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辛亥,百年思考——观影片《辛亥革命》有感

2013-11-15杨易霖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林觉民辛亥革命革命

杨易霖

《辛亥革命》这部影片是为了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献上的巨礼。回想辛亥革命我们不免想到它于我们、于现代社会留下的最大影响是什么?是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倡导民主共和,仅此一项,便已是功德无量。导演张黎曾说过在这部影片中注重的是人物的精神层面,他们的人格魅力,包括他们对理想、信念,非常坚定也非常明确,就是反帝反封建。从导演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借由本片不仅想让我们重温历史,同时还想把辛亥革命本身所包含的信仰与精神传递于我们。虽然说网上对于辛亥革命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只想着重于本片中的人物刻画和所传达的精神略做分析。

一、大银屏上的辛亥

本片以秋瑾就义作为开头。演员宁静表演得实在到位,从容地走过去,想了很多。面对那个抱着孩子看她砍头还冲着她笑的妇女,秋瑾的心情复杂。中国的妇女,为了革命死的,她是第一个。为了唤醒中国人的革命意识,她甘愿牺牲她的性命。她希望,她想要的未来有一天会在孩子的笑脸上看到。慷慨的死,要换取的是所有孩子们有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她的一番“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的深情表白,深深打动了我。这个母亲,最后看了她的孩子的照片一眼,安详地落下头颅。鲜血在大屏幕上现出四个大字:辛亥革命。一向以刚毅著称的主旋律电影,以一个母亲,以一个女性的柔软,敲击了人心。女性柔弱的肩膀担起了革命的重担,从而更体现了强大的信仰与精神的力量。先前的秋瑾与而后的林觉民都凸显了无数人的舍生取义。林觉民的那一番审问大义凛然,后面林觉民的妻子也是那样的令人崇敬!还有那封感人肺腑的《与妻书》,历史细节得到很好的还原,栩栩如生,有催泪效果,这确实是个妙笔。只是没有出现《与妻书》内容,多少使人有些遗憾。

大片讲究一文一武,《辛亥革命》战争场面很激烈。枪林弹雨很是逼真,急促的战争节奏,迫使我们不得不屏息观影。外加林觉民《与妻书》的奔泪场景,更霎时令我深为触动,原来张黎的情感如此地诚挚且炙热。此部主旋律电影的另一大看点就是黄兴与徐宗汉的感情。电影中,他们的感情贯穿着革命的始终,对他们感情的描写刻画很感人,更加衬托出了革命的残酷和革命党人的救国救民的牺牲精神。其中由李冰冰所扮演的徐宗汉,也是由女性视角切入。广州起义失败后,徐宗汉打捞起烈士,这悲壮的场景,她嚎啕,她绝望,但她仍然坚强,仍然继续革命,从而不仅传达出了导演所要传达的精神,更渲染了辛亥革命所涵盖的精神。

反观影片导演张黎,心如止水,专心制作电影,娴熟地运用蒙太奇等多种电影技巧,通过直叙与闪回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将特定历史事件清晰地勾勒出来,也将导演个性夹杂其中,创造出颇为动容的画面。例如,在影片开始秋瑾走在菜市口的刑场上,一名年轻的母亲宛然一笑,似乎象征着冲破阴暗面的一线曙光。而到了最后,这个场景再次出现,不过摄影机位从左至右换了角度,当这位母亲重新微笑时,辛亥革命已获成功,清王朝无奈退位。只是面对特定的历史题材,再好的导演遵循主旋律的大纲,往往只能平稳过渡,明哲保身,太浓郁的个人色彩反而会招致责难。而导演张黎在这大环境下,网罗诸多炙热明星,不温不火地奏响了《辛亥革命》的集结号,以尊重历史、解析历史、重现历史为本片主旨,同时有意识地融合了鲜明的个性元素,这无疑是锦上添花,使《辛亥革命》够得上精彩的规格,成为影迷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不是这样,个性太浓颠覆了历史原貌,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二、星光闪耀的辛亥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有很多明星加入,明星就算是只有一场戏也是精心去演绎。如果说表演,无论是成龙还是扮演孙中山的“专业户”赵文瑄,其实都不如次要角色。赵文瑄这个比孙文更像孙文的男人,第五次穿上中山装,举止优雅,气质堪佳。可谓倾毕生之所学,把对这一角色的理解呈现在我们面前。可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仍给我不够坚毅的感觉,两次莫名的痛哭,让我感到匪夷所思。气宇非凡的孙中山怎能只有痛哭这一种单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孙淳锃亮的脑门再次使袁世凯成为电影的最大亮点,他演技超群,尤其关于内心世界的诠释,可谓登峰造极。孙淳扮演的袁世凯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袁世凯”,虚伪但不令人讨厌,冷酷但不令人恐惧,他是一个政治人物,不是流氓无赖。我以为市侩精神和政治头脑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袁世凯,而孙淳则演活了这个人物。虽然关于袁世凯称帝事件不属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内容,但传统的历史观点中“窃国大盗”的定论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议,这不在本文讨论之中。而我觉得《辛亥革命》中更冷静更客观更全面的态度来自于对西方列强的描写。

最纠结的恐怕就是陈冲了,她扮演的隆裕自始至终都是坐着的,命运却是最动荡的,皇亲国戚,家国天下,没一样能给角色以安全感,所以很有意思的是隆裕太后的哭戏,她委曲求全。还有最后一场“退位”的戏,她化了浓妆,正式和一个时代告别。这应该是最厉害的一个隆裕太后。跟范冰冰相比,自是别有一番味道。

有了胡子的成龙仿佛多了一份为天下操劳的责任,他的形象必须大气且沉稳,但又不能没了威风,所以文戏武演——他的手里要么握着枪,要么举着刀,他需要有道具来辅助塑造角色,也需要空间让奔波跳跃了大半生的身影可以在路上行走得更稳健。他更是将具有纪念意义的“100”印刻在蓝色革命军领袖的肩章上,自废武功献上了一份爱国大礼。其他配角演员虽都是匆匆过客,可好歹也在这本巨献中留下了淡妆浓抹的一笔,今后回味起来也会别有滋味。一群星光闪耀的当红明星,一堆噱头十足的宣传策划,明显闻到了《辛亥革命》制作团队的“掘金”气息。

三、民主革命的辛亥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但我们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

猜你喜欢

林觉民辛亥革命革命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辛亥革命亲历记》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论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辛亥革命
林觉民:不负天下,但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