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海上钢琴师》评析

2013-11-15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钢琴师丹尼钢琴

冯 丹

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执导的《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艺术性极强的电影。贴切丰富的影像、精彩绝伦的表演都令人陶醉,内容发人深思。一部优秀电影作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海上钢琴师》里一个都不缺。电影主人公选择的人生之路为观众带来启发。

好电影是精神盛宴。宋代词家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竹”是精神食粮,而“肉”是奢侈的物质食粮。人可以不吃肉而吃其他菜蔬、五谷,但不可剥夺他最需要的精神大餐。因为,人活着不但有一具躯躯壳,还有精神。

这部影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邮轮维吉尼亚号于1900年元旦到达美国纽约。乘客们望着渴望已久的自由女神像纵情欢呼。邮轮上,贫困的添煤工丹尼寻找着,他希望可以在头等舱找到些值钱的东西。结果,他却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躺在一架钢琴上。丹尼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还教他念书、写字。丹尼给孩子取了一个奇特的名字Danny Boodman T.D.Lemon 1900。出于对他的保护,丹尼不允许孩子离开船舱,因为他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直到他8岁那年,丹尼因为意外事故而送命。1900参加父亲的海葬仪式,他突然听到悦耳的乐声,一旁的亚洲女士告诉他,这是“音乐”。一个偶然的机会,1900晚上来到餐厅,在钢琴上信手弹奏。美妙的乐声吸引了船上很多本已入睡的乘客。从此他便开始了既传奇而又悲剧的一生。在1900一生中,他从未下过船、登上过大陆。在维吉尼亚号游轮上,他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在船上结交了好友max;也曾爱上过一个姑娘。可是,他最后还是和报废的邮轮一起在海上被炸毁。他曾击败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让他名声大振。然而,这都对他的命运没有什么意义。后来,有人请他录制唱片。录完后1900才明白,这些人要拿他的音乐去给他卖钱、换取所谓的名气。1900立刻拿走唱片说:“我不会让我的音乐离开我”。在他录制唱片时,1900偶然看到、并爱上了手风琴匠的女儿。由于对爱情的憧憬,他曾经下决心离开船,去开创新的生活。他想把那张唱片送给她,但最终还是没有送出去。所以唱片被他亲手毁掉。max把它粘好,藏在了钢琴架里。这成为天才的钢琴师唯一流传在世的乐曲。当他走到船梯上,看到迎面而来的如迷宫一样巨大、繁华的纽约市时,1900把自己的帽子伸手扔进海里,并从此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

主人公1900是音乐演绎的天才。他轻巧的手指如流水般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流淌的不仅是音符,还有对生活的真诚。飘逸深情的曲风优雅、唯美地飞扬。他的音乐时而大气、时而精巧,时而磅礴、时而细腻,时而大胆、时而小心,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用音乐体现人物;用音乐表达情感;用音乐讲述人生;用音符代替语言触及人的心灵。听他的音乐,就像听人生经历。他的手在键盘上,心却如痴迷的乐者,跟随自己的音乐一同翱翔,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音乐世界是多么广阔,音乐描述的世界是多么的迷人。这种人生与音乐的立体结合让人眼界大开,使我对音乐亦有了一番的新的认识。

1900能用钢琴给麦克斯展示他阅人的能力——用音乐诠释性格与表面形象不同的四个乘客:用小调上激越的转折描绘与情夫私奔的老女人;用一段表现回忆与沉思的抒情音乐线条刻画似乎深深陷入前世往事的伤感男人;用富于张力的探戈节奏描绘一个风尘女子正与人相拥共舞;最后,用慌乱跳跃的旋律讽刺一个身着偷来礼服混迹在头等舱的不速之客。这一段段别致的音乐告诉听者,形形色色的客人已经使1900对陆地上的世态炎凉了然于心。这四位客人的表现极具代表性。在我看来,与其说1900用音乐诠释这几位乘客,不如说是这些优秀的配角在演绎音乐。他们人人都散发着美国百老汇名伶优雅且幽默的气味。

曾有人认为,声音会给电影带来致命的打击。这是评论家在电影《爵士歌王》开创有声电影后的论断。现在,可能很少有人会聚精会神地看一部默片。声音早已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在影片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首流行在全世界的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该首歌曲成就了影片莫大的成功,也更说明了声音的重要。许多电影大师均是用声音的高手。比如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电影中,使用原声和交响乐是永恒不变的创意。电影《发条橙》里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电影《闪灵》中的一些类似交响乐和原声很是震慑人心,这些音乐已深深刻在了观众脑海里。还有许多影片凭借动听的音效取得成功。像《走出非洲》、《珍珠港》、《燃情岁月》、《闻香识女人》、《勇敢的心》等影片中的配音已被视为经典。这些只是电影中音响的一部分。影片中零散的、间断的声音常常起提示作用,告诉观众将要发生的故事是是温柔的抒情场面还是激烈的冲突。在影片进入高潮部分时音乐也随之高亢,反之亦反。

