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STARR术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梗阻性排便障碍综合征

2013-12-23王绍臣何桦波徐静芳项电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排粪肛管盆底

王绍臣,何桦波,徐静芳,刘 伟,任 炜,项电巅

梗阻性排便障碍综合征(obstructive defecation syndrome ,ODS)也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Longo 推出了一种新的技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即运用环形吻合器治疗排便梗阻综合征[1]。我 们 于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对28 例 伴有盆底功能失调的ODS 采用改良STARR 术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病史1~56年,平均25.5年,均符合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2]。根据治疗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5例,女23例;年龄23~79岁,平均35岁。对照组28例,男2例,女26例;年龄20~81 岁,平均38 岁。治疗组23 例行排粪造影,直肠前突1.6~3.0 cm 有12 例,≥3.1 cm 有11 例,伴有直肠黏膜套叠脱垂(≥1.6cm)28 例。直肠前突平均(4.52±1.08)cm,直肠黏膜套叠脱垂平均(3.15±0.46)cm。对照组26 例行排粪造影,直肠前突1.6~3.0 m 15例,≥3.1 cm13例,伴有直肠黏膜套叠脱垂(≥1.6 cm)28例。直肠前突平均(4.35±1.48)cm,直肠黏膜套叠脱垂平均(3.38±0.76)cm。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术前进行盆底生物反馈治疗。采用加拿大来博瑞生物反馈治疗仪,根据肛门部肌肉异常部位放入相应距离的探头。电刺激频率10~20 Hz,治疗时间20 min。2 次/d,10 次为1 疗程。完成2 个疗程进行盆底肌电评估,盆底肌肉功能恢复良好后行改良STARR术。截石位以环状肛门扩张器(circular anal dilator,CAD)内芯扩肛15 min,并固定。见直肠黏膜呈宫颈状脱入CAD中,置入荷包缝合,用肛门镜(purse-string suture anoscope,PSA)分别距齿线上2.0、3.5、5.0 cm 处,10~2 点于直肠肌层做半荷包缝合(Vicryl 2-0,Ethicon)。从CAD 后侧窗口插入压肠板,以保护直肠后壁。将完全旋开的33.5 mm 痔环状吻合器(haemorrhoidal circular stapler,HCS)插入至吻合器头,超过最上端荷包缝合线,自内向外分别收紧荷包线。以持线器(special tools,ST)从HCS 两个侧孔牵出,并钳夹。当牵拉拽紧荷包缝线时,确定并保持HCS钉缘位于肛管直肠环上方。闭合HCS 。检查并确认阴道后壁完整,击发HCS。持续紧握20 s,旋开并移出HCS。剪断侧方“狗耳”状的黏膜,并缝扎止血(Vicryl 3-0,Ethicon)。移出压肠板,再次置入PSA。距吻合线上4.0 cm 处,使用同前方法,击发HCS 将直肠中上段黏膜环形切除。观察直肠腔通畅,无直肠黏膜堆积。指检直肠前壁无薄弱凹陷。留置肛管,止血海绵填压。

对照组:麻醉、体位、直肠前壁手术方法同治疗组。直肠前壁切除后再次置入PSA。分别于吻合线上2.0、3.5 cm处,4~8点于直肠后壁肌层做半荷包缝合(Vicryl 2-0,Ethicon)。击发HCS切除直肠后壁黏膜。观察直肠下段肠腔通畅,直肠上段肠腔仍有直肠黏膜堆积。指检直肠前壁无薄弱凹陷。

