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3-11-15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院校高职

窦 勇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文化日益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紧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日渐活跃,各种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急需大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在这样的形势和局面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深刻认识到外部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必须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低必须性和紧迫性,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坚决摒弃那些不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传统方式和观念,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现新跨越。本文主要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索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实现了科学发展,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高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的速度和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进程中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主要表现为:

(一)理论教学缺乏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能力和知识的统一体系,学校体育的目的,要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尽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加学生对于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观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过于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和提高,造成了学生对体育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全面,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理解不深,也就无法激发学生们热爱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紧迫性,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高职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缺乏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没有从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实效性出发,对体育内容选择不够科学,没有顾及到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季节性,仅凭单纯的个人好恶来选择,自然也就无法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二)体育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教学的成果和意义的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的。反观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短期行为的思想,选择自己的专业的时候,常常凭借对自身对体育的粗浅理解和热爱程度,主动参加体育教学的热情不够,不能长期坚持,缺乏科学的安排和方法,不能使体育教学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参与体育锻炼必须要讲求科学的方法和锻炼方式,反观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生,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和锻炼方法知道自己的学习,因此,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多盲目地行为,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病,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的体现。同时,参加体育教学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中不光包括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有相关的运动保健知识的普及,要建立一整套的训练方法,不能随意为之。这就在保证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学生锻炼方式的科学和身体的健康。

(三)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复杂,学生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来自农村,对一些体育项目从来没有接触过,有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体育项目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就比较熟悉,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教育要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方式,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反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一般还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主,没有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不大,这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潜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形成原因

(一)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重成绩、轻素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一般都是单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把教学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应付考试上,放在了如何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就常常出现为了提高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忽视体育锻炼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作用,所以,学校和老师都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很差,身体素质继续提高,对于体育对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也认识不足。

(二)投入不足

受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大部分学校只是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提高,教师的注意力也放在了文化课成绩上,体育教学在中学教育阶段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常常被人冷落在一旁,无人问津。这也决定了学校对于体育的关注度大大下降,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文化课成绩,不惜挤占体育课的时间,对于教育的投入程度也自然非常低,造成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短缺,体育硬件严重不足,无法为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提供条件,这些都大大阻碍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和锻炼。

(三)家庭原因

受学校和社会重视文化成绩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一所满意的大学,自然就会将学生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学生文化课的注意力上,对孩子的体育锻炼的需求不仅忽视,甚至禁止,这就造成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体素质极度下降,体育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自身原因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格外关爱,甚至娇生惯养,过着非常安逸的生活,怕苦怕累的思想和贪图安逸的倾向十分严重。很多学生惧怕体育运动过于劳累,害怕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害怕在风吹日晒的条件下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学生为了逃避上体育课,找出各种借口来推诿搪塞,这些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广大的高职院校和教师要进一步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和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学生体育能力提高的重视,加大教育投入,改进教学模式,创建教学理念,不断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提高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巨大作用,要将注意力从单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上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要看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冷静面对挫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促进学生和教师体育意识的提高。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体育教学创造物质条件,积极更新教学环境和手段,积极完善和改善教学的硬件设施,为体育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二)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培养,更要对学生普及体育理论和知识,激发学生热爱体育、投身体育的主动性和热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完美融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和网络资源,加大对学生宣传体育与健康的直接关系,帮助学生改变对体育教学目的错误认识和消极情绪。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内容,要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合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体育项目,促进体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育与健康相结合

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必须要在教学中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对于体育与个人健康之间重要关系的宣传,激发起学生热爱体育的热情和主动性,在加强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一些体育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运动的技能,更能懂得如何用体育锻炼维护自己的健康,促进自身体魄的强健和意志品质的锻炼。要鼓励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让体育锻炼在个人发展和健康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更加丰富和有效。作为高职院校来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必须要掌握学生个性化需求。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将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那么体育教学的效果就不能让人理想。所以,广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来开展教学,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广大教师要努力学习高新技术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丰富教学体系,用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五)激发教师热情

教师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必须要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要建立完善的考评体制和鼓励机制,在学校内营造比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学术氛围,要将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教学成果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教师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

注释:

[1]蒋恺《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2.

[2]卢庆民;顾龙翔《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3]高瑞《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分析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例》《甘肃高师学报》2010/05.

[4]王海鹰《浅谈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8.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