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痛悼念叶干运教授

2013-12-04陈学荣

关键词:叶老皮肤性病麻风病

我国著名皮肤性病学家叶干运教授因患脑梗死不幸于2013年10月19日凌晨4点28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9岁。

叶干运教授是我1954年去中央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实习时的老师,是把我带入皮肤性病学的开门老师。叶老师的病来得太突然,走得又是这么快!如晴天霹雳,让我万分悲痛!

叶老于1924年7月21日出生于北京。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48年7月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留校任北京大学医学皮肤性病科助教、住院医师等职。1950年秋,叶老被任命为中央防疫总队第七大队大队长,率领60多名医务人员赴甘肃省的夏河、卓尼、东乡、临夏以及青海省的湟源、海晏等地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防治工作。他们共诊治患者20多万人次,其中确诊为梅毒患者8 000多人,淋病患者1 700人,均予以青霉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954年5月,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正式成立。从此,他在该所工作至今已60年,先后担任主治医师、门诊部主任、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顾问等职,主编了《性传播疾病诊疗与预防》、《实用性病学》、《皮肤性病防治》、《性传播疾病》等专著,为控制性病的蔓延继续作贡献。

1956年,协助卫生部草拟了麻风防治规划。1957年6月,叶老参加了在济南市召开的建国后首届全国麻风防治会议。由著名的马海德博士任组长,他被任命为副组长。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召开麻风病化学治疗研讨会,中央卫生部派他为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一周的会议上,他与各国专家交流经验,共同制订了麻风病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1982年,应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的邀请,卫生部组织了由马海德、叶老、苏骏瑞3位专家组成的麻风考察组,前往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瑞士、印度和泰国考察各国的麻风防治与研究工作。1985年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成立,马海德任理事长,他先后当选为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同时还兼任过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麻风杂志主编等职。1989年,第13届国际麻风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主持了麻风流行病学分会场的讨论,并当选为国际麻风学会理事。1993年,第14届国际麻风大会在美国奥兰多召开,他再次当选为学会理事,他在理事会上积极争取第15届国际麻风大会在中国召开,获得大会一致通过。1998年,第15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他任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积极参与大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叶老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麻风病方面的论文30余篇。主编了《实用麻风病学》、《麻风防治手册》、《麻风联合化疗手册》、《麻风实验室工作手册》、《麻风护理手册》等专著。

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2年获美国传记研究终身成就金像奖。

2001年10月,为了纪念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赴藏区巡回医疗50周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卫生部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卫生大队当年在藏区工作的业绩,并颁发了“造福藏区人民的白衣战士、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代功臣”荣誉证书。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评选叶老为“东方之子”,进行了专题报道。

叶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缅怀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皮肤科学、尤其是麻风病防治所做的贡献,他对事业孜孜不倦追求、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鞭策我们为了热爱的学科继续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我们永远怀念他!

猜你喜欢

叶老皮肤性病麻风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实行新的投稿费用优惠政策/《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消除麻风在行动
微波治疗120例皮肤性病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