两组均联合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手术后第3 d 开始1 次/d,温开水240 mL 加聚乙二醇4000 散剂10 g混匀,晚饭时口服。连续口服20~30 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后排便情况,将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的排便情况进行ODS 评分、排粪造影检查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情况进行比较。将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包括疼痛、出血、术后便急感、尿潴留、肛门失禁、吻合口炎症、直肠狭窄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评分=【(术前ODS 积分-术后ODS积分)/术前ODS积分】×100%。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排粪造影显示肛直角大于90°,变化幅度大于20°,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基本正常,排便迟缓反射压力梯度能逆转。排粪造影示直肠前突深度减少12~15 mm,且95%>疗效评分≥70%。有效:症状、体征改善,排粪造影显示肛直角小于90°,变化幅度大于10°,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改善不明显,排便迟缓反射压力梯度有时能逆转。排粪造影示直肠前突深度减少8~11 mm,且70%>疗效评分≥3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排粪造影显示肛直角小于90°,排便活动时无角度变化,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无改善,排便迟缓反射压力梯度不能逆转。排粪造影示直肠前突深度无明显改变,且疗效评分<30%。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t 检验及Riddit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手术后平均随访6 个月,根据Rid⁃dit分析,U=3.210(P <0.0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χ2检验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2 ODS 评分 治疗组ODS 评分术后6 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非常显著(P <0.001),对照组部分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明显(P <0.05),部分指标改善显著(P<0.01)。

3.3 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3.4 排粪造影检查 治疗组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结果示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0.001);对照组直肠前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0.001),直肠黏膜套叠脱垂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5 肛门直肠测压值 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 <0.01),直肠排便压、直肠排便感觉阈、直肠最大耐受量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05);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肠排便压、直肠排便感觉阈、直肠最大耐受量较治疗前改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情况比较(cm,x±s)

4 讨论

梗阻性排便障碍综合征原因很多,通常直肠前突、直肠套叠、直肠脱垂、肠疝等被认为是引起ODS的常见机械性原因,而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盆底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征等盆底功能失调、巨直肠、会阴下降综合征、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等则被认为是功能性原因[3]。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比较(x±s)

本研究是在传统STARR 术的基础上进行术式改良,是根据解剖学理论而设立的。排便障碍综合征直肠代偿性改变即横向扩张(直肠前突)及外部膨出(直肠脱垂),当伴随盆底功能失调,我们不仅要通过经手术解除直肠黏膜脱垂及直肠前突的修补,同时要通过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本研究通过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的ODS评分情况,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改善。

本研究中,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直肠前突的改善均非常显著(P <0.001),而对于直肠黏膜脱垂的改善,治疗组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01),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术后6个月电子直肠镜检查,传统STARR术后患者加腹压,可见直肠中上段黏膜似瓶塞样吻合口突入镜筒。部分患者仍感盆底坠胀感,或直肠下段有重压感。改良STARR术后患者加腹压,无直肠黏膜突入吻合口,彻底解决了直肠黏膜脱垂。

由于切除部位不同,传统STARR术更容易造成直肠腔狭窄,阻断肛门的部分功能。改良STARR术只切除直肠前壁,不容易造成直肠腔的狭窄,并能保留肛门部位的精细功能。本研究术前、术后6 个月的压力测定值,对照组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均无明显改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异于正常值,直肠排便压明显增加。因直肠前后壁切除,使得直肠排便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显著低于正常值。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排便压、直肠排便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均接近正常值。

经过本研究显示,传统STARR术与改良STARR术均能有效治疗直肠前突,而直肠脱垂的疗效改良STARR术明显优于传统STARR术,术前的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更有利于治疗于伴有盆底功能失常的ODS。研究显示,改良STARR术联合盆底生物反治疗伴有盆底功能失调ODS 成功率89%,而传统STARR 术成功率为50%。本研究提出的改良STARR 术开辟了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手术微创的新术式,并明确了盆底生物反馈是治疗盆底功能失调的重要手段,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其疗效明显。

[1] 邵万金,谭金枝编译.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2):188.

[2] 邵万金.杨柏林译.便秘罗马Ⅲ标准[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6):579-580.

[3] 邵万金,孙桂东,陈邑岐.排便梗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选择[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3):186-190.

猜你喜欢

排粪肛管盆底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使用EN控制排粪在肛周脓肿术后负压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一种新型排粪造影助推器的设计与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