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设计

2013-11-15胡献林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合唱团综合性

胡献林

《合唱与指挥》是地方综合性院校艺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关系到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对于专业艺术院校来讲,地方性综合院校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偏低。《合唱与指挥》作为群体性、协调性、凝聚性高度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集体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精神风貌以及智力,更是地方综合性院校进行美育教育的有力手段。比如合唱歌曲的内容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课堂,合唱的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良好手段,合唱过程中的协调可使学生养成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从教经验,提出了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的设计方案,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院校的软实力,近年来地方院校都在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学院的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引进的专职师资为教材中钢琴伴奏写作及音、视频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又因此类院校大多是在中职高专的基础上升本而产生,大部分师资是多年从事中职高专的音乐教学工作,甚至还有一部分就是本地人,此类教师为地方合唱作品的编入及其排演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二合一的师资融入为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石。总之,为了使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得以优化发展,需要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便让符合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发展需要的教材能早日走进课堂。然而,实践过程中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却存在不少问题。

(一)缺乏符合自身的教材

合唱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优秀合唱作品乃至合唱教材的问世,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田晓宝的《天籁之声》成为了tiankong女子合唱团的钥匙,《童声合唱训练学》亦是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的成果。经调查国内现有的合唱教材可发现,仅有针对专业合唱团、艺术院校、高师院校等三大板块编撰的合唱教材。教材的单一性及专业性,必然导致这些教材对于地方综合性院校来讲只能借鉴使用,要想更好的提高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合唱教学水平,必须研究编写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材。国外合唱教材因语言难度、旋律创作难度等因素,地方高校也只能望而却步。

(二)教材编写经费短缺

地方综合性院校多数地处省会之外的地级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政府的生均拨款仅为重点院校的1/3~1/2,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加之大多数院校的艺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院校的投入经费相应减少。以上都将导致艺术教育中《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的经费短缺,对此现状,笔者认为可将其作为教改科研项目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必要的经费,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方案设计

(一)结合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教学特点

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及公共选修课来进行教学。必修课是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合唱教学,这类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如乐理、视唱练耳及声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公共选修课是针对爱好合唱艺术或是对合唱艺术有好奇心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另2009年教育部下发的《高校艺术教育的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本科院校将艺术教育列入必修课中,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获得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两个学分。否则,将不能毕业。为此合唱公选课成为了艺术教育学分的热门课程之一。

由此看来,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合唱与指挥》教材既要达到必修课的标准,又要符合公选课的要求。根据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可以将选择的作品按难度分章节,由易至难。选修课从低章节往高章节根据课程需要来选择作品,而必修课则在中高难度中选择适合的专业性作品。本教材在作品选择中将遵循以下原则:(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2)时代性与经典性相结合;(3)循序性与发展性相结合;(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5)实用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此外,教材采用简谱、五线谱两个版本。简谱版为地方性学院公选课使用设计,五线谱版本符合音乐学专业必修课教材的课程要求。

(二)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结合阐述

本教材分为理论及作品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简要阐述合唱与指挥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基础知识,并对童声、变声期合唱的基本训练要点进行梳理。作品实践部分选用中、外经典合唱曲目及本土性合唱作品三个板块,每首作品乐谱后添加音乐本体分析及演唱、指挥与排练提示,为作品的完美诠释奠定基石。通过教师对本教材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与指挥合唱的能力;并能对合唱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处理,特别是本土性合唱作品风格的把握;还能根据童声、变声期合唱团的特点进行合唱训练。

另一方面,为了让地方性院校师生更好的把握作品风格,将入选的合唱作品制作成音、视频资料附入教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会自然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遗忘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对地方院校《合唱与指挥》公选课的学生们来讲,只有文字与歌谱的教材是乏味无趣的,如果能将其制作成视听结合的视频资料,不仅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更能使其对合唱与指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其今后学习的敲门砖。马克思曾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音频资料附入教材既能训练学生们的耳朵,又能让其感受前沿合唱团的实力,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此外,教材中音、视频资料的融入,不仅可以作为地方综合性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专用教材,更能成为《合唱与指挥》鉴赏课程通用的教材。

(三)合唱作品的地方性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均能歌善舞,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近年随着合唱事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合唱作品的大量问世,特别是根据地方本土音乐素材创作的合唱作品。如青歌赛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团演唱的陕北风情的《情歌》及《秦巴板车号子》;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演唱的《黑衣壮的酒》及《北部湾的风》;云南聂耳合唱团演唱的《小河淌水》及《一窝雀》;华东师大合唱团演唱藏族风格的《大青藏》等等。

本教材在合唱作品章节,选编部分极具地方本土特色的优秀合唱曲目,让其成为地方性合唱作品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第一扇窗。让地方高校合唱团不仅能接触到中外经典合唱作品,还能有机会学习演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且极具地方本土特色的优秀合唱作品。

(四)教材中钢琴伴奏谱的编入

钢琴伴奏是合唱训练与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帮助合唱队员掌握音准、把握节奏,又能烘托出合唱作品的情感。一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钢琴伴奏技巧,还须懂得与合唱者、指挥者之间的交流。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有的《合唱与指挥》大多只为教材中的经典曲目附上钢琴伴奏谱,这样一来,就影响到教材中其他作品的训练和演出。师资队伍雄厚的院校还能自行对教材中其他作品编配钢琴伴奏谱,师资薄弱的院校对其他作品只能望而却步。此类情况将造成大部分优秀的合唱作品因无伴奏而被迫退出讲台,甚至是舞台。本教材对编入的曲目都附入钢琴伴奏谱。(一)缓解了《合唱与指挥》课程师生排演过程中的无伴奏可依问题,让作品的演绎更唯美;(二)锻炼了合唱队员的团体协作能力,让合唱队、钢琴与指挥有效配合,在作品演绎中融为一体;(三)改善了合唱作品的流失情况,让优秀的合唱作品能有机会站上讲台,走向舞台。

注释:

①周革新.论合唱的教育功能[J].衡水师专学报.2002(1).

②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六次联席会议,2009(1).

③倪淑萍.高师合唱教学的曲目选择[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7(2).

④张英华.钢琴伴奏与合唱的紧密结合.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合唱团综合性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基于C50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水泥优选试验研究
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青蛙合唱团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综合性图书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