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10-12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陈 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黄冈438002)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我们从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设计出了调研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调研:英语的学习兴趣;影响自己学好英语的因素;学习英语的目的;课后接触英语的方式;课外英语学习的时间;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英语学习中的优势技能;英语考级情况及其认识;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最期待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调研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通过对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随机调研,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325份,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表1 学习兴趣数据统计

图1 学习兴趣数据统计图

如表1所示,受访者只有13.43%对英语比较感兴趣,有30.79%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55.77%则是无所谓。

对于影响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调查中,有42.34%的学生认为是口语,31.02%学生认为是听力,13.51%的学生觉得是词汇,13.13%的学生觉得是语法。可见,传统的英语教育由于过分注重语法词汇,已让口语和听力成为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如表2和图2所示)。

表2 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统计

图2 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统计图

8.91 %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兴趣,49.77%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而41.39%的学生学习英语则是为了考级(如表3和图3所示)。

表3 学习英语的原因统计

图3 学习英语的原因统计图

在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的调查中,每天课外学习英语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学生只有3.09%,每天学习在1~2小时的占9.36%,而有87.55%的学生学习时间都少于1小时(如表4和图4所示)。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的的英语学习只限于课堂内,课外很少接触英语。

表4 课外学习时间统计表

图4 课外学习时间统计图

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薄弱环节调查中,90.34%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是听力,89.51%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是口语,73.81%的学生薄弱环节是写作,69.74%的学生薄弱环节是阅读,50.04%的学生薄弱环节是语法,52.3%的学生薄弱环节是词汇。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是听、说、读、写能力(如表5和图5所示)。

表5 英语薄弱环节统计表

图5 英语薄弱环节统计图

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调查中,有47.62%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有待改善,70.64%的学生认为课堂锻炼不足,76.5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内容和专业是脱节的,65.89%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8.98%的学生觉得现在的教师水平不高,28.60%的学生觉得现在使用的教材过于落后,84.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内容应用性不强(如表6和图6所示)。总体看来,现在的英语教学主要问题体现在老师讲课刻板不生动、学生锻炼比较少、英语教学和专业连接不紧密、实际交流机会不足等方面。

表6 传统教学模式缺点统计表

631 936 1013 873 119 379 1124比例人数/% 47.62 70.64 76.45 65.89 8.98 28.60 84.83

图6 传统教学模式缺点统计图

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89.36%的学生希望是“教学做合一”的模式,79.02%的学生希望英语教学要和专业结合,28.3%的学生希望是传统讲授型的教学,31.55%的学生希望英语教学应围绕三级考试进行,7.77%的学生觉得英语应该采用自学方式进行(如表7和图7所示)。

表7 最希望的教学模式统计表

图7 最希望的教学模式统计

二、调研数据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比较明确;

(2)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少,没有养成晨读的良好习惯;同时班级英语学习的氛围不理想;

(3)关于一些基本技能方面,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少,口语表达能力弱,写作能力差等问题突出;

(4)英语三级的通过率不高。

2.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1)进一步巩固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2)能够使高职英语教学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同时和英语三级考试相结合;

(3)深入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把英语当作一门交际工具,能对未来的职业岗位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3.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及应用的问题反馈

学生主要从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状况,以就业为导向,主要反映问题如下:

(1)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效果不好。对于平时的公共英语教学,多数学生反映效果不佳,虽然有的学生也通过了考级,但是不能满足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

(2)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学生建议学校能改进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要与生活贴近,最好能融入一些专业元素,教学方法也应该多样,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3.结果分析

综合我们所有的调查资料,本课题有以下几点分析:

(1)高职英语教学应当实施“双结合、五同步”的教学模式,即英语教学应当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和英语三级考试相结合;同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

(2)大学英语课程应当摆脱以往单纯讲解词汇语法等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加入适应学生能力发展要求的多个创新环节,不断剔除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课堂以师生互动为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如分角色朗读英语对话、进行英语演讲,创设与专业或未来职业岗位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行模拟表演等。

总之,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对英语的学习,高职学生能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应倡导实践互动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倡“双结合、五同步”的英语教学模式,主张以教师为向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基础、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而高职英语的课程教学形式和手段也应多种多样,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开展英语教学和学习。

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原则

1.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

对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高职公共英语与中职基础英语教学和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和中职基础英语相比,它的基础知识学习层次更高,实际应用能力要求更高。和普通高校大学英语相比,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也不相同,同时训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高职公共英语更加具有职业性,强调应用性。

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更应以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以服务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宗旨,重点强调职业性和应用性。根据实际教学要求,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应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2)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应用技能的训练,引导培养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职业发展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合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基本原则,让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指南和准则,指导教师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基于此,我们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以下基本原则。

(1)基础性与职业性相结合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既具备了大学教育的高等性,又具有职业性,它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阶段,它是专业研究与职业培养的结合体。作为高职公共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教育,在肩负着基础教育、素质培养的同时,还承担起了职业教育的重要角色,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围绕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够用为度原则

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在高职院校教育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分配各学科学习、训练时间,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容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和教学质量高低,决定将培养什么规格的学生。既然高职公共英语不可能全面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等所有方面,那么如何来确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范围、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容量以确保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呢?其中,重要标准就是遵循够用为度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情不尽人意,整体水平较差,个体差异明显,如果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教学,在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上效果会明显不一样。因此,在实施公共英语教学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和个体差异出发,开展差别教学,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但是,在目前的以班级形式组织授课的情况下,对全班同学选取的教材一样,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和统一的授课进度,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个体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采用分层分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层次的合理流动性。

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该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坚持按照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的原则进行设计,具体思路如下:

1.以英语应用能力考核大纲为基础,设计英语基础训练

高职公共英语的基础训练阶段旨在使学生对语言结构和使用规律有一个理性、科学的认识,由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因此本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

在此阶段教学内容设计时,选择较为基础的的英语资料对以下内容进行训练:

(1)英语词汇;

(2)英语语法;

(3)常用英语句型;

(4)基础的英语听说;

(5)基础短文的阅读。

本阶段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基础有一个系统掌握,以通过英语三级考试,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以实际应用为基础,设计英语进阶训练

在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应用技巧和基础的语法、词汇后,从生活实际应用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坚持听、说、读、写、译“五同步”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写作和基本英语资料的识读能力。

该阶段的公共英语教学主要以应用能力培训为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阶段的教学内容设计时,选择与生活较为接近的、学生熟知的资料知识,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英语影音资料的视听与理解;

(2)英语对话;

(3)英文函电的撰写;

(4)常规英文资料的快速识读。

3.以职业需求为基础,设计职业英语拓展训练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导入创新性语言学习方式和专业情境模拟的英语应用学习方法,通过创设大量的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其岗位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知识,学会以英语为工具处理本专业领域的各项业务。

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通识技能训练后,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够具备一定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本阶段,我们可以主要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使用英语进行具体工作中的沟通和交际;

(2)能够看懂英文商务往来函电;

(3)能够撰写常见的英文商务函电。

通过以上“两大模块、三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计,能够很好地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技能教学与英语考证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英语过级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满足专业英语应用要求,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陈华.文秘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考核模式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2(03):151.

[2]陈华.高职学生英语技能训练与三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与逻辑结构[J].科教导刊,2012(10):191.

[3]徐丽娟.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7):142~143.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