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对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3-11-15张显红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陕西安康725000

吉林医学 2013年26期
关键词:解磷胆碱酯酶阿托品

米 俊,张显红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救中常见的急重病症之一,患者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随着院前急救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措施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但患者总死亡率仍较高[1-2]。笔者旨在探讨院前急救对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50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有胆碱样症状及毒蕈碱样症状,神志昏迷及时行机械通气,同时测定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至正常30%以下,并有以下表现之一:休克、昏迷、呼吸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其中由120接入或基层医院转来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18.52~53.33岁,平均(37.21±8.29)岁。自行入院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19.87~54.12岁,平均(36.38±7.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中毒药物种类和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医护工作者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车,在车上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先进行紧急处理。医护工作者到达后,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并对中毒程度评估。立即给予5~10 mg阿托品推注,然后每隔3~10分钟推注5~10 mg阿托品,患者达到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用量和间隔时间视病情变化而定,患者病情稳定3~5 h后改用长托宁。患者首次给予1.0~2.0 g氯解磷定,并根据病情情况反复使用。常规给予激素、吸氧、利尿等治疗,转送医院期间监护患病情变化者以及生命体征。

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是家属通过不同方式送入来院救治,患者到达医院后与观察组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

1.3 数据采集及评价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用量、氯解磷定用量、全血胆碱酯酶恢复到5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检验统计学显著水平为P <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用量、氯解磷定用量、全血胆碱酯酶恢复到5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用量、氯解磷定用量、全血胆碱酯酶恢复到5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用量、氯解磷定用量、全血胆碱酯酶恢复到5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比较()

分组 例数 阿托品化时间(h) 达到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用量(mg) 氯解磷定用量(g) 全血胆碱酯酶恢复到50%所需时间(h) 住院时间(d) 治愈率(%)观察组 75 2.22±1.15 50.8±9.42 11.04±2.53 32.06±9.68 10.67±4.77 94.67对照组 75 4.60±1.57 90.12±23.73 20.56±3.51 56.81±12.6 13.37±5.48 81.33 P值0.019 0.005 0.008 0.017 0.011 0.013

3 讨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比较常见,每年约5~7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其病死率高达10%[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体内的胆碱酯酶活性被有机磷农药抑制,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及时分解,进而使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神经突触间隙大量蓄积,并作用于突触后模的胆碱能受体,使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衰竭,最终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烟碱样和毒蕈碱样症状,严重患者甚至可因呼吸衰竭和昏迷而死亡[4]。

虽然目前国内外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药物抢救方案,但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患者院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有关[5]。院前急救转变了以前医生在医院里等待患者的医疗模式,而是快速地把急救医措施送到重、危和急性患者身边,最大程度地缩短治疗期。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措施,能使患者在中毒早期以及患者清醒的时候进行催吐,从而使大量的毒物被呕出,减少了有机磷农药被吸收量,同时也减少了全身皮肤黏膜吸收的毒物量[6]。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能提高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 健,刘克勤.我国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1403例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2,41(9):620.

[2]卢红元,钱梦勇.活性炭不同途径应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的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22.

[3]王新平,曹国辉.血药浓度监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10,50(9):96

[4]于 名.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15.

[5]王大士.基层卫生院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体会[J].海南医学,2012,23(7):40.

[6]喻秋平,叶兴文,杨蕙文,等.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8):37.

猜你喜欢

解磷胆碱酯酶阿托品
解磷菌、解钾菌和固氮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一株土壤解磷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解磷菌的筛选及培养基成分对解磷能力的影响
胆碱酯酶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的减量体会 (附105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