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塔时间的回声

2013-10-08王开

今日辽宁 2013年3期
关键词:北塔舍利佛塔

文/王开

行走在塔心里,四周是空洞的回声,仿佛时间在哪里拐个弯,悉数重返。于是,我感觉到佛的在,佛在左,佛在右,佛无处不在。

朝阳北塔,位于老城区北部的慕容街尽头。那天去参观,逢着一场春雪过后的上午,日光暖暖的,广场到处流淌着雪水,有些沁凉的感觉。朝拜的信徒并不在乎这些,他们跪在潮湿的垫子上,专注地磕长头叩拜。也有人围着塔转,步态不疾不徐,像在走一种情绪。我默然塔下,凝神塔身的须弥浮雕,觉得了虚幻和宁静。佛一直以来无比端庄,不管是一指莲花,还是双掌合十,总给人淡然的超脱印象,让深受世事困苦的凡夫俗子产生皈依之心。身边人来人往,我仰望佛塔,它披裹着岁月的灰白颜色,屹立天地之间,每一块砖,每一道缝隙,每一点被风霜雨雪侵蚀的痕迹,都是前朝旧影,传达着悠远气息。

史学界如是给朝阳北塔定位:世界现存的惟一历经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朝代兴建、修缮的宝塔,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沧桑,一千多年的耗损,一千多年的日升月落,这是朝阳北塔的魅力所在,也是我深入它的内部之后,心底浪潮涡卷的原因。

朝阳北塔历经五代,每一朝代,又隐着相关的跌宕。

北塔初建,始于北燕天王冯弘的孙女,魏文成帝皇后。文成帝死后,冯太后在献文和孝文两朝两次听政,长达25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女政治家。身为契丹后裔,冯太后笃信佛教,她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至十九年,在燕都龙城建造了一座佛塔,以祭奠祖父冯弘。这座塔,名曰“思燕佛图”,顾名思义,塔名表达了冯太后的思念之情,孝敬之意。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倒掉的“思燕佛图”塔重新修缮,再度呈现佛家的庄严姿态。唐的时候,宗教文化也进入鼎盛时期,朝阳北塔受益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多次得到维修建设,现存放在北塔展览馆中的一只1.1米高的陶鸱吻残件,就证明了大唐的盛世欢歌和对宗教力量的崇拜。

以契丹为统治集团的辽,由于其本身的神秘性,更显示出朝阳北塔的独特气质。辽赋予朝阳北塔更为丰富的内容与形态,它的外观组成——“五方佛”世界,分别代表了觉性、智慧、福德、圆满,和大日如来的无所不能。契丹在北塔内部的遗存,则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留给我们的馈赠。1988年,北塔天宫中陆续出土了一批足以令世界惊叹的文物:银丝水晶塔、银菩提树、木胎银棺、六角鎏金银塔、波斯鸟首玻璃瓶等等,此外,一只精巧的玛瑙罐中,还盛放着两颗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一颗乳白色骨舍利,一颗红褐色血肉舍利。而根据经典记载,天宫中的佛祖真身舍利是由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放置赐俸的,但在1980年代,它们与辽的宗教文物一同出土。

时光的恍然中,上述佛教宝物均已陈列在北塔博物馆,供世人瞻仰、敬拜。置身静谧展室,放缓脚步,细细观察那些陪伴着岁月一路走来的流光溢彩,看着精美的花纹,沉浸在佛的微笑中,你会全然忘记,你是谁,你来自何方。

朝阳北塔,矗立在朝阳市城区,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塔高42.6米,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古发掘和专家考证,朝阳北塔是世界现存惟一历经三燕、北魏、隋、唐、辽兴建、修缮的“五世同体”的宝塔。

猜你喜欢

北塔舍利佛塔
京津冀诗歌
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北塔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辽《无垢净光大陁罗尼法舍利经记》考释
京津冀诗歌
长沙窑瓷器上的佛塔装饰
RP-HPLC法同时测定广金钱草中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
评《苍老的北塔》
阅读理解两则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