由于《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的特殊性,它不需要用其他的音乐配音。要讲一个音乐天才的传奇故事,一定离不开他到超人的琴技。为展现他的琴技而产生的音乐自然就成了电影配音的最佳选择,进而发展为电影表现的又一语言。1900的音乐常常是即兴创作,不同的乐曲往往是他不同心情的流露,是他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工具。思念、孤独等感情通过弹奏一首首钢琴曲告诉给观众。他自己曾表示:音乐不必强行去做分类,最重要的是在于表达思想和情感,这是一种胜过语言的表达方式。

影片的配乐出于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他的作品旋律极富歌唱性,所以具有一瞬间渗入人心灵的巨大感染力。这得益于他宽广、质朴、流畅的乐思。《洛丽塔》、《天堂电影院》、《索多玛的120天》皆出自这位大师。音乐是影片的灵魂,在整部影片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托尔纳托雷的画面与莫里康内的音乐结合得天衣无缝,绝妙感人。在此就“钢琴决斗”片段的前段与结尾在环境音乐对情节的渲染上作分析:

本段开始时,Jelly的影子出现在画面中,与之相随的是一段沉闷、低调、压抑的音乐。随着他的正式亮像,更加低沉的大提琴声音也随之逐渐加入。这个过程没有台词,只有似乎想打破沉闷的一个威士忌倒入酒杯的声音,但马上又被淹没,直到那个空酒杯被重重地扣在吧台上,才结束了这段富有张力而压抑的音乐。在这段结尾部分,1900演奏完极富技巧的音乐震惊全场。之后,有长达10几秒的无声。这种运用真是精彩绝伦。全场目瞪口呆的画面与之相配,把电影观众的情绪带到一个及其兴奋的顶峰。此时无声胜有声!

影片戏剧化情节精彩绝伦,尤其是那场技艺的较量更让人热血沸腾。美国的爵士大师谢利想与1900一较琴艺高低。骄傲的谢利来自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陆地。人生的百般滋味已经把他磨练成为钢琴表现情感的大师。但他输给了生于船,长于船的1900,输给了钢琴与船是其他全部的1900。因为1900不是用钢琴表现,而是用钢琴呼吸。很久以前,他们已经合二为一。

观众也只能以一颗浪漫而诗意的心去理解1900和这部影片。导演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嚣,从而突出了主人公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影片中或妙趣横生、或精彩绝伦的音乐形成共鸣。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人人都想建立自己安全的圈,人人都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那真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和掌握的吗?会不会可能因为太贪心而苦恼?1900把自己生活的圈子缩小到钢琴这头到那头,又放大到88个琴键上演奏出的音符组合的巨阵里。他用自己的尺度圈定、取舍,他深知人生自由的无限与自己能享受到的有限。所以他总是快乐地微笑着;他也总是思索着,仔细观察着人们眼角眉梢每一丝细纹的变化。他注定不能给这个世界留任何痕迹。但是过于纯净的生命一定是没有抵抗力的。他说:“至少我可以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语气里充满心甘情愿的放弃。

与众多欧片相同,这部片子里充满了暗示。主人公1900就是最大的暗示。这位出生在油轮上的孤儿,被遗弃于钢琴之上,于是他天生是钢琴大师;他一生从没有下过船,在别人因晕船而呕吐得一踏糊涂时,他能闲庭信步;他身世凄凉却能把钢琴当作征服所有人的工具;他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却不以为然;他选择与船共存亡,却不能为了心爱的人登上陆地……导演想通过他暗示什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到了选择。人的一生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每个重大或者细小的选择都会决定各自人生走向。1900选择永远留在船上,因为他根本无法迈开走下甲板的这一小步,即便是为了他一生中爱过的唯一一个女人。所有观众都恨不得把他拉下船,但1900决然回头说:“陆地没有尽头。”看不到尽头的感觉使他害怕。钢琴的键盘、琴键都是有尽头的,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稳。

猜你喜欢

钢琴师丹尼钢琴
钢琴师
隐含暗示
乌龟丹尼
纸钢琴
钢琴师的歌
钢琴
空中弹琴
原谅那个保罗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