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配合降压操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2013-12-01袁旻健娄灵芝章伟张辉映钱黎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耳穴收缩压

袁旻健,娄灵芝,章伟,张辉映,钱黎军

(上海市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41)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以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学“肝阳”、“肝火”、“眩晕”、“头痛”等范畴,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其常见症状,晚期常出现心、肾、脑等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1]。笔者采用耳穴贴压为主治疗老年高血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1年选择南京西路社区老年高血压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60~84岁,平均(67±9)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4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1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病1、2级标准,危险分层为低危、中危患者;②年龄60岁以上,男女不限;③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无严重并发症,神志清楚,有能力自护且愿合作者;④均无参加过医疗保健操及类似康复治疗,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药物治疗方案维持不变;⑤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

2.1 治疗组

2.1.1 耳穴贴压

采用磁珠作为贴压材料,以降压沟为基本穴,肝阳上亢和痰浊中阻者加用肝、胆,肾精不足和气血亏虚者加用肾、膀胱。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贴压各耳穴,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每日按压穴位3次,达到耳廓轻度发热、麻、胀及耳廓潮红为度。两耳交替贴压,隔日一换,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 d,共治疗2个疗程。

2.1.2 降压操

采用一对一的方法指导后,患者自行练习。降压操共分5节,①预备姿势,正坐闭眼,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扶膝,均匀呼吸,舌尖抵上颚,总计4个8拍。②定眩,两手掌心向面部手指微屈,十指分开,指端紧贴头皮,由前发际向后发际做梳头动作,动作要慢,当拇指移至风池穴时,双手拇指端在该穴位做环形揉搓,总计4个8拍。③降压,两拇指外的四指扶头两侧,用两手拇指在两侧桥弓穴交替由上而下地缓慢地轻抹30次,以左侧为主,右侧手法更为轻柔。④平肝,取一竹筷,用其一端点压太冲穴,轻重适宜,以该点感觉酸胀为度,总计4个8拍。⑤调气,先将两手垂下,两肘微屈,两上肢慢慢上举至手与眼平,同时吸气,然后再慢慢放下两手,同时呼气,总计2个8拍。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 d,共治疗2个疗程。

2.2 对照组

按医嘱维持原有药物治疗方案,不给予耳穴贴压及降压操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3]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以上。

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l0~19 mmHg。

无效:血压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51.4%,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2.2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s,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s,mmHg)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组 76 141.7±14.1 125.5±9.01)2) 85.3±8.7 75.9±5.21)2)对照组 74 141.2±16.5 138.6±13.01) 85.1±9.1 83.0±8.2

经t检验,治疗组初始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效果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4 讨论

耳穴疗法有适应证广、疗效好、简便易行、副反应少的特点。《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因此,按摩耳穴是对人体的良性刺激。本研究采用主要穴位为降压沟,按摩降压沟能间接地刺激脊神经,配合肝、胆、肾、膀胱等穴位,可有效降低血压。杨信才等[4-6]研究提示,耳穴贴压能有效控制血压,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血脂、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代谢以及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关。本研究采用的耳穴贴压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无刺伤内脏之虞,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应用的降压操中的第1节预备和第5节调气为放松治疗,可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精神和肌群紧张性,促使人体生理、生化过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缓解大脑对整体的应激性反应[7]。第3节降压主要推拿桥弓穴,通过按摩颈动脉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桥弓穴有平肝熄风、潜阳健脑的作用[8],配合第2节定弦中的风池穴和第4节平肝中的太冲穴可有效缓解高血压头晕头痛的临床症状。

降压操可引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提高患者依从性;耳穴治疗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可有效促进医患沟通,两者结合治疗总有效率达82.9%。本法可以在社区进一步推广,以促进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控制率。

[1]马艳芬.中医药防治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62-26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4]杨信才,崔彩虹,安晓肖,等.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患者血浆生化值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08-211.

[5]乔光文,孙培华.耳穴贴压在心电监护拔牙中的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4):26.

[6]Zheng SL, Li FJ.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vascular headache treated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2):92-94.

[7]高军,刘薇.降压操对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6):502-503.

[8]罗道珊.推拿桥弓穴快速降压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2):1847.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耳穴收缩压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