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3-11-15惠艳丽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清涧718300

吉林医学 2013年26期
关键词:肝功能红细胞标本

惠艳丽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 清涧 718300)

标本溶血作为分析前标本不合格中最常见的情况,他通常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1]。溶血是指血液标本出现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的现状。溶血的影响因素众多,对于溶血标本一般要求重新采血检测,以此确保检测的准确性[2]。笔者对在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溶血标本不能反映患者真实指标的情况做了分析研究,现将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由检验科采样的溶血样本50份,同期选择合格血样50份。血样样本都来源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人,采血时取坐位,在采血前患者空腹,并且至少静坐5 min,肘静脉取血,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采用EDTA抗凝新鲜全血。

1.2 检验方法:两组血清标本室温放置30~45 min后离心分离血浆,加盖-20℃保存,选择迈瑞BC-3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选择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LDH、Cl-、Ca2+、K+、Na+值等,肝功能检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选择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质控血清。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9.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检测指标值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检验对比:经过观察,溶血样本的AST检验值明显高于合格样本(P<0.05),两组的ALT检验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检验对比(,mmol/L)

表1 两组肝功能检验对比(,mmol/L)

样本 份数ALT AST合格样本50 28.53±21.54 25.23±211.51溶血样本 50 29.55±1.36 46.39±62.36 t值 0.625 7.521 P值 >0.05 <0.05

2.2 其他指标对比:经过观察,两组的LDH、Cl-和Na+检验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a2+和K+检验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其他指标检验对比()

表2 两组其他指标检验对比()

组别 例数 LDH(mmol/L) Cl-(mmol/L) Ca2+(mmol/)L K+(mmol/L) Na+(mmol/L)溶血样本 50 578.9±213.2 125.6±3.92 0.95±0.06 7.62±0.86 125.6±3.9合格样本 50 369.5±136.5 100.6±3.01 0.96±0.86 7.24±0.65 150.5±3.6 t值 18.251 5.632 0.063 0.128 4.63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实验室检验是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疾病早期诊断与早期得到治疗的依据。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飞速发展,新的血压实验室检验项目不断出现,临床医生对血液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越来越重视[3]。溶血是由各种原因造成标本中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的物质进入血清,使血清成红色,造成影响检验结果。由于红细胞中含有多种成分,因此溶血会对一些实验室检查项目的结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在肝功能指标中,标本溶血时,由于红细胞内AST的酶活性比血浆中的高约40多倍,将引起血浆中AST的酶活性的升高,从而使溶血标本的测定结果要高于未溶血标本,影响检验结果,会导致假阳性结果的产生。不过ALT受到溶血影响的结果要小些,细胞内ALT的释放量也比较少。本组资料中溶血样本的AST检验值明显高于合格样本(P<0.05),两组的ALT检验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标本溶血后,红细胞内含量高的成分进入血清,使该项目的检测结果增高,如LDH、Cl-等。相反,细胞内含量过低的成分也可对血液中该成分造成稀释,使结果降低,如Na+等。另外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还可以干扰某些实验,比如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4]。本组资料中两组的LDH、Cl-和 Na+检验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a2+和K+检验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溶血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首先应重视误差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误差。对于溶血标本一般要求重新采血检测,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积极配合重新抽血,比如体检者觉得重新采血对于自身有一定的身心影响,为此检验人员有必要对溶血标本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补救,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如评估溶血标本的基本实验室检查值等,从而对溶血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纠正。其次要严格建立血样收验制度,检验科室应拒收不合格的样本。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1 min,采血后应拔去针头沿试管壁缓缓将血液注入试管中,以防溶血,

总之,溶血对于肝功能AST检验值的影响是明显的,从而导致误诊与漏诊,为此要严格控制室内检验质量。

[1]阴斌霞,王香玲,赵丽华,等.溶血对实验室检查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6):25.

[2]胡望平,胡盈莹,冯福英,等.介绍一种测定溶血的高灵敏度的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24(3):664.

[3]刘一鸣,姚少羽,喻雄文,等.临床实验室检查重要检验项目溶血干扰的定量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8):112.

[4]方 翔,余道军,王贤军,等.溶血对16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及其结果的校正系数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2):3369.

猜你喜欢

肝功能红细胞标本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