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牛河梁

2013-10-08罗波

今日辽宁 2013年3期
关键词:展示馆红山玉器

文/罗波

朝阳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作为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的中心遗址,庙坛冢三位一体,证明这里早在5500年前就存在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国,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此有了根源,使夏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证据。

牛河梁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这里是继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之后发现的最伟大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因此有中华“文明圣地”之誉。

牛河梁是位于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的一道山梁,就在这片区域考古学家发现了中华文明曙光的象征——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

2012年9月,笔者有幸在凌源市文联主席的指引下,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二地点保护展示馆工程(大型祭坛和积石冢群)与遗址博物馆工程剪彩前,前往牛河梁遗址探营。

站在半悬于空中的环廊中,仰望最新设计理念的框架钢结构天棚,俯观5000多年前的积石冢,很容易让人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感。第二地点保护展示馆工程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联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设计,设计理念为“变形的玉猪龙”,展示馆外形从远处平视像高空飘落下来的一枚飞碟,从高处俯视则酷似一块椭圆形的浅绿色玉猪龙。现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内的玉猪龙就出土于此。

在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除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最引人注目的饰物永远是龙,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为中国、中华民族、乃至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现在家喻户晓的玉猪龙,在发现之初,其命名工作导致考古界吵得沸沸扬扬。该物件整体弯曲,兽首肥大,两只近三角形的大耳竖立耸出头项,圆睁大眼,吻部前突,鼻间有多道阴线皱纹,玉器中央还有对圆孔,背部靠颈际有一个圆孔。有人认为它形状像鹿,有人认为像熊、像金龟子的幼虫蛴螬,甚至像一个胎儿或是道家的阴阳鱼,没有定论。直到2003年10月,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发掘出一个由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静静地躺在一个灰坑里,活脱脱一只巨龙,在龙头部位置,安放着一只野猪头骨——在上古的人类生活中,猪拥有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家”字,就是房子上面有顶,房内有豕,才称为家。从此,后人才真正把图腾神物龙和与原始人类生活接触最密切的动物猪联系在一起,“玉猪龙”这一名称得到了各方共识。

与玉猪龙齐名的,还有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C形龙。1971年农历8月的一天下午,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17岁的张凤祥像往常一样在村口的小北山上平整树坑。哪知这一天他一锄头下去,刨开了一个石头砌成的井字形石坑。在石坑里,张凤祥找到了一块月牙形的东西,上面生满了厚厚的土锈,黑乎乎的,像一块锈铁。张凤祥当时也没在意,回到家后就把这块“锈铁”拴上绳,给弟弟当了玩具。小孩子每天拉着这块锈铁跑来跑去,粘在上面的土锈逐渐被磨掉,竟露出了墨绿晶莹的颜色。张家人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块儿东西有可能是一块玉。朴实的一家人觉得这是个宝物,决定把它上交国家。翁牛特旗文化馆副馆长王志富接待了他们,却也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件什么玩意。王志富把这件玉器锁在了仓库中。直到13年后,牛河梁发现5000年前的玉猪龙的消息传到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突然想起1971年征集的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玉器。1985年,《人民画报》用整版的篇幅登载了这件玉龙的照片,这件造型飘逸、质感晶莹剔透的玉龙,得到了国内外的一片赞誉。

牛河梁遗址出土玉器

牛河梁遗址出土玉器

问寻5000年炎黄子孙共同的母祖请到朝阳来

猜你喜欢

展示馆红山玉器
红山荞麦看木森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鄞州区非遗展示馆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扬州特色农业展示馆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