为害较重,属于毁灭性害虫[2]。该虫除危害核桃外,还危害苹果、梨、桃、杨、柳、榆等树木。常常以幼虫群集在核桃树干茎部及根部蛀食皮层,使根茎部皮层开裂,排出深褐色的虫粪和木屑,并有褐色液体流出。使树势逐年衰弱,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枯死[3]。

2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调查发现,一般老品种比矮化优良品种受害重,多雨年份比干旱年份受害重,深山区比浅山区受害重,浅山区比川塬区受害重,荒坡草丛地比耕地受害重,阴坡比阳坡受害重,老龄树比幼树受害重,生长在平地及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核桃树比生长在山坡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地方的受害轻。

3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在陕西镇安2年完成1代,幼虫在被害树木蛀道内和树干基部附近的土内越冬。越冬老熟幼虫于4~5月化蛹,蛹期17~52d,平均40d,预蛹期约19d。6~7月羽化出成虫。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产于树干基部1.5m以下或根茎接合部的裂缝或伤口边缘等处。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45粒;卵块状,每块有卵50~60粒。幼虫孵化后即从伤口、树皮裂缝或旧蛀孔等处钻入皮层,排出细碎均匀的褐色木屑。幼虫先在皮层下蛀食,使木质部与皮层分离,极易剥落,然后在木质部的表面蛀成槽状蛀坑。此阶段常见10多头幼虫群集危害。虫龄增大后,常分散在树干的同一段内蛀食,并逐渐蛀入髓部,形成粗大则不规则的蛀道。10月份即在蛀道内越冬,翌年继续危害,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老熟,爬出蛀道,在根际处和离树干几米外向阳干燥处约10 cm深的土壤中结茧越冬。

4 发生原因

4.1 品种抗虫性差

推广的矮化新品种少,仅占20%左右,60%以上为40~100年生的老树、老品种,有利于芳香木蠹蛾幼虫的取食为害。

4.2 面积大,易暴发

核桃生产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核桃面积不断扩大,栽培面积已经发展到1.74万hm2,为芳香木蠹蛾大面积发生提供了有利场所和丰富的食料。

4.3 气候条件有利

镇安县位于秦岭东南麓,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700mm以上,特别是夏秋季降雨量多。气候温和,有利于核桃芳香木蠹蛾成虫产卵、孵化。

4.4 群众科学管理意识差

核桃老树多生长在荒坡、沟槽、村旁、地边,杂草丛生,群众不重视管理,不扩盘、不除草、不施肥,靠自然生长,为核桃芳香木蠹蛾幼虫提供了安全的越冬场所,使越冬基数不断增加。

4.5 立地条件差,树体营养不良,树势衰弱,抵抗害虫能力差

核桃对立地条件要求很高,特别是要求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核桃大多栽植在山地,肥水不足,土壤瘠薄,天旱地干,若不及时浇水和施肥,树体营养不良,致使核桃生长不良,树势衰弱,抗虫性差,易遭受芳香木蠹蛾为害。

4.6 群众对虫害的防治认识不足,不懂防治技术

据调查,60%以上群众,只知道树上核桃变黑了,不能判断是病还是虫害引起的,更不懂得如何防治,任其自然发展。部分群众虽然进行了防治,但不懂防治技术,盲目用药,防治不及时,错过最佳时期,防效差,劳民伤财。

5 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5.1 林业防治

(1)更换品种,选用抗虫品种。新发展和栽植的核桃树,要选用矮化、抗虫品种。对抗虫性差的大树、老品种进行更换,以达到抗虫害的目的。

(2)加强科学管理,进行扩盘、施肥、除草。无论是新栽的还是老树、大树,都要对核桃树扩盘、施肥、除草,以增强树势,提高抗虫害能力。同时通过深翻扩盘,清除杂草,减少越冬幼虫基数,和翌年虫口密度。

(3)适地适树建园。核桃为深根性喜光树种,应选择在立地条件较好,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的川道、坡塬以及缓坡中下部的退耕地,以达到适地适树,增强树势,提高核桃树抗病虫害的能力。

(4)应及时伐除枯死木、衰弱木,并注意消灭其中的幼虫。

(5)树干涂白。在成虫的产卵期,将核桃树树干涂白,可以防止成虫在树干产卵。

(6)人工捕杀幼虫 发现幼虫危害时,撬开皮层挖出幼虫。

5.2 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诱杀。

5.3 药剂防治试验

5.3.1 喷药防治试验 6~7月在树干1.5m以下至根部喷洒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200倍液与对照(ck)3个处理组,10 d喷1次,连喷3次,以毒杀初孵幼虫,喷药后10 d,随机抽查,其中防治效果分别为91.35%、93.24%,防治效果均在91%以上,防治效果显著(见表1)。

表1 喷药防治效果

5.3.2 灌药防治试验 5~10月幼虫蛀食期间,将核桃树根颈部土壤扒开,用40%乐果乳剂25倍液灌入虫道,至药液外流时为止,然后用湿土封严,毒杀树干中或根中的幼虫,与对照(ck)比较,防治效果好,幼虫死亡率90%以上(见表2)。

表2 芳香木蠹蛾灌药与不灌药防治效果比较

6 小结

芳香木蠹蛾在陕西镇安2年完成1代,以幼虫危害树干及根部皮层,危害严重。根据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采用林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灌药防治可在5~10月用40%乐果乳油25倍液灌入虫道,至药液外流为止,用土封严。喷药防治可在6~7月用药剂在树干1.5m以下基部和根部喷洒。这两种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完全可以达到控制虫害发展,消灭虫害的目的。

[1] 周嘉喜,屈邦选,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虫及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张毅萍,朱丽华.核桃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3] 曹向银,郭俊英.优质核桃无公害丰产栽培[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树势芳香皮层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芳香四溢
炊烟的芳香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柑橘促花技术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芳香欺骗后的幸福,恰似你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