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造影在单纯胆囊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2013-10-10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开腹

龙 峰

胆囊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多采用单纯胆囊结石手术。而如何有效地降低胆囊内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并更好地判断胆道的异常解剖情况,避免对胆管造成过度损伤十分重要[1]。我院为了更好地对单纯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分析了胆道造影对患者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比较腹腔镜胆道造影和开腹胆道造影对患者的差异,以供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胆囊结石手术患者 311例进行本次实验。入选标准:患者有黄疸、胆源性胰腺炎、胆绞痛等发生,肝功能有AKP升高,有胆总管扩张,胆囊结石在4mm以下,有胆囊管增粗,且三角区的解剖不清晰。排除 B超检查有胃肠道肿瘤,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常凝血功能级有其它胆道疾病的患者。

311例患者中,138例采用腹腔镜下术中胆道造影手术,173例采用开腹胆道造影手术。其中腹腔镜组中男51例,女67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45.65±5.85)岁;有胆绞痛发作病史67例,有较长病程 42例,黄疸病史 13例,胆管炎病史21例,胰腺炎病史17例,胆红素异常79例,胆总管扩张51例,胆管损伤16例。开腹组中男72例,女101例,患者年龄在24~69岁,平均(45.85±5.77)岁;有胆绞痛发作病史121例,有较长病程82例,黄疸病史34例,胆管炎病史46例,胰腺炎病史37例,胆红素异常122例,胆总管扩张84例,胆管损伤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且符合方差齐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胆管造影。其中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探查,将肝脏左叶上抬后显示胆囊,观察腹腔内情况,使用无创伤抓钳抓取胆囊,分离Calot三角[2],并显露胆囊管,使用钛夹夹闭哈氏袋,剪开一个小口,观察有胆汁流出后,插入胆囊管,固定后夹闭,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无漏水后推注泛影葡胺。造影结束后将造影剂抽干净。开腹手术患者在开腹手术后首先对胆囊的病理情况、胆囊周围组织情况进行观察,并探查腹腔内脏器。充分显露出胆囊三角,剪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的哈氏袋腹膜,进行钝性分离,以显露胆总管和胆囊管等[3],确定胆囊管后使用丝线牵引胆囊管,再牵引线下方剪开一个小口,确定有胆汁流出后使用导管插入到胆囊管内,固定并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无漏水后使用泛影葡胺造影。

1.3 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经过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引流管放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1.4 数据处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患者切口感染率为计数资料,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7.0软件包。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 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道造影对单纯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311例患者胆道造影全部成功,其中44例有阳性表现,患者阳性率为14.15%。与手术证实比较,311例有307例诊断准确,占98.71%。44例患者中包括胆囊管残端过长6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损伤2例,胆囊管残余结石5例,胆管结石35例。

2.2 胆道造影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引流管放置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腹腔镜胆道造影与开腹胆道造影比较(±s)

3 讨论

3.1 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研究发现,胆囊结石患者多伴有胆总管结石,占10%左右,其中有 5%左右的患者在手术中未估计会伴有胆总管结石[4],且使用B超等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因此为了预防并降低胆道内残余结石,避免胆总管探查率,减少胆道创伤,需要给予有效的诊断。

术中胆道造影对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此方法的优势在于:首先可以预防并降低胆道内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了解患者的胆道系统,避免盲目探查[5]。此外,通过造影还可以有效地了解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异常情况,减少了胆道损伤。

从本次实验看出,311例患者使用胆道造影检出了胆总管结石等异常情况44例,避免了患者再次诊治的痛苦;且胆管内结石发现35例,胆囊管残端过长6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损伤2例,使疾病得到了早期发现。

3.2 腹腔镜与开腹胆道造影的价值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理念,其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快,且痛苦较为轻微,对患者的疗效较好,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中。对单纯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腹腔镜的视野较大,精度较高,可以观察到腹腔的全部情况[6]。

从表1中可以观察到,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引流管放置时间无显著差异,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胃肠功能紊乱和肠道粘连等发生率。而腹腔镜使用的是光学镜头,能够将术中视野放大,使手术中止血效果更彻底,进而降低了手术出血量。且患者疼痛轻微,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好,因此住院时间可以相对缩短。

此外,腹腔镜手术能够降低手术后的瘢痕形成,进而减少了对患者的心理创伤。而在腹腔镜进行胆道造影中需要注意充分准备用物,并在造影时将对图像有影响的器械移开,胆囊管上剪开的切口哟远离胆总管,并避免切开动脉,插入导管一般为2cm[7]。

综上所述,采用胆道造影能够有效地降低胆道内残余结石率和胆管损伤率,并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其中腹腔镜下选择性胆道造影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值得应用。

[1]王万祥,何涛,张彤,等.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3):185-187.

[2]杨彪,徐子平.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 25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2):243-244.

[3]唐悦锋,方赫兮,刘春兰,等.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胆总管探查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4,8(2):86-87.

[4]倪俊,严强,袁文斌,等.胆道造影在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9):697-699.

[5]刘海华,李强,余萍,等.腹腔镜下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3):53,79.

[6]Stiles BM, Adusumilli PS, Bhargava A, et al.Fluorescent cholangiography in a mouse model: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improved lapa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biliary anatomy[J].Surgical Endoscopy, 2006,20(8):1291-1295.

[7]Chen JS, Yeh BM, Wang ZJ, et al.Concordance of Second-Order Portal Venous and Biliary Tract Anatomies on MDCT Angiography and MDCT Cholangiography[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05,184(1):70-74.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开腹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